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2 *孔雀东南飞并序精练
展开2 *孔雀东南飞并序
基础过关练
一、通假字:写出下列通假字所通之字并解释。
1.吾今且报府 “报”同“ ”,
2.箱帘六七十 “帘”同“ ”,
3.蒲苇纫如丝 “纫”同“ ”,
4.摧藏马悲哀 “藏”同“ ”,
二、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谢①谢家来贵门 ②阿母谢媒人 ③多谢后世人
2.适①始适还家门 ②处分适兄意 ③适得府君书
3.遣①为仲卿母所遣 ②县令遣媒来 ③遣词造句
4.见①君既若见录 ②黄泉下相见 ③渐见愁煎迫
5.会①会不相从许 ②于今无会因 ③会天大雨
6.故①大人故嫌迟 ②故遣来贵门 ③知是故人来
7.为①十七为君妇 ②为仲卿母所遣 ③阿母为汝求 ④慎勿为妇死 ⑤为诗云尔
8.相①相见常日稀 ②儿已薄禄相 ③会不相从许 ④悔相道之不察兮 ⑤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三、古今异义: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
1.守节情不移
古义:
今义:坚守节操。
2.何乃太区区/感君区区怀
古义:
今义:(数量)少,(人或事物)不重要。
3.共事二三年
古义:
今义:在一起工作。
4.汝岂得自由
古义:
今义:不受拘束,不受限制。
5.可怜体无比
古义:
今义:值得怜悯。
6.本自无教训
古义:
今义:从错误或失败中取得的知识。
7.自可断来信
古义:
今义:寄来信或送信来;寄来或送来的信件。
8.处分适兄意
古义:
今义:对违法乱纪的人按情节轻重做出处罚决定。
9.生人作死别
古义:
今义:不认识的人(跟“熟人”相对)。
10.叶叶相交通
古义:
今义:原是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统称,现仅指运输事业。
11.多谢后世人
古义:
今义:客套话,表示感谢。
四、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孔雀东南飞
2.逆以煎我怀
3.足以荣汝身
4.交广市鲑珍
5.手巾掩口啼
6.卿当日胜贵
7.千万不复全
8.以此下心意
9.仕宦于台阁
五、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句子在句式上的特殊之处并翻译。
1.为仲卿母所遣。
特殊句式:
译文:
2.亦自缢于庭树。
特殊句式:
译文:
3.何言复来还!
特殊句式:
译文:
4.汝是大家子。
特殊句式:
译文:
5.仕宦于台阁。
特殊句式:
译文:
六、文化常识:判断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正误。
1.年号是中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是皇帝当政的时代标志,如文中的“建安”。( )
2.古人最初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它们的名称依次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
3.结发是对年龄的称谓。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古人到了一定的年龄(男子18岁,女子15岁)把头发盘成发髻,表示成年。( )
4.乐府,本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主管音乐的官署,主要职能是训练乐工、制定乐谱和采集歌词等。后将魏晋至唐可以入乐的诗歌以及仿乐府古题的作品统称为“乐府”或“乐府诗”。( )
5.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称为五更、五鼓,又称五夜。五更,指平旦,是寅时,相当于现在的1点至3点。( )
6.古代的床与现代的床不同,较矮,较小,主要是供人坐的。( )
7.大人,是对长辈的尊称,相当于现在所说的“老人家”。文中指兰芝的婆婆。( )
8.贱妾,是旧时女子自称的谦辞。文中是兰芝的自称。( )
片段读写练
一、阅读下面这首汉乐府诗,完成问题。
古 歌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
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
胡地多飇风①,树木何修修②!
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
心思③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注] ①飇(biā)风:狂风。②修修:形容树木高大的样子。③思:悲伤。
1.()这首诗中“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两句堪称写愁妙笔,请简要赏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汉乐府诗,完成问题。
回车驾言迈
《古诗十九首》
回车驾言迈①,悠悠涉长道。
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
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②?
