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古诗三首《题西林壁》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

    2022-03-19 21:35:15 3330次浏览 作者:语文资源组

    下载地址:《题西林壁》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诵读《题西林壁》。

    2、理解这首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3、体会诗中蕴含的生活道理。  


    教学重点:

    1、理解这首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体会诗中蕴含的生活道理。  

    教具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1、我们的祖国景色秀丽。从古到今,许多文人都写下了赞颂祖国大好山河的佳作。北宋诗人苏轼在游赏庐山后,写下了这千古名篇——《题西林壁》。

    2、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这首古诗(板书诗题)


    二、了解背景

    1、简介作者: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说说关于苏轼的了解。

    2、简介体裁:

    七绝,就是诗有四行,每一行有七个字,第二、四句最后一个字押韵。


    三、初读课文

    1.初读古诗。

    播放配乐朗读,生初读古诗,注意诗中的生字,争取读得字正腔圆。

    2. 细读古诗

    刚才同学们听了配乐朗读,感受了古诗的魅力,下面请同学再细细地读这首诗!注意把诗句读通顺,读出句中的停顿。

    3.指名读古诗

    谁愿意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听?其他同学注意听,再给点建议。生生之间互读互评,共同进步。

    4.齐读古诗

    让我们一起来把这首诗读两遍,要注意古诗的节奏和押韵。让全体学生都有充分的读诗机会。


    四、理解诗意

    1、小组交流。

    请同学们再次默读《题西林壁》,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独立思考:这首诗的大意是什么?思考完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说说自己对诗的理解,提出自己的疑惑,在小组内尝试解决。(师到小组内了解学生读书的情况。

    2、当堂汇报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交流,你们读懂了什么?有什么地方还不理解呢?生开始汇报。老师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诗意。


    五、品味意境

    1、诗人游赏了庐山,不仅是游,还细心观察了庐山的样子,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引导学生分析前两句)

    2、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种形态呢?

      3、想象:假如你现在就站在庐山的山顶,从左往右看,庐山是————;从上往下看,庐山是————;从远处看,像————;从近处看,像————;从高处看庐山,像————;从低处看庐山,像————。

    4、从这首诗中你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

    小组交流讨论,汇报,师引导  


    六、总结提升

    1、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说明诗中的道理。

    2、收集其它蕴含哲理的诗句,同桌交流。

    七、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下载地址:《题西林壁》教案



    相关推荐:

    古诗三首 题西林壁 课件 

    题西林壁 教案 

    古诗三首——《题西林壁》表格式教案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