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反思(表格式)

    2022-03-17 10:28:51 1204次浏览 作者:语文资源组

    下载地址:精卫填海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正确认读本课“少、堙”等生字,规范书写“帝、曰”等生字,参照注释,疏通文意,能用自己的话讲讲精卫填海的故事。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初步进行自主、合作学习,进行思、说、读的训练。

    (2)熟读课文,培养语感,多角度理解课文的内涵。

    3.情感与价值

    认识“勇敢”的行为,学习这种精神,培养正义感。激发学生对神话故事的兴趣。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神话内涵,感受神话魅力及精卫形象,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搜集古代的神话故事进行阅读,以备课堂上适时交流。讲说神话,学习这种精神,培养正义感。

    教师:1.查看学生预习情况,了解学情。

    2.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导入新课

    神话是我们文学天地中灿烂夺目的瑰宝。你读过哪些神话故事?(投影一组我国古代的神话图片,让学生说说是哪些神话故事。)


    二、整体感悟,品读神话

    1.朗读点拨。

    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到读书,此刻,让我们也自由地、如痴如醉地朗读这则神话,好吗?

    (1)生自由朗读,勾画生字,师生共同解决。

    (2)展示朗读,激发兴趣。

    学生当众朗读,师生一起评点。(可以从字音、语气、语调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3)集体朗读。

    2.参照注释,疏通文意。(勾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解决。)

    溺而不返(溺水,淹没) 故为精卫(因此)   以堙于东海(填塞)


    三、问题探讨,理解课文

    1.精卫鸟填海的原因?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2.精卫填海表达了她当时怎样的心情?

    为了表达对夺去她生命的东海的愤怒。

    3.精卫是怎样填海的?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4.你觉得我们能从精卫身上学到什么?

    不畏艰险、坚持不懈、顽强不息。


    四、讲说神话

    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这个故事讲给组内的同学听。


    五、拓展延伸,感悟品质

    多少年过去了,精卫还在为自己的填海大业奔忙着。你想对精卫说句什么话?


    六、作业

    课下读一读自己喜欢的神话故事,在单元结束时我们召开故事会,看看谁知道的神话故事多,谁讲得最精彩!



    【板书设计】

    精卫填海

    image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学生对古典神话文本的认读难度较大,我结合学古诗的方法给学生总结出学习文言文的三部曲,即读通课文,读懂内容,读出感受。并采用以读代讲的方式,一步步引导孩子去感悟、去实践。在合作学习中,使学生对古文的学习化难为易。不仅提高了阅读的兴趣,还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2.能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学习内容作了有益的补充和整合。比如教学伊始就让学生说自己感兴趣的神话故事的名字,然后看图片说故事,期间穿插阅读了《精卫填海》这首浅显易懂的故事,最后让学生充分驰骋想象的翅膀,设想精卫为填海大业不停奔忙的情形,结束时又推荐一些神话故事鼓励学生在课下阅读。这样不仅把课内外有机地联系起来,还扩大了教学资源,构建了开放的语文课堂,使新课标的精神得以体现。

    [不足之处] 本节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复述课文,透过初读、熟读、感情朗读多种形式,加深学生对课文资料的理解,为复述课文打下良好基础。透过本课教学,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是在背诵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复述,复述较机械性。背诵是对原文不漏、不变的陈述,而复述能够去掉一些无关紧要的词句,能够更改部分资料和表达方式。所以让学生由机械性复述过渡到活用性复述,是我在以后教学中应去思考的问题。


    下载地址:精卫填海


    相关推荐:

    精卫填海 教案 

    精卫填海 教案(表格式) 

    精卫填海 课件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