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七年级历史《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堂训练

    2022-03-18 04:59:13 513次浏览 作者:历史资源组
    99%的老师看了都会下载的成套备课资料: 2025年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题(全套)
    前往下载

    image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1. 灭亡西晋的少数民族是(  )

    A.匈奴族   B.鲜卑族      C.羯族 D.羌族

    2. 人物对历史贡献的相似性,司马睿应归哪一类 (    )

    A.夏桀    B.商纣    C.秦始皇    D.胡亥

    3. 东晋初年,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其中“马”和“王”分别指的是(  )

    A.司马昭和王莽       B.司马炎和王维

    C.司马睿和王导       D.司马睿和王猛

    4.一个生活在318年的建康人应该受哪个政权的管辖(  )

    A.东汉 B.东吴       C.西晋     D.东晋

    5. 西晋末年至南朝初期的170年间,我国北方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方人口向北迁移       B.经历了无法抗拒的瘟疫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战争导致人口大量减少

    6.闻鸡起舞的成语称赞了哪一人物的报国志向(   )

    A.刘邦     B.王导     C.祖逖     D.王敦

    7. 在南朝的四个王朝中“疆域最大,经济比较繁荣,社会比较安定”的是(  )

    A.宋      B.齐       C.梁    D.陈

    8.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自然条件优越

    B.北方人民大量南迁

    C.南朝统治者注重调整统治政策

    D.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稳定

    9.南朝历史始于公元420年,止于公元589年,历经四个王朝,南朝是指(  )

    A.我国历史上四个大一统的朝代

    B.我国南方相继出现的四个王朝

    C.我国南、北方并存的四个朝代

    D.我国南方地区并存的四个朝代

    10.下列关于南朝统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       B.宋、齐、梁、陈都城都在建康

    C.皇帝往往控制长江下游一带     D.宋武帝时,发生了大规模叛乱

    11.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魏灭蜀 东晋建立 西晋灭吴 西晋建立

    A.③①②④      B.④①②③

    C.①④③②      D.①④②③

    12.下图(魏晋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中历史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    )

    A.江南经济发展    B.北方文化繁荣  C.专制统治加强    D.国家统一完成

    13.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  )

    江南地区气候条件优越 江南战争较少,相对稳定 经济重心已经向南转移 大批北人南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④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江南地区地域辽阔,有的地区用烧荒和原始的水稻耕作技术从事农业生产。百姓把鱼和稻米作为主食,以渔猎和采集为谋生手段……不用买卖交换也能温饱……大都贫困无积蓄……没有受冻挨饿之人,也没有千金富贵之家。

    ——《汉书》选段译文

    材料二 江南是全国最繁荣昌盛的地方。……民户越来越多,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土地辽阔,物产丰富,百姓勤劳,努力耕种。如果一年大丰收,就可以解决好几个郡的粮食需求。会稽地区临海靠湖,有良田数十万顷,肥沃的土地价格很贵。这是关中的鄠(今陕西户县)杜(今陕西西安东杜陵)地区根本不能比的。荆州的富饶,扬州的肥沃,鱼、盐、物产和木材的丰富,可以满足各地区的需要。各种丝织品和麻织品足可以供应天下人使用。

    ——《宋书》选段译文

    (1)对比一下,《宋书》记载的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的经济状况与《汉书》记载的江南经济状况有什么不同。

     

     

    (2)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3)你认为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需要哪些条件?请你为当地政府发展经济提几条合理建议。

     


    image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01  组合列举

    知识点1 东晋的兴亡

    1.316年,内迁的________人灭掉西晋。

    2.317年,________重建晋王朝,以________为都,史称东晋。

    3.司马睿当皇帝得益于________为首的南北大贵族的拥戴,东晋出现“________,共天下”的局面。

    4.东晋统治局面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有所发展,江南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5.________年,东晋灭亡。

    知识点2 南朝的政治

    6.420—589年,中国南方相继出现____、齐、____、陈四个王朝,这些王朝定都________,历史上统称为“南朝”。其中,____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

    7.宋武帝、________在位时期,赋轻役稀,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

    8.梁武帝________夺取帝位后,政治日益败坏,后来发生了大规模的叛乱。从此,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

    知识点3 江南地区的开发

    9.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__________,也带来了先进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再加上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从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10.农业上,耕地面积增加,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____________也有了很大的改进。此外,还实行农业的多种经营。

    11.手工业上,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________、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发展。

