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二年级《葡萄沟》教学设计教案 一等奖
下载地址:《葡萄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组课文是围绕爱祖国、爱家乡的专题来组织的。本课课文“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为主线贯穿全文,主要介绍了新疆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多,产量高,老乡热情好客,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的特点。
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学生实际,挖掘情感因素,采用演示、表演、朗读、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自主赏析,在各种语文活动中提升审美情趣,受到情感熏陶。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感性认识较强,可以采取挖掘情感因素,采用演示、表演、朗读、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自主赏析,在各种语文活动中提升审美情趣,受到情感熏陶。教学时,以读为主,让学生读中悟,悟中读。在反复的朗读、品读中感受葡萄沟葡萄的特点。葡萄沟不仅葡萄好,而且老乡热情好客。这样,让琅琅的读书声代替烦琐的讲解,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
教学目标:
1、知识点教授:学会本课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及好在什么地方。
2、技能运用:利用多媒体教具进行优化教学,使学生主动、快乐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培养学生听、想、说、写的综合能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激发情感: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增强学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及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重点:
理解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教学难点:
在读的基础上进行仿写训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歌曲《尝葡萄》、葡萄干等。
一、激趣导课。
1、播放视频歌曲《尝葡萄》。
歌曲中唱到的小姑娘是哪个民族的?(维吾尔族)她的家乡在新疆,新疆是个美丽的地方。(出示地图找到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特别有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葡萄沟做客。
(板书:葡萄沟)。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说明:这里运用视频动画歌曲导入,是为了给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直观的情景,让孩子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自然联想到新疆挂满枝头的葡萄,很容易把学生带到课文中去,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整体感知,理清课文脉络,自主识字。
1、教师范读课文。提问:
读完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板书:好地方)
2、激趣引读,感知课文:大家想不想读读这篇课文呢?下面请自己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要完成几件事:(圈生字、划词语、标自然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下面的小鱼、小海螺也可以请教你的同桌。
(设计说明:这个环节的设计,其目的是让学生对整篇课文有初步的了解,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空间,为后面的识字、理解词义打下基础。)
3、练带拼音的生字:葡萄沟里有许多可爱的字宝宝,看!它们迫不及待的跑出来想和大家交朋友呢!你会读吗?(请小老师领读。)
4、合作识字,交流方法:这么多生字宝宝你是怎么记住的?说说你的识字方法好吗?
5、共同练读不带拼音的字:生字宝宝把帽子摘下来了,你还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快速抢答读和指名游戏读)
6、游戏识词:害羞的词娃娃还不好意思出来呢!让我们一起把它们叫出来吧!(齐读、分组读)
7、理解词语:你知道这些词娃娃的意思吗?不懂哪个词娃娃的意思咱们说出来,让同学们一起说一说。(理解梯田并会说一句话)
(设计说明:这里运用了游戏、编儿歌等多种识字方法教学,其目的是为了极大的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让识字过程变得轻松愉快,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使学生喜欢识字,并感受到识字乐趣。)
三、研读文本,读中感悟,读写迁移。
1、同学们非常聪明,认识了这么多生字宝宝和词娃娃,那么现在谁能告诉我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四个)文中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好在什么地方呢?哪位同学想读读第一自然段?
提问:葡萄沟好在什么地方?(板书:葡萄沟出产水果)你们喜不喜欢这里的水果?(喜欢)谁能带着喜爱的感情再来读读这一自然段?
2、既然人们最喜爱吃的是葡萄,那我们就先去葡萄园看看吧。请学生读第二自然段。
老师板画葡萄沟的葡萄。(一片叶子、一小串葡萄)说说老师画的葡萄和葡萄沟的葡萄一样吗?(不一样)那你看到的葡萄是什么样子的?(板书:茂密的枝叶 。理解茂密、一大串)
3、瞧,这茂密的枝叶像什么?(像一个绿色的凉棚)山坡上就只有这一个凉棚吗?(学生理解“一个个”) 书中是“一个个凉棚”,你还能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吗?(一群群鸭子、一座座房子、一条条小鱼......)
(1)同学们真聪明,咱们现在钻到凉棚下是什么感觉?(凉爽、舒服)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吧。
(2)这是个什么句子?(比喻句)你能说个带像的句子吗?(生练习)
(设计说明: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理解词语让学生感受到葡萄枝叶的茂密,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到相同类型的词语和修辞方法。)
4、一个个凉棚遮挡住了阳光,抬起头,透过茂密的枝叶你发现了什么?
