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同步训练
第十七章
第4节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一、基础题
1.有两个电阻R1和R2串联在电路中,它们的阻值之比是5:3;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是 ,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是 。
2.如图1所示,变阻器的最大值是10Ω,定值电阻R为30Ω,AB间的电压为10V且保持不变,当滑片P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的变化范围是从 V到 V。定值电阻上最大电流与最小电流之比为 .
3.两电阻的阻值分别是R1=8Ω,R2=4Ω,串联后接于24V的电源上,则: R1两端的电压是 V,R2两端的电压是 V,电路总电流是 。
4.两根粗细相同的镍铬合金导线,长度的关系是L1>L2,若将它们串联后接入电路中,通过它们的电流和两端电压的关系是 ( )
A.I1<I2,U1>U2 B.I1>I2,U1<U2
C.I1=I2,U1>U2 D.I1=I2,U1<U2
5.两个导体并联后的总电阻( )
A.比每个导体的电阻都大 B.比每个导体的电阻都小
C.等于两个导体的电阻之和 D.等于两个导体电阻的倒数之和
6.如图2所示,R1=1Ω,R2=2Ω,则电压表V1、V2示数之比是( )
A.1:1 B.1:2 C.2:1 D.1:3
7.如图3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由闭合到断开时( )
A.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B.电路的总电阻变小
C.灯中电流变大 D.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8.如图4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若P向右移动,则电压表、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分别为( )
A.变大,变小 B.变大,变大 C.变小,变大 D.变小、变小
9.甲、乙两电阻之比是3/1,将它们串联后接入电路中,若测得乙电阻两端的电压为4V,那么这个电路的电源电压为( )
A.4 V B.8 V C.12 V D.16 V
10.如图6所示,AB间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的示数为I1,当S断开后,电流表示数为I2,则I1、I2的大小关系为( ).
A.I1<I2 B.I1=I2 C.I1>I2 D.无法判断
11.有三个定值电阻并联在电路中,它们的电阻值之比R1: R2:R3=1:3:5,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I1:I2:I3为 ( )
A.1:3:5 B.15:5:3 C.5:3:1 D.5:3:15
12.如果把4Ω和6Ω的两只电阻串联在一个电压不变的电源上,电路中的电流为1.2A,如果再把它们并联在同一电路中,则干路的电流应为( )
A.2A B.3A C.4A D.5A
二、探究题
1.小明把一个铭牌上标有“10Ω1 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直接接到24 V的电源上,为了保证安全,连入电路的电阻不能小于多少欧?
2. 李强同学想自制一个电热毯,让它在220 V电压下工作。如果使电热丝中通过的电流为0.25 A,需要截取多长的规格是40Ω/m的电阻线。
3.如图8所示电路中,R1=60Ω,电源电压不变,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在R2中点时,电压表示数为6V;当P在b点时,电压表示数为9V,求R2的最大阻值和电源电压。
参考答案
一、1. 1:1、5:3 2. 7.5、10、4:3; 3.8、2A
4.C 5.B 6.B 7.A 8.D 9.D 10.C 11.B 12.D
二、1.14 Ω 2.22m 3.60Ω、18V
第4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第1课时欧姆定律在串联电路中的应用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1、S2,电压表示数为6 V,电流表示数为0.6 A,断开S2后,电压表示数变为2 V,则R2的电阻和电源电压分别是( )
A.10 Ω、9 V
B.20 Ω、6 V
C.20 Ω、9 V
D.10 Ω、6 V
【提示】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阻R2被短路,电路中只有R1,此时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U=6 V,故可知R1==
=10 Ω;当断开S2时,电阻R1与电阻R2串联,电压表测量电阻R1两端电压,则U1=2 V,电阻R2两端电压为U2=U-U1=6 V-2 V=4 V,则由,0
=
,R2=
R1=
×10 Ω=20 Ω.
【答案】B
知识点 电阻的串联
1.将电阻串联,总电阻等于________________,公式表示为R=_________.
2.如图所示,反映的是电阻_______联规律,其表示的含义是电阻串联,相当于增加了电阻的_______ ,总电阻变大.
1.有两个电阻,其中R1=6 Ω,R2=3 Ω,将它们串联后的总电阻是( )
A.9 Ω B.6 Ω C.3 Ω D.2 Ω
2.两个电阻R1∶R2=1∶3,将它们串联后接到某一电源上,R1两端的电压为2 V,那么这个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是( )
A.2 V B.4 V
C.6 V D.8 V
3.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1、S2,电压表示数为3 V,电流表示数为0.3 A,断开S2后,电压表示数为2 V,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R1阻值为20 Ω
B.R2阻值为10 Ω
C.电源电压为3 V
D.电源电压为2 V
4.(自贡中考)一只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8 V,正常发光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4 A,现将该小灯泡接在12 V的电源上,为使其正常发光,应______联一个______Ω的电阻.
