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质量》同步训练
6.1“质量”竞赛辅导题
一、选择题
1.张强同学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称物体质量时,无论怎样增、减砝码,横梁都不能平衡,这时应该( )
A. 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 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 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 向右移动游码
2.下列几种估测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人步行的速度为5m/s B. 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
C. 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C D. 一张试卷厚度大约1mm
3.一位同学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他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然后对天平进行调节,由于疏忽,当游码还位于0.1克位置时就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标尺中间的红线,然后把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当天平右盘中放入20g砝码2个、5g砝码1个时,天平的指针恰又指在标尺中间的红线上,则被测物体的实际质量应为( )
A. 45.1g B. 45.0g
C. 44.9克
D. 条件不足,不能确定
4.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将被称物体放在了右盘,而砝码放在了左盘,若天平平衡时,左盘放有100克和20克的砝码各1个,游码所对的刻度值是4克,则物体的质量为 ( )
A. 124克 B. 122克
C. 118
D. 116克
5.在学习、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 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 B. 我们现在所用的物理课本长度约为26cm
C. 初中生跑100m所需的时间约为8 D. 一个中学生的正常体重约为1000N
6.对下列情景涉及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
A. 在冰雪路面上行车,需加装防滑链是为了增大与地面的摩擦 B. 课本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课本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向墙上按图钉时,手对图钉帽产生的压强等于图钉尖对墙壁产生的压强 D. 宇航员登上月球时,他的质量比在地球上时的质量减少了
7.运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特殊测量”,下面的几种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
A. 用天平“称”出墨水瓶的容积 B. 用量筒“量”出小钢球的质量
C. 用天平“称”出一张纸的厚度 D. 用量筒“量”出1kg的酒精
8.将冰块放在浓盐水中,液面位置如图所示,若冰完全熔化,杯中液面高度将( )
A. 上升 B. 下降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9.如图所示,一块0℃的冰放在盛有0℃水的容器中,已知冰块与容器底部相接触并相互间有压力,当冰块完全熔化为0℃的水后,则容器中水面的位置将()
A. 上升 B. 下降 C. 保持不变 D. 水面的升或降决定于冰和容器内水的体积
10.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下列各种情况中会造成测量结果比真实值偏小的是( )
A. 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时,指针指向分度盘中线的右侧便停止调节 B. 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时,指针指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便停止调节
C. 使用的砝码已磨损 D. 称量时测量者的头部偏向分度盘的右侧,造成视线与标尺不垂直
二、填空题
11.某学生使用天平称物体质量时,不小心把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搞错了,天平平衡时,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32g,游码的标志为3.3g,则该物体的实际质量为________。
12.下面是用托盘天平称石块质量的实验步骤,请填上适当内容。
A.把天平放在________ 桌面上。 |
B.将游砝拨到标尺左侧________ 上。 |
C.调节横梁上的________ (游码或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
D.将被测物体放在天平的________ 盘,右盘放________ ,并调节________ (游码或平衡螺母)位置,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处。 |
E.计算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刻度值得出物体的质量
13.夏天,在天平左盘中放一敞口玻璃杯,杯中有一冰块,右盘中放有一定质量的砝码,这时天平是平衡的,过了几分钟后,天平失去了平衡,天平的指针向 ________倾斜了,原因是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14.小华在测某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
(1)首先调节天平平衡,在调节过程中天平的横梁静止时,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然后测量出石块的质量,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石块质量为________ g。
(3)用细线吊着石块将其放入盛水的量筒中,量筒前后液面如图丙所示,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_ cm3。
(4)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 kg/m3。
(5)小铮进行了下列操作也测出了石块的密度:
①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1;
②在烧杯中装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
③将石块浸没在水中,在烧杯的水面处做一个标记;
④取出石块,________,用天平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3。
则石块密度的表达式为ρ石=________(水的密度为ρ水),在上述第四步中会引起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偏大/偏小/不变)
15.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
(1)在测量质量之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在调节横梁平衡时,先将游码拨至“0”刻度处,发现指针指在刻度线左侧,那么应该()
A. 调节横梁的平衡螺母向右移动 B. 调节横梁的平衡螺母向左移动
C. 将游码向右移动 D. 在右盘中加放砝码
(2)称物体的质量时,应在________盘放置被称量的物体.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的办法,使天平平衡.
(3)某同学在称量一杯水的质量时是这样做的:先称量空杯的质量,平衡时,托盘内有50g砝码一个,10g砝码一个,游码位置如图(a)所示.再称量杯中倒满水后的质量,托盘内再加50g砝码一个,10g砝码两个,游码位置如图(b)所示时,天平平衡.那么这杯水的质量是________.