奄忽随物化③,荣名以为宝。
[注] ①驾言迈:驾车远行。②寿考:寿数。③奄忽:很快。随物化:死亡。
2.()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本诗中的“回车……摇百草”四句是如何表达作者的情感的。
三、阅读下面这首汉乐府诗,完成问题。
怨歌行①
班婕妤
新裂②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飙③夺炎热。
弃捐④箧笥⑤中,恩情中道绝。
[注] ①选自《相和歌·楚调曲》。②新裂:意思是说从织机上新裁(裂)下来的。③飙(biā):狂风。④捐:抛弃。⑤箧笥(qiè sì):藏物的竹器,即竹箱子。
3.()“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是怎样抒情的?请简要赏析。
四、微写作。
4.()阅读下面《孔雀东南飞并序》中的一段文字,发挥联想和想象,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写一段表现刘兰芝内心独白的文字。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
要求:①符合原文的内容和情景;②体现人物的个性特征;③200字左右。
三年模拟练
一、阅读下面的汉乐府诗,完成1—2题。(9分)
西北有高楼
《古诗十九首》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前四句写高楼突兀而起,孤清不群,而且浮云缥缈,呈现出一种奇幻的景象,虽然高峻,却给人以孤清之感。
B.“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两句中,“清商”写乐曲的特点,音调清切;“徘徊”写歌者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
C.“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中的“知音”指懂得乐曲中意趣的人,此处引申为了解对方内心抱负的人。
D.这首诗所吟咏的是高楼上的弦歌,那激越悲哀动人的乐曲之声,引起了一个楼外人对歌者的同情和对知音稀少的感慨。
2.()“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张庚在《古诗十九首解》中评价这四句诗“摹写声音,正摹写其人也”。你如何理解张庚的评价?(6分)
二、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完成3—4题。(9分)
长安月夜①
白居易
喧喧车骑帝王州②,羁病无心逐胜游。
明月春风三五夜,万人行乐一人愁。
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③(节选)
白居易
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
犹恐清光不同见,江陵卑湿足秋阴。
[注] ①本诗为作者寓居长安时所作,诗题有改动。②帝王州:指都城长安。③原诗是一首七律,作者时任翰林学士。元九即诗人元稹,当时被贬湖北江陵。
3.()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第一首诗中,“喧喧车骑”直接表现了唐朝都城长安节日之夜车水马龙、游人如织的热闹场景。
B.第二首诗题目中的“禁中独直”表明作者写此诗时正在翰林院当值,“忆”是全诗的诗眼。
C.两首诗的写作年代虽然不同,但题材相近,两首诗中的“三五夜”所指的时令和具体节日也相同。
D.作者是写月的高手,他在多篇诗作中借月抒发感情,比如“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4.()这两首诗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5—6题。(9分)
挂 冠
谢枋得[注]
玉皇殿下卸恩袍,羞见冥鸿惜羽毛。
天地有心扶社稷,朝廷无意得英豪。
早知骨鲠婴时恙,何似山林遁迹高。
次第秋风到兰菊,归家痛饮读《离骚》。
[注] 谢枋得:南宋末年著名爱国诗人,曾担任六部侍郎。
5.()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写鸿雁爱惜自己的羽毛,相比之下,在“玉皇殿下卸恩袍”的自己很是惭愧。
B.颔联中的“有心”与“无意”对仗工整,表达了诗人在理想与现实冲突下的无奈。
C.颈联写诗人面对时弊,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因此向往闲适的归隐生活。
D.尾联“读《离骚》”有诗人借屈原自比之意,可见诗人即使挂冠,仍心系国家。
6.()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挂冠”的原因。(6分)
答案全解全析
第一单元
2 *孔雀东南飞并序
基础过关练
一、
1.赴 到,到……去
2.奁 女子梳妆用的镜匣
3.韧 坚韧
4.脏 脏腑
二、
1.①辞别 ②拒绝 ③告诉,告知
2.①出嫁 ②顺从、依照 ③刚才
3.①指夫家休弃妻子 ②使,令 ③运用
4.①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②见面 ③被动句的标志
5.①一定 ②会面、相见 ③适逢
6.①仍旧 ②连词,因此,所以 ③旧
7.①做 ②被动句的标志 ③介词,替 ④介词,为了 ⑤作
8.①互相 ②相貌 ③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行为、态度 ④观察 ⑤官名,辅佐君主的大臣,后专指宰相
三、
1.遵守官府的规则。
2.愚拙/情意深挚。
3.在一起过日子。
4.自作主张。
5.可爱。
6.教诲训导。
7.派来的使者,指媒人。
8.处理、处置。
9.活人。
10.交相通达。
11.多告,嘱咐。
四、
1.名词作状语,向东南
2.使动用法,使……受煎熬
3.使动用法,使……荣耀
4.名词作动词,采办
5.名词作状语,用手巾
6.名词作状语,一天比一天
7.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8.使动用法,使……受委屈
9.名词作动词,任官职,做官
五、
1.特殊句式:被动句,“为……所……”表被动。
译文:被仲卿的母亲休弃。
2.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句,应为“亦于庭树自缢”。
译文:也在庭院中的树上吊死。
3.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句,应为“言何复来还”。
译文:还说什么再回来的话呢!