    12.南朝时的________,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温馨提示44A.TIF

    南朝指:宋、齐、梁、陈;六朝是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它们都建都于建康(东吴时期称“建业”)。

    02  辨析改错

    13.江南地区的开发,为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注入了新鲜血液。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西晋建立于266年,定都洛阳;东晋建立于316年,定都建康。

    【 】改正:

    (2)西晋建立时,皇帝倚重王氏,任王导为丞相、王敦专政军事,时称“王与马,共天下”。

    【 】改正:

    (3)西晋末年以来,为接受先进文化,北方人口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 】改正:

    (4)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为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打下了基础。

    【 】

    03  单项选择

    知识点1 东晋的兴亡

    14.从东汉末年以来,北方和西北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在内迁的少数民族中灭掉西晋的是(   )

    A.回族  B.匈奴  C.蒙古  D.女真

    15.晋朝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时人称“王与马,共天下”,其中的“马”指的是(   )

    A.司马懿  B.司马炎  C.司马睿  D.司马光

    知识点2 南朝的政治

    16.“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句中的“南朝”所指四个朝代的先后顺序依次为(   )

    A.齐、宋、梁、陈  B.陈、齐、梁、宋

    C.梁、宋、陈、齐  D.宋、齐、梁、陈

    17.南朝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客观上为华夏文明的延续、发展和传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下列关于南朝统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  B.南朝四个王朝都在建康定都

    C.镇守地方的贵族势力很大  D.宋武帝时,发生了大规模叛乱

    知识点3 江南地区的开发

    18.研究表明,从汉朝开始,北方人口开始向南方迁移;东汉末年,特别是两晋之间,形成了人口南迁的潮流。“潮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方战乱频繁  B.南方地广人稀

    C.江南经济发达  D.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19.东晋后期,我国江南地区农业生产技术迅速发展的表现不包括(   )

    A.推广和改进犁耕  B.推广选种、育种

    C.水稻采用育秧移栽  D.普遍种植双季稻

    20.今浙江省的乌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有着“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美誉。在东晋、南朝时期,该镇及其周围地区的农作物种植情况是(   )

    A.以种植水稻为主  B.以种植玉米为主

    C.以种植小麦为主  D.以种植棉花为主

    21.认识文物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如图文物对于研究我国哪一时期制瓷业的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青瓷莲花尊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南朝

    22.南朝时,如果北方的商人要去江南地区最繁华的城市采购丝绸和瓷器,他们最应该去的城市是(   )

    A.广州  B.建康  C.扬州  D.荆州

    23.《宋书·州郡志》所载,自(西晋)永嘉初至(南朝)刘宋末,南渡(迁)人口约90万,约占北方总人数的1/8还要多。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北方人口锐减  B.政权分立  C.经济重心南移  D.江南得到开发

    24.读图说史:读右图,解读正确的是(   )

    A.北方自然环境恶劣

    B.北方民族学习中原文化

    C.江南地区相对发达

    D.民族交融和江南开发

    04  材料解析

    25.(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译自《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域辽阔物产丰富,人民辛苦劳作,一年的丰收可以解决很多地方的粮食问题……江南生产的丝绵布帛可以供天下人享用。

    ——译自《宋书》

    材料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许多少数民族内迁到黄河流域……以匈奴人灭西晋为序幕,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三次南迁的浪潮。

    (1)材料一反映了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什么状况?(2分)

     

     

     

     

    (2)材料二反映了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3)材料三中“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三次南迁的浪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北方民众的南下对江南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4分)

     

     

     

     

    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01  组合列举

    1.匈奴 2.司马睿 建康 3.王导 王与马 4.荆扬晏安 户口殷实 5.420 6.宋 梁 建康 宋 7.宋文帝 8.萧衍 9.劳动力 生产工具 生产技术 10.农业技术 11.造船 12.建康

    02  辨析改错

    13.(1)× “316年”改为“317年”。(2)× “西晋”改为“东晋”。(3)× “接受先进文化”改为“躲避战乱”。(4)√

    03  单项选择

    14.B 15.C 16.D 17.D 18.A 19.D 20.A 21.D 22.B 23.D 24.D

    04  材料解析

    25.(1)材料一反映江南地区还未得到开发,生产力水平低下。(2分)(2)材料二反映南朝时的江南经济有了巨大发展,物产丰富,纺织业甚至超过了北方(或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3分)(3)北方战乱频繁。(1分)北方人口南迁,给江南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使江南地区得到开发。(3分)


    阅读全文

    精品成套资料

    七年级上册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