16.小杜同学在长江边捡到了一块漂亮的鹅卵石,他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鹅卵石的密度.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________(选填“平衡螺母”或“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鹅卵石的质量,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鹅卵石的质量是________ g。
(3)用量筒测量鹅卵石的体积情况如图乙所示,则鹅卵石的体积是________ cm3。通过计算,得出鹅卵石的密度是________ kg/m3。
(4)随后他们设计了测定菜油密度的实验步骤:⑴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m;⑵在矿泉水瓶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1;⑶在矿泉水瓶中装满菜油,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2;⑷将菜油全部倒入量筒中,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里所盛菜油的体积V1;⑸将菜油倒入量筒中,测出剩余菜油和瓶的总质量m3;⑹读出量筒中所盛菜油的体积V2;⑺计算菜籽油的密度.有三个实验小组分别选用其中部分实验步骤测量出菜油的密度,并写出表达式:(ρ水已知)
你认为较合理且误差较小的表达式是:( )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
17.小陆同学在实验室测量酸奶的密度.他准备了量筒(图A)和天平.
(1)将天平放在________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使天平横梁平衡.
(2)他先将烧杯中的酸奶倒入量筒中,由于酸奶比较粘稠且不透明,容易粘在筒壁上,到了第二天才能看清楚液面,则读数时视线应该沿着________方向(选填“甲”、“乙”或“丙”),则量筒中酸奶的体积是________ ml,小陆觉得这样太浪费时间了,不利于快速实验.于是他改进实验方案,先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0=30g,接着将酸奶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________g(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图B所示).然后他找到了最大量程是5ml针筒(图C),用针筒抽取体积V1=5ml酸奶,测量烧杯和剩余酸奶的总质量m2=57.5g;则酸奶的密度为________ kg/m3.
(3)同组的小昊同学在实验中发现了一个“问题”,他发现5ml针筒的刻度线前的尖端还有一点小“空隙”,“空隙”里面也充满了酸奶,这会导致测得的酸奶密度值与实际值有偏差;于是,小昊和小陆为减小误差,采取了以下的操作:将抽满5ml酸奶的针筒中的一部分酸奶返回烧杯,测量此时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m3 , 记下针筒内剩余酸奶体积V2 , 则酸奶密度表达式:ρ=________.(请用字母m和V及相应下标表示ρ)
18.小明同学为了测量“恒顺”陈醋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________,将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度处,然后调节________,使天平横粱平衡.
(2)在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________(选填“左”或“右”)盘,往另一盘增减砝码时要使用________
(3)接下来进行以下三项操作:
A .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陈醋的总质量m1;
B .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陈醋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陈醋的体积V;
C .将待测陈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陈醋的总质量m2 ,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4)由图可得陈醋的体积为________ cm3 , 陈醋的密度是________ kg/m3 .
(5)小王同学在实验时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陈醋的密度.于是小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②将一个烧杯________,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陈醋,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陈醋的总质量为m2
④则陈醋的密度表达式ρ=___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6)小明针对(4)中小王的实验设计进行评估后,认为小华设计的操作过程有不妥之处,你认为该不妥之处是:________.
(7)因此小明对小王的实验进行了改进,改进步骤如下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②用记号笔在烧杯上做一个标记,向烧杯内加水到标记处,用天平测出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m1;
③将烧杯内的水全部倒出,并用干抹布擦干,向玻璃杯内加入________,用天平测出________.
