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他人优秀教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下载地址:4.1 尊重他人教案
第一节 尊重他人
课标要求
2.2 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与宽容,尊重、帮助他人,与人为善。
2.3 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在生活、学习中能够以自己的行动学会关心、尊重、宽容、理解他人,乐于助人,与人为善。
2.知识与能力目标:
(1)应用:尊重他人的要求。
(2)分析:尊重及其意义。
核心素养
社会责任——道德观念——法治信仰——尊崇法治,敬畏法律;
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尊重他人的原因及做法。
2.教学难点:尊重他人的做法。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
学法指导
1.小组交流合作探究法:用小组交流的方式讨论在人际交往中怎样学会尊重他人。
2.情境体验法:通过心理测试、小品表演、故事分享与讨论,并结合学生身边的事例,让学生在生活、学习中能够以自己的行动尊重他人。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活动一:情景导入,场景激趣
播放视频:中华骄傲
交流与讨论:董卿的三次下跪为何会赢得网友的告诉赞许?
学生发言,教师点评总结:(略)
下面我们来学习《尊重他人》。
讲授新课
活动二:问题导读,新知探讨
展示幻灯片或引导学生看教材32页图片,思考回答问题:
(1)面对上述两种场景,你的感受有何不同?
(2)就上述场景,谈谈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如何尊重他人?
学生讨论交流发言,教师点评总结:
1.尊重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场景有很多,其中有些场景就真实地发生在我们身上。(1)尊重即尊敬、重视。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高低的外在表现。(2)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
2.受人尊重和不受人尊重的心理影响是不一样的。一个不尊重他人的人,也绝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就如一个人对着空旷的大山大声呼喊,你对它友好,它友好回应。
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第一节 尊重他人
一、尊重是交往的起点
1.什么是尊重?(分析)【背诵】
尊重即尊敬、重视。
活动三:故事剖析,探原求因
多媒体出示故事:
某纽约商人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员,顿生一股怜悯之情。他把1元钱丢进卖铅笔人的怀中就走了。但他忽然觉得这样做不妥,就连忙返回,从卖铅笔人那里取出几支铅笔,并抱歉地解释说自己忘记取笔了,希望不要介意。最后他说:“你跟我都是商人,你有东西要卖,而且上面有标价。”几个月过后,在一个社交场合上,一位穿着整齐的推销商迎上这位纽约商人,并自我介绍:“你可能已经忘记了我,我也不知道你的名字,但我永远忘不了你,你就是那个重新给了我自尊的人。我一直觉得自己是推销铅笔的乞丐,直到你跑来告诉我,我也是一个商人为止。”
讨论交流:
(1)从推销员的“自我介绍”中,你能感悟到什么?
(2)这位推销员为什么感激买铅笔的商人?
学生讨论交流发言,教师点评总结:
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如满足感、成就感等。相反,如果得不到他人的尊重与认可,往往会产生自卑感、失败感等。
3.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教师展示幻灯片:城市盲道、公共场所残疾人通道、母婴室、公厕等。
教师安排学生自学教材34页最上面的“探究与分享”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认识这一观点。
提问: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学生讨论交流发言,教师点评总结:
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孟子说:“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是相互的,尊重能够减少摩擦、消除隔阂,增进信任,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从而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2.为什么要尊重他人?(分析)【背诵默写】
尊重是交往的起点。
①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②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③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④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活动四:情境分析,明理践行
情境一:小东与小林约好放学后一起去参观美术馆。放学铃声一响,他就起身准备出发。这时,同学小萌拿着数学试卷过来向他请教一个问题。
情境二:小光正在家里看自己特别喜欢的足球比赛,不巧几个同学来他家一起商量撰写演讲稿的事。
情境三:小明的舅舅兴致盎然地谈昨晚看过的电影,小明却并不感兴趣。
思考:从情境中双方的角度来看,如果你遇到类似情境,你会怎么做?请说明理由。
学生分成三个大组分别讨论三个问题,限时三分钟。小组代表发言。
学生讨论交流发言,教师点评总结:
情境一:站在小东的角度看,去美术馆的时间是自己定的,晚去一会儿没关系。既然同学有困难需要自己的帮助,可以先给她讲了以后再去。这是关注、重视他人的表现。站在小萌的角度看,如果小东有事需要办,可以等别的时间请教他问题,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小东的头上。
情境二:站在小光的角度看,撰写演讲稿是集体的事,当自己的事与集体的事发生冲突时,可以选择将集体的事放在第一位。这也是对同学们尊重的表现。站在同学们的角度看,如果时间比较充裕,可以为小光考虑,允许他再看一会儿球赛。能够体会他人的感受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情境三:站在小明的角度看,可以耐下心来听一会儿舅舅的谈论,如果实在不感兴趣,可以委婉地告诉他。给予他人适当的关注是尊重他人的体现。站在小明舅舅的角度看,可以不再跟小明谈论自己喜欢的电影内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把自己的兴趣强加给小明,是对小明的尊重。
活动五:思想交流,明理践行
多媒体出示:
你说我说——什么样的人值得尊重?
观点一:为社会作出巨大贡献的人值得我尊重。
观点二:我尊重那些自立自强的人。
观点三:无论是陌生的人还是熟识的人,我都会尊重他。
观点四:我特别尊重言而有信的人。
思考:你赞同他们的观点吗?说说理由。
学生讨论交流发言,教师点评总结:
我们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平等待人要求我们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社会生活中,我们不能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从这个角度看,观点三是正确的。
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自立自强的人、言而有信的人各有他们的闪光之处,向他们学习有利于我们进步,尊敬他们是值得的。从这个角度看,发现并欣赏他人的优点是尊重他人的体现,观点一、二、四有道理。
二、尊重从我做起
3.怎样学会尊重他人?(应用)【背诵默写】
尊重从我做起。
①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②平等待人。
③学会换位思考。
④学会欣赏他人。
巩固新课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为什么尊重他人和怎样做到尊重他人。从个人角度看,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从社会角度看,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这是尊重他人的原因。我们应从自身做起,做到尊重他人: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平等对待他人;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欣赏他人。除了尊重他人,我们还应尊重社会、尊重自然。
活动六:课堂演练,巩固提升
1.“坐请坐请上坐,茶泡茶泡好茶”这副对联启示我们( )
①要平等待人 ②尊重他人应以地位取人
③尊重要出自真诚 ④尊重要学会虚伪客套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针对漫画《素质?素质!》中时髦女子的言行,我们应该这样告诉她( )
①素质低的人没自尊
②唯有知耻,才能自尊
③要尊重他人的劳动
④清洁工太不尊重行人了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设置四个活动引导学生认识了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和尊重他人的做法,注重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最后,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尊重他人,我们还应尊重什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感觉不足之处在于活动三的问题分析还不够浅显易懂,可以通过课后调查学生的反映进一步改进。
下载地址:4.1 尊重他人教案
相关推荐:
精品成套资料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