4.特殊句式:判断句,“是”表判断。
译文:你是大户人家的公子。
5.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句,应为“于台阁仕宦”。
译文:在大的官府任官职。
六、
1.√ 2.√
3.✕ 古代男子20岁成年。
4.√
5.✕ 相当于现在的3点至5点。
6.√ 7.√ 8.√
片段读写练
1.答案 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主人公心中的悲苦难以言表,就像车轮在肠中不停地转动,深切地表达了戍卒那离家万里的痛苦怀思,以鲜明生动的形象表达抽象的情感,令人震撼。(意思对即可)
解析 首先要指出诗句运用的艺术手法,“思”像“车轮转”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其次要分析该手法在诗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最后分析其中蕴含的情感即可。从诗歌内容看,本诗抒发的主要是思乡之情。
2.答案 寓情于景。这几句写自己回车远行,长路漫漫,回望但见旷野茫茫,阵阵东风吹动百草,空间的迷离悠远,强化了诗人的前路渺茫之感;在这样的背景中,虽是春风摇动百草,但也让人感到春风如秋风般凄冷,写出了诗人对盛衰无常的惆怅和伤感。
解析 “情景关系”指出了答题的方向,即先分析景,再分析情。分析景时要从“长道”“茫茫”“东风摇百草”等入手,分析情时要联系下面的“盛衰各有时”等内容。
3.答案 运用比喻、象征的艺术手法,语义双关。“秋节”隐含韶华已衰,“凉飙”象征另有新欢,“炎热”比喻爱恋炽热。扇子在夏季受主人宠爱,转瞬间秋季来临,凉风吹走了炎热,也就夺去了主人对扇子的宠爱,表达了女子担心好景不长,朝不保夕的心理。
解析 “怎样抒情”即要答出诗句运用的艺术手法。“怨”体现了情感,“合欢扇”表面上说的是扇子,实际上说的是人。“凉”夺“热”暗示着扇子的失宠,即人的失宠。所以,这里运用了象征、双关等艺术手法。答题时,指出运用的艺术手法后,再联系诗句具体分析即可。
4.写作指导 要注意“第一人称”“刘兰芝”“内心独白”等写作要求。根据题干内容可知,所写内容要着重体现刘兰芝内心的痛苦以及她对爱情的坚贞执着。
三年模拟练
1.B “徘徊”指的是乐曲旋律回环往复。
2.答案 我们可以从那回环往复的琴韵和“叹”息声中,隐隐约约“看见”一位蹙眉不语、抚琴流泪的“绝代佳人”(女子)的身影。(意思对即可)
解析 要由前一题的相关信息判断这首诗写的是什么人——一位歌者,而且是一位女子,然后根据“悲”“清商”“哀”“苦”“双鸿鹄”等可概括出人物的特点——愁苦、哀怨。答题时可以侧重写人物的神态和动作。
3.C 第一首诗中的“三五夜”指正月十五元宵节夜晚,第二首诗中的“三五夜”指八月十五中秋节夜晚。
4.答案 ①第一首诗主要运用对比的手法。京城元宵之夜,“明月春风”,热闹非凡,“万人行乐”;而诗人却因“羁病”无心游玩,独处客舍“一人愁”,显得格外孤单,愁苦。②第二首诗主要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作者实写自己在中秋之夜对着明月思念远方的好友;同时,诗人以己之心推及“故人心”,想象对方此时也在月下思念自己,又设想江陵潮湿多阴天,担心对方不能和自己同见“清光”。诗作虚实结合,表现了元、白二人之间深厚的友情。
解析 题干中的“主要表现手法”即要考虑诗歌整体上运用的手法。如第一首诗中的第二句和最后一句很明显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第二首诗中的“忆”和“二千里外”很明显是虚写,容易想到虚实结合。接下来要结合诗句的具体内容分析每种手法在诗句中是如何体现的。最后分析该手法的作用。“万人”和“一人”形成对比,突出了个人的孤苦;想念远方的朋友,很明显是表达思念之情,突出了二人之间深厚的友情。
5.C “如骨鲠在喉”错,“骨鲠”在此处意为“正直之臣”。
6.答案 ①洁身自好,诗人本身也有归隐山林之意。②有心匡扶社稷,但是得不到朝廷的重用。③性情耿介,针砭时弊,触犯时忌。
解析 “挂冠”的意思是辞官,有归隐之意。分析辞官的原因,要联系诗歌的具体内容。首联中的“羞”,颔联中的“朝廷无意”,颈联中的“婴时恙”等都是诗人“挂冠”的重要原因。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2 *孔雀东南飞并序优秀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2 *孔雀东南飞并序优秀随堂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2 *孔雀东南飞并序优秀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2 *孔雀东南飞并序优秀当堂检测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文化常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2 *孔雀东南飞并序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2 *孔雀东南飞并序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代诗歌阅读,女年十五束发,以示成年,语言表达,选择题,小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