初中物理粤沪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十章 能源与能量守恒定律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
展开第十九、二十章达标检测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北斗三号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发射成功。北斗导航系统传递信息利用的是( )
A.电磁波 B.超声波
C.次声波 D.紫外线
2.物理学中用光线来描述光的传播途径和方向,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线是真实存在的
B.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
C.光是真实存在的一种电磁波
D.磁感线描述的磁场不是真实存在的
3.下列关于信息、能源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在使用能源的过程中,需要节约能源
C.风能、水能以及太阳能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D.手机主要通过超声波传递信息
4.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收音机、电视机和移动电话都是靠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B.跟水波类似,电磁波也有自己的频率、波长和波速
C.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速为30万千米每秒
D.微波炉内的微波是一种波长很长、频率很低的电磁波
5.“蛟龙号”深海潜水器在海水里与海面上的母船传递声音、图像、文字等信息,是利用水声通信系统发出的声波,而不是电磁波,其原因可能是( )
A.电磁波不能传递图像信号
B.电磁波不能传递声音信号
C.电磁波不能在海水里传播
D.因海水导电,电磁波传播的距离有限
6.2020年6月23日,最后一颗北斗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发射升空,标志我国自主研发、组建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成功组网。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其中的地球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B.其中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的卫星在远地点时,重力势能最大,动能为0
C.卫星与地面设备之间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D.卫星的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
7.图中有关声和电磁波的应用,分析正确的是( )
A.甲是摩托车的消音器,其作用是在接收处减弱噪声
B.乙是手按在小提琴上一根弦的不同位置,其目的是为了改变音色
C.丙是利用卫星系统进行导航,其信息传播的媒介与“B超”相同
D.丁是利用声呐探测海深,其原理与蝙蝠在夜间正常飞行的原理相同
8.化石能源是当今我国主要消耗的能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会造成危害
B.使用化石能源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C.我国消耗的能源以可再生能源为主
D.化石能源短期内可从自然界得到补充
9.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能源
B.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一次能源
C.风能、水能、地热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D.风能、水能、地热能属于二次能源
10.电能是最方便的能,如图所示展示了电能的获取和使用过程,下列关于电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能是由其他形式的能转化而来的二次能源
B.电能可以方便地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C.用电器是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设备
D.电能可以直接利用,不需要转化
11.如图是一款太阳能座椅,椅子顶部安装有硅光电池板,可储备能量供晚间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硅光电池板是由超导材料制成的
B.硅光电池板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太阳能来源于太阳内部氢核的裂变
D.太阳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12.甲、乙分别为两种电磁波,其部分波形如图(a)所示,其中甲是我们能看得见的红光。结合图(b)的电磁波谱,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乙一定是我们能看得见的另一种色光
B.两种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速可能不同
C.遥控器可以利用乙电磁波遥控电视机
D.医生可以利用乙电磁波拍片诊断病情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13.骑行共享单车前,需先用手机扫码将信息通过________传递到共享平台,共享平台再将解锁信息以__________m/s的速度传递到该车,进行解锁。
14.如图是收音机的调台面板,“FM”和“AM”为两个波段,________波段的波长较长;图中“750”字样代表接收电磁波的波长为________m。
FM 88 94 99 105 108 MHz
AM 530 610 750 1 000 1 300 1 600 kHz
15.近年来,苏州居民逐步使用上了管道天然气,天然气属于________(填“一次”或“二次”)能源。点燃天然气,将食用油倒入锅中,通过____________的方式使油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若油锅起火,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16.如图是一款“运动手环”,其主要部分是一段内置有一小块磁铁的密闭的空心塑料管,管外缠绕着线圈。戴着这种手环走路时塑料管跟着手一起运动,磁铁则在管内反复运动,线圈中便会产生电流,液晶显示屏上就会显示出运动的步数。此过程利用了____________原理,将_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计步的数据还可通过________传送到手机上。
17.核电站是利用核燃料的原子核发生________(填“裂变”或“聚变”)释放出大量的核能并最终转化为电能的。地震会产生________波,具有很大的能量。“3.11”日本大地震并引发大海啸,致使福岛核电站严重受损,核泄漏造成的________辐射使周边环境严重污染,因此核能利用与核电安全是人类应同时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18.2020年6月23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托举着北斗三号最后一颗组网卫星飞向太空。
(1)火箭装载的燃料具有热值________的特点;火箭加速升空时,卫星的机械能________。
(2)太阳能电池是人造卫星的主要能源装置,太阳能属于________(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
(3)北斗导航系统的定位功能可以让我们知道外卖小哥的实时位置,北斗导航系统通过________传递信息。
19.火山爆发、地震、雪崩、海啸、雷电都是目前人类无法控制的能量释放现象,这些灾害每年都给人类造成重大损失。
(1)发生火灾时,各种易燃物的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
(2)雷电是自然界中发生的剧烈的放电现象。某次雷电时,在云层与一栋没有避雷装置的楼房到大地的路径上产生强大的电流,结果将这栋楼房击毁了一部分。雷电将这栋楼房击毁的过程中,将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20题7分,21题12分,共19分)
20.光纤通信是现代通信的一种重要方式。光纤的内壁具有使光发生反射的特性,使从一端射入的光传播到光纤的另一端。请在图中作出光路图,表示光纤传输光信号的原理。
21.学习了“能量转移的方向性”后,小明和小芳设计实验探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好坏。他们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两烧瓶中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1)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实验前除了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外,还应考虑影响水温度变化的其他因素,即保持烧瓶相同、水的初温相同、环境因素相同和________________相同。
(2)按计划操作,他们实验时测得的数据如下:
时间t/min | 0 | 10 | 20 | 30 | 40 | … | 150 | 180 |
泡沫塑料组水温T1/℃ | 80 | 64 | 55 | 50 | 41 | … | 21 | 20 |
棉絮组水温T2/℃ | 80 | 55 | 41 | 32 | 28 | … | 20 | 20 |
分析数据可知,他们实验时的室内温度是______℃,经过40 min后,泡沫塑料包的烧瓶中水温降低了______℃,而棉絮包的烧瓶中水温降低了______℃,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了采用“相同时间内观察水降低的温度”来比较这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外,根据上表数据你还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比较这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
四、综合应用题(22题10分,23题14分,共24分)
22.假设航天员在月球上放置了一种名为“角反射器”的光学装置,用于精确测量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
(1)该装置由两块连在一起的互相垂直的平面镜S1、S2组成,如图所示。从地面发出的激光沿ab方向入射到S1上。试在图中作出经S1、S2反射后的光线。
(2)已知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为3.84×108 m,登上月球的航天员利用电磁波与地面进行通信,则航天员发出的信息经过多长时间才能到达地球?