(1)出示描写葡萄的句子,生读。
(2)你觉得葡萄长的怎么样?能说说你的感受吗?(葡萄很多,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颜色有很多)你能找出描写颜色的词语吗?(红、白、紫、暗红、淡绿、五光十色)这么多颜色真美,书上用了一个词来形容它(板书:五光十色)
(3)比较“五光十色”、“五颜六色”。
(4)我会填(学生填,齐读感受葡萄的多和美)
(设计说明: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描写葡萄颜色的词语感受到葡萄的多和美,重点比较“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进行换词练习,让学生找出两个词语的不同之处,知道“五光十色”不仅有颜色还有光泽,比“五颜六色”更贴切,让学生学会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5、同学们读的真美,老师的眼前也出现了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的葡萄,忍不住想摘一个尝尝,你们猜老乡会让我们吃吗?(会)你是怎么知道的?
(1)学生读: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2)师生互动表演:
A、谁想和老师一起表演一下这个情景?下面老师演维吾尔族老乡,你们演游客好不好?
师边走到学生中间边说:看,新疆老乡来了。小朋友们你们好,欢迎你们到葡萄沟来玩儿,汉族小朋友长得真可爱,你们猜猜我是哪个民族的?(维吾尔族)
你们对我们新疆葡萄沟葡萄的印象如何?(训练学生用刚才学过的好词佳句介绍葡萄)
B、我一定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们吃个够,你是怎么理解“吃个够”?
学生活动:实在吃不下了……
教师活动:感觉我们新疆人怎么样?送老乡一句话吧,哪怕一个词也好。
学生活动:学生夸老乡。
教师活动:谢谢同学们,欢迎你们来新疆玩,再见!:
(3)这里的老乡真是、、、、、、(板书:热情好客)
(4)对这么热情好客的老乡我们再来夸一夸葡萄沟吧(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5)这么好的葡萄沟,咱们再带着夸奖的语气读一读吧!
(设计说明:本环节主要是通过情景表演,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学生通过自己的表演加快了对课文的理解,深刻的感受到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以及老乡的热情好客,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6、葡萄获得了大丰收,有这么多这么好的葡萄,人们吃也吃不完,就想尽各种办法来食用它,有的运到外地,有的还可以制成、、、、、、(葡萄干)老师今天在每位小组长的座位下藏了一份神秘的礼物,小组长把礼物拿出来吧!(出示葡萄干生品尝)葡萄干的味道怎么样?(甜)那你们想不想知道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我们一起来读读吧!读的真不错,你能找出制作葡萄干时的动词吗?(修、钉、挂、流动、蒸发)同学们找的真仔细,这些动词里面还藏着一个多音字,你发现了吗?(“钉”生读多音字)下面我想请同学们用上表示顺序的词语“先、、、、、、接着、、、、、、再、、、、、、最后、、、、、”说出葡萄干的制作过程。(小组讨论,请学生交流)这样制作出来的葡萄干是什么样子呢?(板书:葡萄干 色鲜味甜)下面谁能带着甜甜的味道来读读这一自然段?这里的葡萄干色鲜味甜,让我们再来夸一夸葡萄沟吧!(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注重了读写迁移的练习。读书妙在迁移,在迁移中创新。在此,我先让学生找出葡萄干制作时的动词,然后根据动词用上表示顺序的词语“先……接着……再……最后……”说出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7、下面我们随着优美的新疆音乐好好欣赏一下葡萄沟的美丽景色吧!
8、欣赏完葡萄沟的美景你想说些什么?(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9、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葡萄沟出产水果,葡萄枝叶茂密、五光十色,葡萄干色鲜味甜,老乡热情好客,千言万语化做一句话: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让我们发自内心的对维吾尔族老乡说一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三、拓展延伸。
学习了葡萄沟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葡萄沟的水果多,人们尤其喜欢吃葡萄,你能拿起手中的笔也来写写你喜欢的水果吗?写出你喜欢吃的水果是什么形状的?是什么颜色的?味道怎么样?好好想一想,然后仿照课文中葡萄的描写,回家后用连贯的话语写出来。
(设计说明:这是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意在激发学生对葡萄沟的向往之情,并能由此产生仿写的动力,用连贯的话语写出自己喜欢的水果。)
四、板书设计:
葡萄沟
葡萄沟 出产水果
葡萄 枝叶茂密 五光十色
老乡 热情好客
葡萄干 色鲜味甜
真是个好地方!
下载地址:《葡萄沟》教学设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