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3.1分子热运动和内能 课件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00077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3.1分子热运动和内能 课件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00077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3.1分子热运动和内能 课件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00077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3.1分子热运动和内能 课件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000771/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3.1分子热运动和内能 课件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000771/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3.1分子热运动和内能 课件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000771/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3.1分子热运动和内能 课件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000771/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3.1分子热运动和内能 课件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000771/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 内能第1节 分子热运动说课课件ppt
展开盛夏季节,百花绽放。四溢的花香引来了蝴蝶,你猜想花香是如何传播的呢?
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电子显微镜下的铝合金分子
电子显微镜下的金原子
1.分子如此之小,人们通常以10-10 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2.分子数目巨大。例如,草叶上的一颗小露珠,就有1021个水分子。
实验表明:分子间存在着间隙。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分子间隙中,导致总体积变小。
构成物质的分子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相互之间有没有作用力?虽然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分子,但我们可以通过物体的一些宏观表现来推断构成物体的分子的情况。
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扩散现象也可以发生在液体之间
同学们能列举生活中见到或感受到的扩散现象吗?
1.人闻到的各种气味;2.浸入盐水的东西变咸;3.“墙内开花墙外香”;4.存放煤的墙角,几年后墙壁表面有一层厚厚的黑色印迹;5.令人窒息的“二手烟”;6.湿衣服晾干了(蒸发);……
发生扩散的两种物质不需要借助外力,发生扩散后也不会自动分开,也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如果借助了外力、会自动分开或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则不是扩散,例如:铁钉进入木头、水变浑浊、扫地时尘土飞扬、铁生锈了等。
气体、液体、固体都会发生扩散,它们的扩散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腌咸菜往往要十多天后菜才会变咸,而炒菜时加盐几分钟后菜就咸了,这是什么原因?这给你什么启示呢?
扩散现象等大量事实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温度越高。
既然分子在不停运动,那么通常固体和液体中的分子为什么不会飞散开,而总是聚合在一起,保持一定的体积呢?同时压缩它们又很困难呢?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注:分子间的引力使固体、液体的分子不致散开而保持一定的体积。
实验:将一个大号注射器的活塞拔出一些,然后用橡皮套堵住出口,再将活塞往前推一段后,发现很难再推动。
气体相对固体、液体来说,容易压缩,但达到一定程度后也很难再继续压缩。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
研究表明: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同时存在。
破镜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了,分子间几乎没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四)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性
分子间距决定了分子间的作用力,从而决定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体积和形状。
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较大,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极小,所以气体没有一定的体积,也没有一定的形状,总是充满整个空间。
液体:分子间的距离较小,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较大,因此液体虽然具有一定的体积,却没有固定的形状。
固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很大,因此,固体不但有一定的体积,还有一定的形状。
一、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1.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2.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热运动;3.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二、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
三、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性
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卫星状态正常,发射任务圆满成功。至此,数十载耕宇牧星,北斗全球组网部署完成。
思考:推动火箭升空的能量来自哪里?
不停运动的分子也具有动能
被拉伸或压缩的弹簧具有弹性势能
分子之间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相当于同时存在拉伸或压缩的弹簧,分子也具有势能。
1.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叫做物体的内能。2.单位:焦耳(J)。3.特点: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在任何状态下都具有内能。注:(1)内能指的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具有的能,而不是某些分子具有的;(2)内能的单位同其他能量的单位一样,都是焦耳(J)。
4.内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内能大小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变快,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分子无规则运动变慢,内能减少。
(2)内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冰山的质量大,分子的个数多,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大,因此内能大。
温度为0℃的冰熔化成0℃的水, 其内能是否发生变化?
虽然由冰到水,质量和温度均没有变化,但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分子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分子间作用力也发生变化,分子势能改变,所以内能发生改变。
(3)内能大小与物体的状态(即物态)有关。
5.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
子弹击中一块木板,温度升高。其内能和机械能如何变化呢?
