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课堂同步训练(含答案)
安塞腰鼓
基础巩固题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①晦暗( ): ②冗杂( ):
③羁绊( ): ④亢奋( ):
⑤叹为观止( ): ⑥戛然而止( ):
2.选词填空。
①每一个舞姿都使人 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②观众的心也 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③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 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④山崖 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备选项:A.蓦然 B.颤栗 C.突然 D.火烈
3.仿造下面所给的例词写出新的词语。
例:茂腾腾 咝溜溜 风萧萧
红 黄 绿
白 黑 灰
4.比较下列两组句子,看每组中哪一句更好些,为什么?
(l)①急促的雨点像骤雨一样;
②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
⑵ ①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
②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变得燥热了。
在(l)中, 句更好些,因为
。
在(2)中, 句更好些,因为 。
5.品味并说明下列语句的意义。
①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以致使人感到十分陌生了。
②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强化提高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好一个安塞腰鼓!
②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③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
④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⑤除了黄土高原,哪里再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层啊!
⑥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⑦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 )栗( )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⑧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⑨愈捶愈烈!形体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
⑩愈捶愈烈!思绪中不存任何隐秘!
⑾愈捶愈烈!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
⑿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以致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⒀简直像来到另一个星球。
⒁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6.为什么说安塞腰鼓的舞姿能给人颤栗的浓烈的艺术享受?
7.第(9)-(11)段中反复的运用,有什么效果?
8.“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这些词语的位置能否调换?为什么?
9.文章最后写腰鼓“戛然而止”后人们的感觉来结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课外延伸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秦腔》选段
贾平凹
山川不同,便风俗有别,便戏剧有异。普天之下人不同貌,剧不同腔:京、豫、晋、越、黄梅、二簧、四川高腔,十几种品类。或问:谁为历史最悠久者,文武最经者,是非最汹汹者?曰:秦腔也。正如长处和短处一样突出便见其风格,对待秦腔,爱者便爱得要死,恶者便恶得要命。外地人--尤其是自夸生于长江流域的纤绣之士--最害怕秦腔的震撼。评论说得婉转的是:唱得有劲;得真率的是:大喊大叫。但是,几百年来,秦腔却没有被淘汰或沉沦。这使多少人有大惑而不得其解。其解是有的,就在陕西这块土地上。如果是一个南方人,坐车轰轰隆隆往西走,渡过黄河,进入西岸,入百里秦川大地,原来竟是:一抹黄褐的平原;辽阔的地平线上,一处一处用木椽夹打成一尺多宽墙的土屋,粗笨而庄重;冲天而起的白杨、苦楝、紫槐,枝杆精壮如桶,叶却小似铜钱,迎风正反翻覆。你立即就会明白了:这里的地理构造竟与秦腔的旋律惟妙惟肖的统一!再去接触一下秦人吧,活脱脱地一群秦始皇兵马俑的复出:高个、浓眉、眼和眼间隔略远,手和脚一样大,上身又稍稍见长于下身。当他们背着沉重的三角形状的犁铧,赶着山包一样团块组合式的秦川公牛,端着脑袋般大小的耀州瓷碗,蹲在立的卧的石碾子碌碌上吃着牛肉泡馍,你不禁又要改变起世界观了:啊,这是块多么空旷而实在的土地,在这块土地摸爬滚打的人群是多么"二楞"的民众!那晚霞烧起的黄昏里,落日在地平线上欲去不去的痛苦的徘徊,五里一村,十里一镇,高音喇叭里传播的秦腔互相交织、冲撞。这秦腔原来是秦川的天籁、地籁、人籁的共鸣啊!于此,你不渐渐感觉到南方戏剧的秀而无骨吗?不深深地懂得秦腔为什么形成和存在并占却时间空间的位置吗?