④则陈醋的密度表达式ρ=___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第六章 第1节 质量
一、选择题
1.下列物体质量最接近50 g的是( )
A.一个鸡蛋 B.一本八年级物理教材
C.一张课桌 D.一只母鸡
2.天平的每一个砝码都有一定的质量,它们的质量在下列情况下会发生改变的是( )
A.生锈了 B.放在月球上
C.掉在干净的水泥地上 D.气温升高
3.小明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 )
A.将游码向右移动直至横梁重新水平平衡
B.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4.下列是小明使用天平的几点做法,其中正确的是( )
图1
5.(多选)用托盘天平称一个物体的质量,在右盘中加入砝码并调节游码到某一位置上。当天平的指针出现下列哪些现象时,可以开始读数( )
A.指针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
B.指针静止在分度盘最左端
C.指针在分度盘中线左右摆动幅度相等
D.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线处
6.夏季,很多地区经常遭受洪魔侵袭。小明利用天平测量一杯洪水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2所示。由图可知,杯和洪水的总质量为( )
A.80 g B.82.4 g C.77.6 g D.83 g
7.用托盘天平称量20 g的粉末状化学药品,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
A.将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左盘内,右盘加20 g砝码
B.将化学药品用纸包好放在天平左盘内,向右盘中加20 g砝码
C.先在左盘中放一张纸,将化学药品倒在纸上,再在右盘中加20 g砝码
D.左、右盘中各放一张相同的纸,在右盘加20 g砝码,将化学药品倒在左盘纸上,并用药匙增减药品,直到天平平衡
图2
8.手中有一叠薄纸,要测出其中一张纸的质量,下列方法可取的是( )
A.先称出一块铁的质量,再称出一块铁和一张纸的总质量,然后用总质量减去这块铁的质量
B.取出10张薄纸,称出总质量,然后除以张数10,就得到每张纸的质量
C.取出较多张数的纸(如100张)称出总质量,然后除以所取纸的张数,就得到一张纸的质量
D.以上方法都可取
二、填空题
9.在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应根据估计,按质量____________(选填“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向右盘中增减砝码;在调换砝码时,如果发现添加最小的砝码则多,而取出最小的砝码又少,这时应采取____________的方法使天平平衡。
10.小强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一块橡皮的质量。调节天平平衡时,将游码调到零刻度线后,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右侧,如图3甲所示,要使天平平衡,应将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移动。天平平衡后,在左盘放橡皮,右盘添加砝码,向右移动游码后,指针停在分度盘中央,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橡皮的质量是________g。如果调节天平平衡时,忘记将游码调到零刻度线处,则他测量的橡皮质量比真实值偏________。
图3
11.如图4所示是一架托盘天平及其砝码,其量程是________;现将这架天平置于水平桌面上并调节好,在测量过程中,天平横梁静止在如图甲所示位置,紧接着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4
12.要测量物体的质量,实验室中常用________,生活中有时也用如图5甲所示的案秤,它们的工作原理相同。使用案秤时,应先将游码移至秤杆左端____________处,此时若秤杆右端上翘,应将调零螺丝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使秤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某次测量时,槽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_kg。
图5
13.如图6所示是我们实验用的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面上,砝码盒中配备的砝码有50 g、20 g、10 g、5 g等,现有一质量待测的物体,估计其质量在30 g左右。请将以下实验操作补充完整:
图6
(1)把游码移到标尺的____________,观察指针的偏转情况,通过调节____________,使天平横梁平衡。
(2)把物体放入左盘,用镊子夹取________g、________g砝码各一个放入右盘中,若指针右偏,则应取下________g砝码,加上________g砝码,同时调节游码,直到天平平衡。
(3)将右盘中砝码的质量与标尺上游码所对应的质量值相加,即得待测物体的质量。
三、实验探究题
14.学习了“质量”后,小明有一个疑问:物体的质量与其形状是否有关呢?为此,他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用一块橡皮泥作为被研究的物体,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用天平分别称出其质量,并记录数据于下表中。
橡皮泥形状 | 长方体 | 圆柱体 | 圆环形 | 碎块 |
橡皮泥质量m/g | 28 | 28 | 28 | 28 |
(1)由小明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所列的表格中,并没有也不可能将橡皮泥所能捏出的形状都列出,但仍然能由此得出结论,这种研究问题得出结论的方法叫做( )
A.类比法 B.综合法
C.归纳法 D.等效法
15.为了测一小瓶油的质量,某同学采用了如下步骤:
A.移动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B.瓶放左盘,称得瓶的质量;
C.瓶内倒入油后,称得瓶和油的质量;
D.将天平置于水平台上;
E.将游码置于左端零刻度线处;
F.将器材整理好;
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同学遗漏了哪一步骤?补入该步骤,并按正确顺序排列:(用字母表示)。
16.用天平测量质量时:①若使用磨损砝码测量,结果会________;②测量中使用了吸有小磁铁的砝码,测量结果会________;③若发现指针向分度盘的右侧偏离就记录数据,测量结果会________。(均选填“偏大”或“偏小”)
1.A
2.A 。
3.A
4.A
5.CD
6.B
7.D
8.C
9.由大到小 移动游码
10.左 33.2 大
11.0~210 g 取下右盘中最小质量的砝码
12.托盘天平 零刻度线 右 3.2
13.(1)零刻度线处 平衡螺母
(2)20 10 10 5
14.(1)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形状的改变而改变 (2)C
15.用瓶和油的总质量减去瓶的质量得出被测油的质量 DEABCGF
16.①偏大 ②偏小 ③偏大
精品成套资料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