23.社会发展到今天,能源危机开始困扰人类。人们正在寻找各种新能源,以维持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
热核聚变是在上亿摄氏度的高温条件下利用氢的同位素氘、氚在可控情况下发生的核聚变。聚变反应中释放出来的核能提供大量的热量,就像造出一个“人造太阳”一样,反应后的生成物是无放射性污染的氦。某实验反应堆,在16 min内可以产生1.44×1012 J的热量。
据媒体报道:1 L海水提取的氢的同位素,在完全聚变反应中释放的能量,相当于300 L汽油完全燃烧所释放的热量。
请根据所提供的数据进行计算,并回答以下问题:
(1) 若汽油的密度为0.7×103 kg/m3,300 L汽油的质量是多少?(1 L=
1×10-3 m3)
(2)若汽油的热值为4.6×107 J/kg,300 L汽油完全燃烧能释放多少热量?
(3)从1.49×102 L海水中提取氢的同位素,在发生聚变时可以产生1.44×1012 J的热量,若这些热量转化为电能的效率为50%,则它可以供给一台功率是200 W的电视机正常工作多少小时?
(4)你知道吗?在安徽省合肥市科学岛上也有一台“人造太阳”,名为全超导托卡马克大科学装置。阅读了上述材料和数据后,你一定有很多感受,谈谈你对“人造太阳”的认识。
答案
一、1.A 2.C 3.D 4.D
5.D 点拨:电磁波既可以传递图像信号,也可以传递声音信号,但由于海水导电,电磁波在海水中传播的距离有限,所以“蛟龙号”深海潜水器在海水里与海面上的母船传递声音、图像、文字等信息,是利用水声通信系统发出的声波,而不是电磁波。
6.B 点拨:因为地球同步卫星的转动和地球的转动是同步的,它相对地球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地球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A正确;卫星运行到远地点时,速度最小,距离地球的高度最大,此时卫星的重力势能最大,动能最小,B错误;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卫星与地面设备之间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C正确;卫星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D正确。
7.D
8.A 点拨:核泄漏会带来放射性污染。
9.B 点拨: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风能、水能、地热能属于可再生能源,故A、C错误;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地热能都属于一次能源,故B正确,D错误。
10.D 点拨:电能需要通过用电器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才能被利用。
11.B 点拨:硅光电池板由半导体材料制成,A错误;硅光电池板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B正确;太阳能来源于太阳内部氢核的聚变,而不是裂变,C错误;太阳能可源源不断从自然界获得,因此属于可再生能源,D错误。
12.C
二、13.电磁波;3×108
14.AM;400 点拨:由图可知FM的频率为88~108 MHz,即8.8×107 Hz~1.08×108 Hz;而AM的频率范围为530 kHz~1 600 kHz,即5.3×105 Hz~1.60×106 Hz;故可得出AM频率要小,由c=λf得,AM段对应的波长较长;图中750指750 kHz=7.5×105 Hz,则波长λ===400 m。
15.一次;热传递;盖上锅盖(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16.电磁感应;机械;电磁波 17.裂变;次声;核
18.(1)大;变大 (2)可 (3)电磁波
19.(1)化学;内 (2)电;内
三、20.解:如图所示。
21.(1)水的质量
(2)20;39;52;泡沫塑料的保温性能好
(3)降低相同的温度,观察所用时间的多少
四、22.解:(1)如图所示。
(2)时间t===1.28 s。
23.解:(1)汽油的质量m=ρV=0.7×103 kg/m3×300×10-3 m3=210 kg。
(2)热量Q放=mq=210 kg×4.6×107 J/kg=9.66×109 J。
(3)时间t===3.6×109 s=106 h。
(4)示例:可以缓解我国能源紧张的状况。
粤沪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十章 能源与能量守恒定律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粤沪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十章 能源与能量守恒定律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九年级下册第十九章 电磁波与信息时代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物理九年级下册第十九章 电磁波与信息时代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九章 走进信息时代综合与测试测试题: 这是一份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九章 走进信息时代综合与测试测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