农民是世上最劳苦的人,尤其是在这块平原上,生时落草在黄土炕上,死了被埋在黄土堆下;秦腔是他们苦中的大不。当老牛木犁疙瘩绳,在田野已经累得筋疲力尽,立在犁沟里大喊大叫来一段秦腔,那心胸肺腑,关关节节的困乏便一尽儿涤荡净了。秦腔与他们,是和"西凤"白酒、长红辣椒、大叶卷烟、牛肉泡馍一样成为生命的五大要素。若与那些年长的农民聊起来,他们想像的伟大的共产主义生活,首先便是这五大要素。他们有的是吃不完的粮食,他们缺的是高超的艺术享受。他们教育自己的子女,不会是那些文豪们讲的:幼年不是祖母讲着动人迷离的童话,而是一字一板传授秦腔。他们大都不识字,但却出奇地能一本一本整套背诵出剧本,虽然那常常是之乎者也的字眼从那一圈胡子的嘴里吐出来十分别扭。有了秦腔,生活便有了乐趣,高兴了,唱"快板",高兴得像是被烈性炸药爆炸了一样,要把整个身心粉碎在天空!痛苦了,唱"慢板",揪心裂肠的唱腔却表现出了多么有情有味的美来,美给了别人享受,美也熨平了自己心中愁苦的皱纹。当他们在收获时节的土场上,在月挂中天的庄院里,大吼大叫唱起来的时候,那种难以想像的狂喜、激动、雄壮与那些献身于诗歌的文人,与那些有吃有穿总感空虚的都市人相比,常说的什么伟大而痛苦的爱情,是多么渺小、有限和虚弱啊!
秦腔在这块土地上,有着神圣的不可动摇的基础。广袤旷远的八百里秦川,只有这秦腔,也只能有这秦腔使他们喜怒哀乐。秦人自古是大苦大乐之民众,他们的家乡交响乐除了大喊大叫的秦腔还能有别的吗?(节选自《语文建设03年第5期》
10.为什么说秦腔是"是非最汹汹者"?请用文中一句话回答。
11.秦腔没有被淘汰或沉涨的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一句话回答,并对其中的因素做简要解说。
12.为什么说秦腔是秦川人大苦中的大乐?
13.请简要概括秦腔艺术的特点和作用各是什么?
中考模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读碑
刘成章
我说的是人民英雄纪念碑。
20余年前,我第一次看到它,印象十分深刻,它庄严、雄伟、壮观,像一个有着汉白玉肌肤的巨人,站立在天安门广场。
它正面的题词,我细细地读;它背面的碑文,我细细地读;它底座的浮雕,我一一细心地看了。题词和碑文沁入我心,浮雕又夯实了我对它的记忆。
忘不了的还有,离开的时候,见石栏杆前,一位喜盈盈的少妇,抱着一个牙牙学语的孩子,少妇抬抬下巴指点,孩子伸出嫩藕般的小手,抚摸石栏上突起的圆柱。它使我怦然心动,刹那间,昨天,今天,明天,一齐在心头涌现。我不由再次仰起头:彼苍者天,伟哉此碑!丰碑千秋!
后来,我每次去北京,天安门广场都是少不了要去的地方,去了,自然要去瞻仰纪念碑。那碑上毛泽东的题词,那碑上毛泽东起草、周恩来手书的碑文,我不敢说倒背如流,起码是牢记在心里了。随着阅历的增长,我对它的体会更深。
但是,那年去了一趟南泥湾,我竟发觉,我并没有读懂!
南泥湾有个泉,叫做九龙泉,泉上小亭如开花的浓阴,掩映着一座烈士纪念碑。那是当年王震同志率领的三五九旅,在这里开展大生产运动时立下的。多年的风雨剥蚀,那碑身已经有些残破。
它的正面,像个储得满满当当的铅字架;它的背面,也像个储得满满当当的铅字架;整个碑上,是字的堆积,字的重叠,字的密密麻麻。什么字?森林一样的烈士的名字!
我的呼吸急促起来。啊,一个旅历年就牺牲了这么多的战士!
泉水如泣如诉。
烈士的名字究竟有多少,我没有数,只是粗估了一下;然后,我将目光投向前边开阔的川道。我在想:要是把每一个名字都复活为一个血肉之躯,那么,他们足足可以把多半条川道站满!要是他们又像开誓师会那样高呼,那么,这条川道将震响着一片多么恢宏的声音!
我于是想起了人民英雄纪念碑。我以前实在没有读懂它。那碑文中的“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只从字面上读读就行了吗?它的背面还有什么呢?难道不是铭刻着的密密麻麻重重叠叠逶逶迤迤起起伏伏触目惊心比森林还要辽阔十倍百倍的烈士的名字么?名字的数目,不是几十万,不是几百万,而是几千万!他们的人数,是要比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的公民数还要多的!然而为了缔造我们的幸福生活,这么多,这么多的英雄儿女,竟都倒在血泊里了!
