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精品教案

    2022-03-17 10:11:14 683次浏览 作者:语文资源组

    开国大典

    下载地址:开国大典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典礼”、“汇集”、“庄严”、“宣告”、“欢呼”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抄写课文第七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4.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去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初步了解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中国历史状况。

    课件,《开国大典》录像。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

    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3.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开国大典",播放《开国大典》录像。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全国人民为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进行了可歌可泣的顽强斗争。八年抗战,多少英雄儿女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保家卫国;三年的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迎来了全国的大解放,迎来了"开国大典"的盛况。从此,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二、自读课文,提出教学要求

    1.要求:

    a.通读课文2~3遍,利用字典自己学会字词。  

     b.画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C.思考: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画出描写不同场面的连接句。

    d.提出不懂的问题,能自己找到答案的先努力自行解决。

    2.交流

    3..读课文第一句话,解释课题意思。

    4.理清文章思路。(根据会场、典礼、阅兵、游行四个场面可以分为四部分。)

    5.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随机教学生字新词。


    三、教学课文第一部分

    1.自由读课文。

    2.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成员多,到会群众范围广:"四面八方、汇集"而来;来得早:早上六点钟就入场;人数多:成了人海;热情高:直奔,五更天摸着黑;次序好: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3.指导朗读。注意体会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精读第二部分

    1.学生默读,理清典礼的过程。

    典礼开始,领导就位--奏国歌一毛主席宣布政府成立--升国旗,鸣礼炮--宣读公告

    练习用自己的话简要叙述开国大典的典礼过程,体会开国大典盛况。

    2.画出反映人们心情的句子,并在理解的基础上练习朗读。

    重点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指全国各地。"长城""大江"代表中国,再用"内外""南北"这样相对的词语,既表达了全国各地的意思,又使语言非常生动、整齐、有力。"全国人民一齐欢跃起来。""欢跃",欢腾跳跃。毛主席的宣布,震动了全中国,使全中国人民感到无比欢快、无比激动、无比自豪,它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联系下文,课文对天安门广场庆典的描述,正是"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的写照和缩影。)

    3.指导朗读课文,感受人民群众的心情。(激动、兴奋、喜悦。)

    4.练习用"人民群众为……而激动"而说话。

    重点练习朗读: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感受自豪,扬眉吐气。)

    5.找出描写人民群众心情的语句,初步了解课文用了哪些方法。

    比喻:排山倒海的掌声;轰雷似的掌声。

     排比:四个"传到"。体会排比句的气势,练习朗读排比句。

    (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6.练习背诵第7自然段。


    二、阅读第三段

    1.自由朗读描写阅兵式的语句。

    2.画出写人民群众观看阅兵式心情的句子。

    3.小组合作,讨论试写排比句。

    全场30万人,为________而________;为________而________  ;为_________而________。


    三、阅读第四部分

    1.默读,画出概括节日夜晚北京城景象的一句话。

    2.朗读第14自然段,读出欢庆的气氛。

    3.读结尾两句,领会句子的意思。

    重点:"两股红流"指什么?这样比喻写出了什么?''光明"指什么?象征什么?

    练习读好这两句话,读出句子包含的意思。


    四、总结全文

    1.连起来说说课文记叙了四个怎样的场面。

    2.作者为什么反反复复写广场的"红旗…'红灯",群众的"掌声一·欢呼声"?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讨论内容: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情况,知道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使学生了解新中国的成立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从而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继承革命传统,激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初步教学表达的方法:作者是怎样把这么盛大的庆典活动描述清楚的?(a.选择最能表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的场面.b.选择最能体现中国人民欢欣鼓舞的激动而热烈的场面;c.按大会的进程逐项描述。)


    五、布置作业

    1.摘录最使你激动的句子,背诵、抄写课文第7自然段。

    2.写一写你读后的感受。


    板书设计

     开国大典

    会前     (人的海洋)

    盛况    典礼      (升旗,公告)    自豪

    阅兵式    (部队、群众)     激动

    群众游行  (擎、舞、欢呼)

    下载地址:开国大典


    相关推荐:

    7.开国大典 表格式教案(2课时,共10页,含教学反思) 

    7.开国大典 习题课件 

    7.开国大典 课堂实录(6页)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