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有哪些?

    2023-12-04 11:38:39 385次浏览 作者:小学语文组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中的古诗,对孩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古诗对提升孩子的语言文学素养有重要作用。古诗词的语言精炼、意境深远,能够丰富孩子的词汇量和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其次,古诗词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历史知识,有助于孩子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此外,古诗中的哲理和道德观念,如友情、孝道、坚持不懈等,对培养孩子的品格和价值观念也有积极作用。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4、古诗三首《赠刘景文》  课件08

    至于如何快速背诵古诗词,以下是一些建议:

    1. 理解内容:首先要理解古诗的内容和意境,了解诗中的每个词语的含义。理解了古诗的意思,背诵起来就会更加容易。

    2. 分段记忆:可以将古诗分成若干小段,一段接一段地记忆。通过小段学习,可以降低记忆的难度,使学习过程更加系统。

    3. 反复朗读:多次朗读古诗,可以加深对古诗的记忆。可以先跟读,再尝试自己朗读,最后默读。

    4. 运用节奏:给古诗添加一定的节奏和抑扬顿挫,可以使古诗更有趣,也更容易记忆。

    5. 联想记忆:运用联想的方法来记忆古诗。例如,将古诗中的某些词汇或意象与熟悉的事物相联系,通过联想来帮助记忆。

    6. 创作画面:在脑海中为古诗创造一个画面,通过视觉记忆来加强对古诗的印象。

    7. 实践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尝试运用古诗中的词汇和句式,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以上方法,孩子们不仅能够快速而有效地背诵古诗词,还能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中华文化的魅力和深度,从而培养他们对语言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语文朗读宝拼写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20首

    1.夜书所见〔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描述了夜晚的安静场景,通过萧瑟的梧桐叶声和远处一盏孤灯,勾勒出深夜的宁静与孤独。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表达了诗人在重阳节这天对远方兄弟的思念。虽然身处异地,但心与家人同在,特别是在节日时刻。


    3.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描述了壮丽的天门山景色,和孤帆远航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壮观和宁静。


    4.夏夜追凉〔宋〕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描绘了夏夜追寻凉爽的情景,诗人在月光下感受着微风和虫鸣,寻求一丝凉意。


    5.乐游原〔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反映了诗人在黄昏时分登上乐游原的心情。夕阳的美丽让人感叹,但同时也带来了黄昏的落寞。


    6.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描述了西湖在晴雨变化中的不同美景,比喻西湖如同美人,无论是淡妆还是浓抹都各有各的美。


    7.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登山的景象,远处的白云和红叶增添了山间的秋意。


    8.登飞来峰〔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表达了诗人登高望远的心情,即使面对障碍也要勇往直前,站在高处才能看得更远。


    9.望岳〔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对泰山的赞美,象征着坚定不移的意志和崇高的精神,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壮志未酬。


    10.竹石〔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比喻竹子和石头的坚韧不拔和经受风雨的能力,象征着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


    11.竹里馆〔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描述了诗人在竹林中独自弹琴,自得其乐的场景,展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平静的愿望。


    12.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反映了诗人秋日登高时的感慨,看到周围落叶和长江的流淌,感叹生命的无常和历史的沧桑。


    13.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描绘了在枫桥夜泊时的景象,月光、寒霜、渔火和寒山寺的钟声,营造出一幅宁静而深沉的夜景。


    14.绝句〔宋〕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简洁地描述了诗人过桥时的情景,以及自然中的雨和风带来的感受。


    15.菊花〔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赞美菊花的高洁和在秋天盛开的壮丽,象征着不随波逐流的品格和独立的精神。


    16.采莲曲〔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描述了荷花美丽的场景和采莲女子的轻盈身姿,充满了诗情画意。


    17.墨梅〔元〕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通过墨色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梅花高洁品质的赞美和对简单美好生活的向往。


    18.观书有感〔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反映了诗人在读书时的感悟,比喻学问如同清澈的池塘,源自不断的学习和思考。


    19. 雁门太守行〔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描述了边塞的战争场景,充满了英勇和悲壮,反映了边疆守卫的艰难和牺牲。


    20.答谢中书书〔宋〕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具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赞美自然景观的美丽和宁静,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