这一层,看起来浅显,但的确不易读出它的最基本的东西。
读书往往要读注释,才能读懂。读碑文也需要注释。南泥湾的九龙泉纪念碑,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一条极好的注释。
现在完全读懂了吗?不敢说。但起码,每看见人民英雄纪念碑,心中便升腾起一股悲壮感和使命感?
1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读懂人民英雄纪念碑后,“心中便升腾起一股悲壮感和使命感”?
15.到南泥湾之前和之后,作者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认识有什么变化?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16.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你对某一事或某一物的认识过程,或许类似于作者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认识过程,请写出来。
写作与表达题
17.在今天,凝重的土地,贫困生活,西北好像落伍了,《安塞腰鼓》的作者却深情地歌颂这片土地。因为他知道,落后是暂时的,只要生命还在期盼“搏击”,重生之日并不遥远。从“西北汉子”狂舞、骤雨急促的鼓点中你想到了什么?写下来和你的同学交流。
2.安 塞 腰 鼓
1.①huì 昏暗,文中是迷惘、糊涂的意思 ②rǒng 繁杂 ③jī缠住不能脱身、束缚 ④kàng 极度兴奋 ⑤guān 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⑥jiá 声音突然中止 2.①B ②A ③D ④A 3.红艳艳(通通) 黄澄澄 绿油油 白胖胖(蒙蒙) 黑黝黝 灰蒙蒙 4.⑴. ②句 这样写强调了鼓点“像骤雨一样”,更生动、更形象的突出了鼓点急促的特点。 ⑵. ①句 “立即”强调了速度快,突出了腰鼓火烈、奔放、力量的影响之大。5.①人们已经被生命的力量所折服所感动所沸腾,当腰鼓“戛然而止”时,人们已经不习惯这样寂静、冷清的世界了。 ②当鼓声停止后,人们仍沉浸在激情中,好像炽热后的沉寂,这时以“鸡啼”反衬寂静。 6.因为“每一个舞姿都充满力量,每一个……匆匆变幻”。让人受到强烈的感撼,痛快淋漓。7.写出了力量,写出了气势。8.不能。因为它们之间有渐进关系。9.腰鼓突然停止,使人感到“像来到了另一个星球”,原本熟悉的世界变得陌生了,反衬出在打腰鼓时的那种亲切。喜悦的感觉。 10.爱者便爱得要死,恶者便恶得要命。11."这秦腔原来是秦川的天籁、地籁、人籁的共鸣啊!"文章主要从秦川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人的生活习惯、性格等方面,来表现秦腔产生和生存的原因的。12.秦川的农民是世上最劳苦的人,秦腔给他们辛苦劳累而刻板的生活带来了无比的乐趣,所以说秦腔是秦川人大苦中的大乐。13.特点是粗犷、震撼。作用是增添生活乐趣,释放心中的苦闷,给人美的享受。 14.因为很多很多的英雄儿女为了缔造我们的幸福生活竟都倒在了血泊里,我们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意思相符即可)。15.作者以前认为纪念碑是用来纪念革命先烈的,后来认识到碑是由几千万英雄儿女的生命构筑的(或它记载了我国人民斗争历史;是无数先烈生命的象征等)。16.示例一:父母每天的呵护,让我感受到了他们对我的爱。那天看到了妈妈专门为我写的成长小记,那一份牵挂、喜悦与满足,让我真正体会到了爱的无私和伟大。示例二:我参观湖北省博物馆时,听编钟演奏,只觉得奏出的声音很美。读了有关编钟的书后,知道编钟有两干四百多年的悠久历史,它是博大精深的荆楚文化的一个缩影,我为我们祖先的聪明智慧而自豪。17.略
3《安塞腰鼓》
第一部分:
1、给加点字注音:(5分)
亢奋( ) 羁绊( ) 恬静( ) 蓦然( ) 戛然( )
2、选出不是比喻句的一项( )(3分)
A、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B、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
C、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
D、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3、从下面排比中选出不同类的一项( )(3分)
A、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B、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C、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
D、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
4、“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5、下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晦暗:昏暗。冗杂:多而长
B、戛然而止:声音突然中止。恬静:安静。
C、叹为观止:止,停止。羁绊:束缚。
D、蓦然:蓦,突然。闭塞:关闭。
6、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致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这个“她”指的是“世界”。
B、“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句中的“它”指的后生们有力搏击的动作,“你”指的是腰鼓。
C、“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隆隆隆隆的犁尖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这是句之间的排比。
D、“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这句话中的“遗落了一切冗杂”,是指观众完全为腰鼓所陶醉,已忘却了世间种种的杂事,全身心沉浸在腰鼓所创造的境界中。
7、填空:(5分)
骤雨一样,是( );旋风一样,是( );乱蛙一样,是( );火花一样,是( );斗虎一样,是( )。
8、读下面句子,按要求答题:(4分)
⑴“观众的心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句中“蓦然”换成“漠然”或“竟然”为什么不行?