子弹内能增大,机械能减小。
取一根较长的粗铁丝,我们有什么办法改变铁丝的内能?
将这些方法分两类,说说你分类的原则是什么?
探究:怎样改变物体的内能
(二)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热传递和做功
1.热传递(1)定义: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的过程。(2)发生条件:不同的物体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3)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的转移,能量的形式不变。(4)传递方向: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或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热传递
(5)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①热量的符号:Q②单位: 焦耳(J)③热量与内能的关系: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注意: 热量是过程量, 不能说物体“具有”或“含有”多少热量, 只能说“吸收”或 “放出” 多少热量。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 —— 做功
2.做功(1)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之间的相互转化,能量的形式发生变化。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做功
(2)做功对物体内能的影响
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管中放一小团棉花,在快速向下压活塞的过程中,会出现什么现象?
现象:棉花会发生燃烧。原因:因为活塞压缩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燃点,导致棉花燃烧。
①对物体做功时,物体内能增加。
大口玻璃瓶内有一些水,水的上方有水蒸气,给瓶内打气,当瓶塞跳起时,观察瓶内有什么变化?
当瓶塞跳起时,瓶内出现白雾。瓶塞跳起时,空气推动瓶塞对瓶塞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瓶内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白雾。
②物体对外做功时,物体内能减少。
注:热传递和做功对于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
都可以改变内能,且是等效
其他形式的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三)温度、内能、热量之间的关系
1.内能和温度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或液体沸腾时,不断吸热内能增大,但温度不变);但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一定增大(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加快,分子动能变大)。注: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是一个状态量,用升高、降低或变化等表示,不能用有、含有、具有或传递表示。
2.内能和热量物体内能增大不一定吸收热量(有可能外界对物体做了功),但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传递的就是热量)。
可见温度、热量的变化能决定内能变化,而热量、内能的变化不能决定温度变化。
3.温度和热量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收热量(有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了),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放出热量温度不一定降低(如晶体凝固)。注: (1)热量是一个过程量。(2)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是一个状态量。(3)内能是一个状态量。
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 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2.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物体的温度、质量和状态等。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法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地球的温室效应 太阳通过热辐射把能量输送到地面,温暖了地球,养育了万物。地表受热后,也会产生热辐射,向外传递热量。由于地球表面有一层大气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会减弱这种向外的热辐射,因此地表的温度会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这就是温室效应。适度的温室效应是维持地球上生命生存环境的必要保证。
地球的温室效应 大气层中的大部分二氧化碳是自然产生的,然而现代工业大量燃烧煤炭和石油,产生了更多的二氧化碳;另外,由于人类大量砍伐森林,削弱了植物因光合作用对二氧化碳的消耗。这些都加剧了地球的温室效应。这是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
地球的温室效应 如果地球表面的温度过高,将会导致两极的冰雪融化,使得海平面上升,淹没城市,大片良田盐碱化。温度的升高还会影响全球气候,使得一些地区暴雨成灾,而另外一些地区干早少雨,促使土地荒漠化。
地球的温室效应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应对地球的温室效应,共创美好家园呢? 建议: 1.节约电能 2.节约水资源 3.节约用纸 4.节约粮食 5.低碳出行 6.垃圾分类
这袭人的花香正是分子热运动的杰作,天气变暖,空气的内能也随之增加。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分子热运动一等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分子热运动一等奖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CONTENTS,课堂引入,生活中的味道,课堂活动,物质的构成,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典例分析,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分子热运动一等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分子热运动一等奖ppt课件,文件包含第13章第1节分子热运动pptx、5玻璃分子与水分子间的作用力mp4、分子类比于弹簧连接的小球wmv、扩散与温度的关系wmv、斥力-压缩铅块wmv、气体扩散mpg、液体扩散wmv、铅柱实验mpg等8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5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 内能第1节 分子热运动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 内能第1节 分子热运动教学ppt课件,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