5.(漳州中考)引入“总电阻”概念时运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填“等效替代”或“控制变量”)法.阻值为10 Ω和40 Ω的两个电阻串联在电路中,其总电阻为_______Ω.
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 V.闭合开关S,电压表示数为4 V,电流表示数为0.4 A.求R1、R2的阻值.
7.(郴州中考)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1.5 A 50 Ω”的字样,当它与一个阻值为30 Ω的电阻串联接入电路时,整个电路总电阻的变化范围为( )
A.30-80 Ω B.0-80 Ω
C.0-50 Ω D.0-30 Ω
8.如图所示,已知电阻R1=10 Ω,R2=5 Ω当开关闭合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R1与R2的电流之比为2∶1
B.R1与R2的总电阻为15 Ω
C.R1与R2两端电压之比为1∶1
D.通过R1的电流占电路总电流的2/3
9.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20 Ω.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在中点C时,电流表示数为0.4 A,当移动滑片P至最右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3 A.则电源电压U与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 )
A.6 V 10 Ω B.6 V 20 Ω
C.12 V 20 Ω D.12 V 40 Ω
10.某电流表刻度盘上除零刻度和最大刻度“3 A”能辨认外,其他刻度都已模糊不清,只知道指针从零刻度到最大刻度之间转过的角度是120°.现将一只电阻R1与这只电流表串联后接在电源两端(电源电压恒定),电流表指针偏转的角度是96°;若在电路中再串联一只R2=3 Ω的电阻,电流表指针偏转的角度是64°.则R1的阻值是( )
A.2 Ω B.4.5 Ω C.6 Ω D.18 Ω
11.定值电阻R1和R2串联后,接在电压可调的电源两端,电路中的电流I随电源电压U变化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已知R1=2 Ω,则R2=________Ω.
12.(青海中考)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 V.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4 A,电压表的示数为8 V,则电阻R2的阻值是_______Ω;将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向右移动,电压表的示数将变_________.
13.(泉州中考)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电阻箱.闭合开关S后,调节电阻箱R的阻值,得到电压表示数U与电阻箱阻值R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则可求出电源电压为_____V,R0的阻值为_____Ω.
14.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10 Ω.当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滑片P在中点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 A;当把滑片P移到最右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 A.则电源电压为_____V,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______Ω.
15.如图所示电路中,定值电阻R=5 Ω,R1为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不变,当滑片P在变阻器最左端时,电流表示数为1.2 A;当滑片P在变阻器最右端时,电压表示数为4 V.求:
(1)电源电压;
(2)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 (呼和浩特中考)如图所示,当电源两端的电压为6 V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 A;当电源两端的电压为5 V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0 V.求:电阻R1和R2的值.
第2课时欧姆定律在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的阻值是R2的4倍,闭合开关S后,通过R1的电流为I1,通过R2的电流为I2,电路总电流为I.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I1∶I2=4∶1
B.I1∶I=1∶5
C.I∶I2=5∶1
D.I1∶I=4∶5
【提示】此电路为并联电路,为等压分流电路,电流的分配和电阻成反比.因为R1的阻值是R2的4倍,即R1∶R2=4∶1,所以I1∶I2=1∶4,所以可排除A选项;利用赋值法,设I1=1,I2=4,则I=5,所以I1∶I=1:5,B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I∶I1=5∶1,C选项错误.
【答案】B
知识点 电阻的并联
1.将电阻并联,总电阻的倒数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式表示为1/R=__________.
2.如图所示,反映的是电阻______联规律,其表示的含义是电阻并联,相当于增加了电阻的_________,总电阻减小.
- 如图所示,电路中R1的阻值为6 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1的示数为1.2 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3 A.则R2的阻值是( )
A.18 Ω
B.24 Ω
C.6 Ω
D.3 Ω
2.一只10 Ω的电阻与一只0.1 Ω的电阻并联,并联后的总电阻( )
A.等于1 Ω B.小于0.1 Ω
C.等于10.1 Ω D.大于0.1 Ω小于10 Ω
3.(巴中中考)把n个阻值相等的定值电阻串联时,总阻值为R1;如果把它们并联时,总阻值为R2.则R1∶R2等于( )
A.n2 B.n C. D.
4.定值电阻R1=10 Ω,R2=5 Ω,串联在电源电压不变的电路中,通过R1的电流I1=0.2 A,则电源电压U=______V;若将两电阻并联在同一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I=________A.
5.如图所示,干路上的电流I=0.3 A,电阻R1=10 Ω,通过R1的电流为I1=0.2 A,则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为______V,R2的阻值为_______Ω.
- 如图所示,小灯泡L标有“6 V 0.3 A”字样,R=30 Ω,闭合开关S,小灯泡正常发光,则电流表的示数是多少?