⑵“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中“抒情”和“思索”为什么不能调换位置?
9、“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一句话有什么意义?(3分)
10、下列两个句子都写到“虚伪”。前一句直接表述,言简意赅;后一句连续类比,形象生动。请在“友谊”“勇敢”“信任”中任选一个词,仿写两句话。(3分)
虚伪和欺诈产生罪恶。([美]爱迪生)
蚜虫吃青草,锈吃铁,虚伪吃灵魂。([俄]契诃夫)
第二部分:阅读分析
(一)
⑴但是:
⑵看!——
⑶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A( ),是急促的鼓点;( ),是飞扬的流苏;( ),是蹦跳的脚步;( ),是闪射的瞳仁;( ),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⑷B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⑸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⑹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⑺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⑻C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⑼好一个安塞腰鼓!
⑽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⑾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⑿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隆隆隆隆的犁尖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
11、给选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各层意思:(4分)
第一层:( 段至 段) 。
第二层:( 段至 段) 。
12、文中A句所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作者在比喻时,有意把本体放在后面,喻体主在前面,突出喻体是为突出观看者的 。(2分)
13、第三段中的破折号表示( )(3分)
A、声音延续 B、话题转换 C、补充说明 D、语意递进
14、品味下列语句的意义:(3分)
⑴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⑵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⑶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15、B句中出现了哪几组意义相反的修饰语?这些词语意在突出什么?(3分)
16、第三段从 方面写安塞腰鼓,突出其情景和场面的 。(2分)
17、文中C句揭示了今天安塞人的精神本质。请用你的话加以概括。(3分)
18、文中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二)
⑴好一个安塞腰鼓!
⑵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它 , , 。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⑶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
⑷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⑸除了黄土高原,哪里再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层啊!
⑹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⑺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⑻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⑼愈捶愈烈!形体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
⑽愈捶愈烈!思绪中不存在任何隐秘!
⑾愈捶愈烈!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
⑿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致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⒀简直像来到另一个星球。
⒁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19、1-6自然段主要写 。(3分)
20、第二段中空缺处应填的短语是 。(3分)
21、第二段中加点的词语,分别强调的意思是什么?(3分)
22、第二段中画线的短语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23、7-12段主要写 。(3分)
24、第十段“思绪中不存任何隐秘”中“不存任何隐秘”可理解为 。(3分)
25、读12-14段,哪些语句写出了“静寂”的程度?(3分)
(三)
花开的声音
去看桃花的那天,我的心情很坏。满以为进入一个花团锦簇的“市”外桃园会给我的心灵一丝安慰,然而这里的桃花比我想象中的盛景却暗淡了许多,直到我爬上山顶,内心依旧难以逃脱那种忧伤的侵袭。看着山下泛着淡白的桃花和远处灰蒙蒙的天空,我似乎有一种倍受欺骗的感觉。
至少那位美丽的小女孩出现以前我的心情一直如此。
那小女孩是什么时候到山顶的,我没有在意。直到那女孩甜甜的声音出现在我的耳畔,我才对她有了感觉。
“妈妈,这到哪儿了?”她的声音美丽动听,就像鸟鸣那样清脆悦耳。
“孩子,你走到山顶啦!你现在站在高高的山顶上。”妈妈的声音轻柔而爱抚。
那小女孩听了妈妈的话,兴奋得跳起来拍着手。
我这才发现她双目失明,有种被针扎的感觉。
多么可爱的小女孩!她穿着一件粉红粉红的连衣裙,头上扎着两条羊角小辫,随着她兴奋的欢呼,那小辫子在肩上一起一落,就像春风里两只美丽的小燕子跳跃于花间。她的脸也是粉红的,这使她更像一株亭亭玉立的桃花了。我出神地盯着这位可爱的女孩,心中不觉慨叹起命运来——也许命运之神本身就是残缺的吧,再美丽的东西都会留下永恒的缺陷。
“妈妈,这里有好多好多的桃树,有大片大片的桃花,是吗?”那小女孩高兴地问妈妈。从她兴奋的话语中,我似乎感觉到了她心中那片美丽的桃林。
“是的,孩子。”妈妈轻抚着孩子的头。
“啊!让我听听……哟,好多的花在开哟!妈妈,你听,到处都是花开的声音!这声音好美,好美,它轻轻的,柔柔的……”那小女孩真像一位陶醉在梦境中的诗人。
看见她沉浸在这美好的诗意中,我不禁泪光涟涟了。我真想告诉她——这山顶根本没有成片的桃树,也没有繁茂的桃花。但是,我没有勇气也更不愿去打破她心中那方完美的世界!
