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jiaoxi.com/banner/article_img.png)
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大青树下的学校精品教案
1 大青树下的学校
下载地址: 1 大青树下的学校
一、教材分析
本组课文的专题是“学校生活”,成长的摇篮,梦想起航的地方,引导学生一起去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快乐成长,向着梦想出发。《大青树下的学校》是第一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是一篇抒情散文。课文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的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课文层次清晰、段落分明。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校园内的情景;再运用想象的写作方法描写上课时和下课后的情景,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文字点题。对学校美丽与团结的描写是本文的特点,同时在语言表达上也很有特色,例如在描写学生上课和下课情景时,通过侧面描写树枝、鸟儿、蝴蝶等山林里的朋友,烘托出了他们课上的认真和课下的欢乐。这篇课文的作者还用了很多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词句让课文变得更加的独特优美。本篇课文的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新鲜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二、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认识“汉、艳”等10个生字,特别是正确认读“坝、扮”的读音。会写“晨、绒”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用恰当地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和同学交流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了解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
4.通过反复朗读、自主发现等方法,体会侧面描写的好处。
5.通过朗读课文,读文章想画面,观看图文资料,感受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团结友爱及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三、教学准备
(一)学生
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二)教师
准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频、图片资料、生字卡片。
四、教学课时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激趣,导入新课
1.播放音乐。播放《爱我中华》的音乐或者视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组织交流。组织学生通过同位交流、小组交流等形式对课前搜集的少数民族图片进行交流。教师也进行相关资料的补充。
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主预习,尝试学习
1.出示自主预习要求
(1)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想办法解决,并整理下来。
(2)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标画出课文中你喜欢的词语或者句子。
2.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完成预习要求
(三)交流预习,促进发展
1.学生通过自由拼读、去拼音读、指名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进行自主学习
2.集中识字,重点交流
(1)出示本课生字词,重点指导“扮、坝”的读音
坪坝 汉族 鲜艳 打扮 飘扬 朗读 摔跤 凤尾竹 洁白
(2)词语拓展
坪坝变红,发现由相同偏旁的字组成词,联系生活了解词义,体会形义联系,拓展延伸,从简单词到四字词语。如海洋→江河湖海
(3)出示有关民族的词语,注意读准“颇、傣、昌、昂”的字音
景颇族 傣族 阿昌族 汉族 德昂族
(4)出示生字:自读、同桌读、男女生读等方式练习认读。
(5)指导书写“绒”“球”“服”“装”四个字。
3.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1)出示练习,概括内容
《大青树下的学校》这篇课文先写了____________,然后写了_____和_______的场景,最后写__________________。
(2)总结概括,梳理方法
把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也叫连接段意法,是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一个好方法。
(四)引读课文,重点探究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大青树下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有什么不同?
(2)自主交流。学生抓住关键词,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围绕这所学校的特点进行交流讨论。
①美丽的学校:学生抓住绒球花、太阳花、鲜艳的服饰等词语体会。
②团结(多民族、有趣)的学校:抓住各民族、好朋友、民族服饰等词语体会。
交流民族服饰→引出词语“绚丽多彩”→联系生活理解词语→出示字典解释→用“绚丽多彩”说一句话→拓展类似词语
③温馨(和谐、快乐、井然有序)的校园:抓住打招呼、问好、敬礼等词语体会。
(3)指导朗读:抓住了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了解了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谁能带着自己的体会,读出自己的想象和感受。
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自由读二、三自然段,画出你喜欢的语句。
(2)小组交流画出的句子,试着谈谈自己的理解。
(3)全班交流,聚焦重点语句,指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
①“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抓住“不同民族”和“同一间教室”感受这所学校的独特新颖之处,那就是学生虽然民族不同,却像一个大家庭。
②“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抓住窗外的景物,体会这些景物好像被同学们读课文的声音所吸引,发生了不一样的反应,让人感觉这个场景很新鲜,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这样的描写新颖地写出了窗外的安静,同学们读得认真。
③ 小结:作者抓住矛盾点、新奇点,并通过一定的写作方法表达出来,读来感觉有情感、画面感强,这些语句就是有新鲜感的语句。
(五)综合练习,运用实践
字词闯关:小组检查、同桌检查、字卡检查、识字游戏、小组比赛等方式巩固识字。
(六)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通过抓住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初步感受到了大青树下的小学与我们学校的不同之处,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抓住有新鲜感的词句进行学习。
2.布置作业:
(1)练写本课生字13个生字。
(2)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或句子。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巩固提升
1.教师每个词语读三遍,学生听写词语。
坪坝 汉族 鲜艳 打扮 飘扬 朗读 摔跤 凤尾竹 洁白
2.学生互评,进行展评。
(二)引读课文,学习重点
1.继续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自读第三段,找出描写下课后的语句。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①学生交流阅读感受。
自主发现他们课间活动有民族特色,体现了虽然地域和习俗不同,但依然是团结友爱的大家庭,从中感受这所小学的欢乐与祥和。
②多么热闹的场景啊!山林里朋友也赶来看热闹了。
抓住“招引、连……也”想象校园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场景。
③指导朗读。读出下课后欢乐祥和的场景。
(2)深入探讨,研中解疑
①作者在写上课及下课时,都写到了小动物,为什么要写小动物?
通过交流,让学生感受描写小动物是为了侧面烘托大青树下的学校的学生学习认真、书声悦耳,人与动物,人与环境融洽相处。
②带着自己的学习体会进行感情朗读。
③小结:通过反复阅读、自主发现等方法,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充满童趣的想象,还了解了侧面描写这种写作方法。
2.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第四段。抓住课文最后的省略号进行体会,感受作者对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热爱和赞美。
(2)指导朗读
①带着自豪赞美地读。
②带着喜爱赞美地读。
③带着骄傲赞美地读。
(三)综合练习,运用实践
1.场景还原:这所小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要和小伙伴说说。
(1)我喜欢大青树下的小学,因为( )。
(2)我喜欢大青树下的小学,因为( )。
(3)我喜欢大青树下的小学,因为( )。
2.拓展阅读:诗歌《五十六个民族》。
(1)读完之后,带给你新鲜感的词语或句子是哪些,请你画出来。
(2)带着你的体会,有感情地朗读其中一个小节。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 课堂总结: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充分的感受大了这所学校与我们学校的不同,那课上学习、课下玩耍的情景似乎也是同学们的学校生活写照。美丽的校园,真的是我们快乐的摇篮,成长的摇篮。
2.布置作业:
(1)抓住文中有新鲜感的语句,说一说你想象到了怎样的画面?
(2)你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同学们在学校里做什么?选择一个场景仿照例子写一写。
(3)课外阅读:阅读诗歌《我长大了》。
六、板书设计
服装鲜艳
美丽 山花烂漫
1 大青树下的学校 团结 多民族
欢乐 唱歌、跳舞
祥和 安静、学习
下载地址: 1 大青树下的学校
相关推荐:
1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教学精彩片段+反思(2课时,共15页,含单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