7.两导体电阻R1=10 Ω,R2=1 Ω,并联起来使用时并联总电阻R的阻值范围( )
A.大于10 Ω B.小于1 Ω
C.在1 Ω与10 Ω之间 D.无法确定
- 如图的四个电路中,R1<R2,电路的总电阻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A.甲乙丙丁 B.丁丙乙甲
C.丁甲乙丙 D.丙乙甲丁
- 现将阻值相同的两只电阻分别按照串联和并联方式连接后接在如图所示的a、b两点间,已知电源电压不变,当电阻以串联方式接入时,电流表示数为I1;当电阻以并联方式接入时,电流表示数为I2.则I1和I2的比值为( )
A.I1∶I2=1∶4 B.I1∶I2=1∶2
C.I1∶I2=4∶1 D.I1∶I2=2∶1
10. (兰州中考)将一个5 Ω的电阻和一个20 Ω的电阻串联,等效电阻是______Ω;若将它们并联,等效电阻是_____Ω.
11.(南京中考)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R1=20 Ω,闭合开关S,断开开关S1,电流表示数是0.3 A;若再闭合S1,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2 A,则电源电压为______V,R2的阻值为________Ω.
12.如图所示电路,电阻R1=3 Ω,R2=2 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的示数_______,电流表A1的示数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电压表V的示数变化与电流表A的示数变化之比等于_________Ω.
13.把两个电阻R1和R2并联接入12 V的电路中,如果电阻R2的阻值为40 Ω,通过R1的电流为0.2 A,则电路中的总电流为________A,电路中的总电阻为_______Ω.
14.两个电阻,分别标有“3 V、0.5 A”和“6 V、0.3 A”字样.将它们串联后接入电路使用,那么电路中的电流不能超过_______A;将它们并联后接入电路使用,那么电路两端的电压不能超过________V.
1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20 Ω.当断开开关S1和S2,闭合开关S3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0 A;当断开开关S2,闭合开关S1、S3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90 A.求:
(1)电阻R2的阻值.
(2)断开开关S1和S3,闭合开关S2时,加在电R1两端的电压.
16.在学习了电学初步知识后,某同学随意将三个电阻按如图所示连接电路,已知R1=R2=10 Ω,当S1、S2均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2 A;当S1、S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 A,请你根据该同学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并求:
(1)电源电压;
(2)R3的阻值.
参考答案
第1课时欧姆定律在串联电路中的应用
1. 各部分电阻之和 R1+R2 2. 串 长度
1.A 2.D 3.C 4.串 10 5. 等效替代 50 6. U2=U-U1=6 V-4 V=2 V R1=U1/I1=4 V/0.4 A=10 Ω R2=U2/I2=2 V/0.4 A=5 Ω
7.A 8.B 9.C 10.A 11. 4 12. 10 小 13. 12 10 14. 6 20 15.(1)滑动变阻器滑片在最左端时电源电压U=IR=1.2 A×5 Ω=6 V (2)滑动变阻器滑片在最右端时,R两端电压UR=U-U1=6 V-4 V=2 V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U/R=2 V/5 Ω=0.4 A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1=U1/I=4 V/0.4 A=10 Ω. 16.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电源两端的电压为6 V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6 A,∵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根据欧姆定律可得:R1+R2=U/I1=6 V/0.6 A=10 Ω……①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当电源两端的电压为5 V时,R1两端的电压:U1=U-U2=5 V-2 V=3 V,根据欧姆定律可得:R1/R2=(U1/I2)/(U2/I2)=U1/U2=3 V/2 V=3/2,即R1=3/2R2……② 把②代入①可得:3/2R2+R2=5/2R2=10 Ω,解得:R2=4 Ω,R1=3/2R2=3/2×4 Ω=6 Ω.
第2课时欧姆定律在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1. 各分电阻的倒数之和 1/R1+1/R2 2. 并 横截面积
1.A 2.B 3.A 4. 3 0.9 5. 2 20 6.因为L与R并联且灯L正常发光,所以UR=U1=6 V,I1=0.3 A IR==
=0.2 A I=IR+I1=0.2 A+0.3 A=0.5 A
7.B 8.C 9.A 10. 25 4 11.6 30 12. 变大 不变 2 13. 0.5 24 14. 0.3 3 15.当S1和S2断开,S3闭合时,R2断路,I1=0.50 A 电源电压U=I1R1=0.50 A×20 Ω=10 V 当S2断开,S1和S3闭合时,R1和R2并联过R2的电流:I2=I-I1=0.90 A-0.50 A=0.40 A R2==
=25 Ω(2)当S1、S3断开,S2闭合时,R1和R2串联,电流中电流I=I1=I2=
R1的电压:U1=I1R1=
=
=4.4 V 16.(1)当S1、S2闭合时,R1、R2并联,R3短路.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得,
+
=2 A,即
+
=2 A,解得U=10 V (2)当S1、S2断开时,R1、R3串联,R2断路电路中的总电阻由I=
得,R总=
=
=20 Ω R3=R总-R1=20 Ω-10 Ω=10 Ω
精品成套资料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