小女孩的妈妈是爱她的孩子的,她轻轻地搂着自己的女儿说:“是的,孩子。这里有好多好多的桃花正在开放,还有许多美丽的蝴蝶在翩翩起舞……”
小女孩的微笑更加灿烂了。
我的心情一下子喜悦了起来,当我再看这山稀疏的桃花时我发现它一下子变得鲜艳多姿了。
26.“我”为什么有一种倍受欺骗的感觉?(3分)
27.作者对小女孩的喜爱,融进了哪些具体的描写之中?(3分)
28.“再美丽的东西都会留下永恒的缺陷。”富有人生的哲理,如何理解?请举例说明。(4分)
29.请分析概述妈妈的形象。(3分)
30.作者既是自然的观赏者,又是人情的观察者,景随心就,心随景转,写出了思想的前后反差。作者采用什么手法?具体说说作者的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31.结合文意,谈谈你对“花开的声音”的理解。(4分)
《安塞腰鼓》答案
1、略 2、D 3、D 4、作者以安塞腰鼓酣畅、激越的气势,抒发了那种蓬勃的力量和律动的生命的赞美之情。 5、B 6、C 7、略 8、⑴“蓦然”表速度之快,而“漠然”表神情没有反应,“竟然”表出乎意料,换词后表意不准确了。⑵“豪壮”只能与“抒情”搭配,不宜修饰“思索”一词,同时“严峻”也不能限制“抒情”一词。 9、当鼓声停止后,人们仍沉浸在激情中,好像炽热后的沉寂,这时以“鸡啼”反衬寂静。 10、略 11、第一层:(1-9)宏伟的场面。第二层:雄壮的声响。 12、排比、比喻;感受或感觉 13、C 14、⑴突出了安塞腰鼓热烈奔放。⑵突出了腰鼓场面的宏伟,捶击的有力。⑶突出了腰鼓声的雄壮振奋人心。 15、冰冷——燥热、恬静——飞溅、困倦——亢奋;通过对比突出了安塞腰鼓的感染力,突出了它所带来的生命的萌动和冲动的气氛。 16、鼓点、流苏、脚步、瞳仁、风姿;壮阔、豪放、热烈。 17、这句话赞颂了安塞人勇于进取、勇于拼搏、勇于创新的精神。 18、由衷的赞叹。这是针对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的气氛发出的赞叹。 19、击鼓后生。 20、略 21、击鼓力量大,速度快,动作幅度大。 22、不能,反衬出这片神奇厚土生养的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的强健有力。 23、奇丽的舞姿。 24、尽情渲泄内心的情感。 25、奇地、对她十分陌生、像来到另一个星球。 26、桃花比我想象中的盛景却暗淡了许多……我似乎有一种倍受欺骗的感觉。 27、语言描写:声音美丽动听,就像鸟鸣那样清脆悦耳;动作描写:兴奋得跳起来,拍着手;肖像描写:多么可爱的小女孩……这使她更像一株亭亭玉立的桃花了。 28、雪中送炭人间稀,锦上添花世更少,十全十美的太少,再说,缺憾本身就是一种关,维纳斯不就是美在那支断臂上吗? 29、妈妈是一个用母爱爱抚、温暖、引导、教育一个身体残缺的儿童的善良、圣洁的母亲形象。 30、运用欲扬先抑的写法。刚开始,似乎有一种倍受欺骗的感觉;最后,我的心情一下子喜悦起来,当我再看这山稀疏的桃花时,我发现它一下子变得鲜艳多姿了。 31、略。
精品成套资料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