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复习ppt课件
展开1.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可在距凸透镜10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某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 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得到一个(B)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
类型1 判断凸透镜成像的性质
1.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可在距凸透镜10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某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 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得到一个(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1.此透镜前30 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得到一个(B)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
解:f=10cm,u=30cm,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B
2.小林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在图中画出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屏上形成的是烛焰倒立等大的实像 B. 图中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完全相同C. 光屏上形成的是烛焰倒立放大的实像 D. 将蜡烛移到光具座10 cm刻度线处,保持凸透镜和光屏不动,光屏上仍可成清晰的烛焰像
解:由图可知,u>v,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烛焰像,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一倍焦距的距离,下列烛焰成像情况,不可能出现的是 ( )A. 缩小的实像 B.等大的实像 C.放大的实像 D.放大的虚像
解:由蜡烛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实像可知,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有三种情况:①当物距大于三倍焦距时,蜡烛向透镜移动f后,物距仍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②当物距等于3f,蜡烛向透镜移动f后,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③当物距小于三倍焦距大于二倍焦距时,蜡烛向透镜移动f后,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B、C选项可能出现,不可能成放大的虚像故选D。
4.(多选)如图6所示,是小明探究甲凸透镜(f甲=20cm)的成像情况。此时,他又用乙凸透镜(f乙=10cm)替换甲凸透镜,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继续实验。下列关于乙凸透镜成像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A.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右移动 B.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左移动C.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 D.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
解:由图可知,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成像在甲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距大于20cm,小于40cm。当将焦距是20cm的凸透镜换成成焦距f为10cm的凸透镜时,物距一定大于乙凸透镜的二倍焦距,成像在乙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距大于10cm,小于20cm。由以上分析可知此题应选B、D。
类型2 判断凸透镜的焦距
1.用手机看视频,图像太小,屏幕放大器(凸透镜)来帮忙,小明通过透镜可看到放大了的图像,如图所示,手机距离透镜15 cm,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20 cm B.15 cm C.10 cm D.5 cm
解:由图可知,小明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像,物距小于焦距,凸透镜焦距大于15cm。故选A.
2.(2020·山东泰安)小明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当他把烛焰移到距透镜18cm的位置时,在光屏上观察到倒立放大清晰的像。他判断凸透镜焦距可能是①6cm、②9cm、③12cm、④16cm,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
解:由题意可知,物距18cm,光屏上观察到倒立放大清晰的像,所以,2f>18cm>f,18cm>f>9cm。③12cm和④16cm符合题意。故选D。
3.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如图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与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当u=2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0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解:A选项中,u =v=2f=20cm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f=10cm所以A选项错误。B选项中,u =15cm时,f2f,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选项错误;D选项中,把物体从距离凸透镜10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u>f,凸透镜成实像,u增大,v减小,像逐渐变小,故D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此题应选D。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当烛焰离透镜13 cm时成放大的实像,当烛焰离透镜8 cm时成放大的虚像,则这个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4 cm B.6 cm C.7 cm D.12 cm
解:当烛焰离透镜13 cm时成放大的实像,烛焰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13cm<2f①;当烛焰离透镜8 cm时成放大的虚像,烛焰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f>8cm②.由①②两式可知:6.5cm
解:AB、蜡烛距离凸透镜32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18cm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实像;此时物体的位置在二倍焦距以外,像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即32cm>2f;2f>18cm>f,解得:9cm<f<16cm,故AB错误;C、将点燃的蜡烛移至距透镜9cm处,u<f,可以能观察到烛焰放大的虚像,故C错误;D、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所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屏位置互换,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故D正确。故选:D。
类型3 凸透镜成像的动态规律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焦距为10 cm,当蜡烛从如图所示的A位置逐渐移到B位置的过程中,像距及其像的变化情况是( )A.像距增大,像变大 B.像距减小,像变大C.像距减小,像变小D.像距增大,像变小
解: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故选A.
2.蝴蝶研究专家章丽晖在茅山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虎凤蝶,他先用相机拍摄了蝴蝶休憩的照片甲,为了拍摄照片乙,应( )A.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外伸B.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内缩C.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外伸D.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内缩
解:由图可知,“像变大”,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因此,应将相机适当靠近蝴蝶,减小物距,同时镜头略向外伸增大像距。故选A。
3.无人机利用携带的焦距一定的微型摄像机进行航拍,来自地面景物的光通过摄像机镜头,会聚在感光晶片上,形成倒立、__ __(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当无人机上升时,须__ __(填“增大”或“减小”)镜头与感光晶片间的距离,才能拍摄到清晰的画面.
解:地面景物在摄像机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无人机上升时,物距增大,“物远像近像变小”,像距变小,应当减小镜头与感光晶片间的距离。故答案为“缩小”、“减小”。
4.(2020·安徽)如图a是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刻度尺的一部分,甲、乙、丙、丁是通过凸透镜所看到的刻度尺的像。 若凸透镜先贴着刻度尺然后逐渐远离,则看到刻度尺的像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 甲→乙→丙→丁B. 乙→丙→甲→丁C. 乙→丁→甲→丙 D. 丙→甲→乙→丁
解:凸透镜由贴着刻度尺到逐渐远离的过程中,尺子到凸透镜的距离会经历由“一倍焦距之内”增加到 “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之间”,再增加到“两倍焦距之外”。所以会先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即乙;再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并不断减小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成实像的阶段会经历“丁-甲-丙”的过程。综上所述,选 C。
4.近年来流行一种“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神器”可以( )A.增大像距 B.增大像的大小 C.缩短景物到镜头距离 D.增大取景范围
【解答】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自拍神器”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增大物距,减小像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故此题应选:D。
类型4 凸透镜成像的光路可逆
1.(2020·江苏连云港)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下表是小华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1)此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2)第3次实验中像距为______cm,判断依据是______。
解:(1)由表中第2次实验的数据,物距等于像距,像和物等大,可知,此时u2=v2=2f=20cm,f=10cm,即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2)由实验第1次,u1=30cm,v1=15cm,成倒立缩小实像,由光路的可逆性可知:u3=15cm,v3=30cm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四章 多彩的光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示范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四章 多彩的光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示范课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知•自主预习,凸透镜,凹透镜,传播方向不变,焦点到光心,2凹透镜,凸透镜成像规律,倒立实像,u2f,正立虚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八年级全册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说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全册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说课课件ppt,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边缘薄,凹透镜,几个概念,对光有会聚作用,三条特殊光线,凸透镜,边缘厚,对光有发散作用,主光轴,焦点F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第四章 多彩的光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作业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四章 多彩的光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作业课件ppt,共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