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课时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课时训练: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第1节、第2节)(附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 (扬州中考)如图,是荣获金奖的扬州玉器“八角素瓶”,玉器在加工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
A.质量 B.体积 C.密度 D.重力
2.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测量过程中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相当于
( )
A.往右盘增加砝码 B.从右盘减少砝码
C.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D.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3.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一物体的质量,测量完毕后才发现错误地将物体放在了右盘,而将砝码放在了左盘.因无法重测,只能根据测量数据来定值.他记得当时用了50 g、20 g和10 g三个砝码,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为( )
A.81.4 g B.78.6 g
C.78.2 g D.81.8 g
4. (自贡中考)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关系的图像.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B.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
C.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大
D.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小
5.下面列举的语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果从物理学角度来解读,也别有生趣,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此过程中铁棒的质量减小
B.“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时的体积减小
C.“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后金石的密度不变
D.“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流的过程中密度减小
6.有一体积为30 cm3的均匀固体,用天平测得它的质量为237 g,则( )
A.用天平测质量时,固体应放在天平右盘
B.此固体的密度为7.9 g/cm3
C.把此固体截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减小
D.只改变此固体形状,它的质量减少
7.小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0 ℃、1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 | |||
水 | 1.0×103 | 冰 | 0.9×103 |
水银 | 13.6×103 | 干松木 | 0.4×103 |
酒精 | 0.8×103 | 铜 | 8.9×103 |
煤油 | 0.8×103 | 铝 | 2.7×103 |
A.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B.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大
C.物质状态变化时密度不变
D.体积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质量较大
8.装载500 t散装甘油的货轮抵达某港口,并由油罐车队装载运输至光辉油漆厂.已知甘油密度为1.25×103 kg/m3,每辆油罐车最多可装载12 m3的甘油,油罐车队一次就将500 t甘油装载运输完毕,则该油罐车队至少拥有的油罐车数量为( )
A.41 B.42
C.33 D.34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
9.小华调节天平平衡时,将游码移到零刻度后,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右侧,如图甲所示,要使天平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动;当他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这时应该______(填“增加”或“减少”)砝码;若天平再次平衡时所用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______g.
10.小赵同学在暑假的时候,有一天回到家时非常热,他为了快点喝到冷的饮料,急急地将一听汽水放入冰箱的冷冻柜中,但一转身忘了.数小时后想了起来,赶紧拿出来一看,可不得了,汽水的听罐被胀得严重变了形!他感觉非常奇怪,上网“百度”了一下,才知道,原来汽水中的水凝固成冰后,密度变小,质量________、体积________,所以饮料听罐被胀坏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1. (黑龙江中考)如图所示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由图像可以获得的信息: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________;两种物质密度的关系:ρA______ρB(填“>”“<”或“=”).
第11题图
12.如图所示,一个瓶子里有不多的水,乌鸦喝不到水,聪明的乌鸦就衔了很多的小石块填到瓶子里,水面上升到瓶口,乌鸦喝到了水.若瓶子的容积为450 mL,内有0.2 kg的水,乌鸦投入其中的石块的体积是________,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_.(石块密度为2.6×103 kg/m3)
第12题图
13.酒精的密度为0.8×103千克/米3,其单位读作______________.一只杯子最多可盛质量为0.2千克的水,它一定________(填“能”或“不能”)盛下质量为0.2千克的酒精,如果用此杯子盛满浓盐水,则盐水质量一定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0.2千克.(ρ酒精<ρ水<ρ盐水)
14.如图,有形状和质量相同的3个烧杯,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3种不同的液体,它们分别是盐水、酒精、硫酸,请根据图形通过公式V=判断出甲杯中盛的是________,乙杯中盛的是________,丙杯中盛的是________.
物质 | 密度(kg/m3) |
盐水 | 1.03×103 |
酒精 | 0.8×103 |
硫酸 | 1.8×103 |
15.小王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拨到零刻度处后,指针静止时出现图甲的情形,此时应向______调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由图乙、丙可知烧杯的质量为________g,烧杯中液体的质量是________g.
三、实验题(12分)
16. (岳阳中考)用天平和量筒测某矿石的密度.
常见矿石的密度(在常温常压下)
物质 | 密度/(kg/m3) |
石灰岩 | (2.3~3.0)×103 |
花岗岩 | (2.6~2.8)×103 |
黄铜矿 | (4.1~4.3)×103 |
黄铁矿 | (4.9~5.2)×103 |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至零刻线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向______(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
(2)采一块小矿石,用__________测它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矿石的质量是________g.
(3)将矿石放入盛有60 mL水的量筒中,静止时液面情况如图丙所示,则该矿石的密度是________g/cm3.
(4)根据测量结果,查阅“常见矿石密度”表的,可推出该矿石的种类是________.
四、计算题(12分)
17.一个商人为了赢利,用一个最多能装5 kg水的塑料桶装豆油,当作5 kg豆油卖给顾客,如果按每千克豆油7.00元计算,顾客买一桶豆油要多花多少元钱?(豆油的密度是0.9×103 kg/m3)
参考答案
周周练(第1节、第2节)
1.C 2.A 3.B 4.C 5.D 6.B 7.D 8.D 9.左 减少 83.2 10.不变 变大 11.正比 > 12.250 cm3 0.65 kg 13.千克每立方米 不能 大于 14.硫酸 酒精 盐水 15.左 32.4 50 16.(1)右 (2)调好的天平 84 (3)4.2 (4)黄铜矿 17.由ρ=得出桶的容积为:V===5×10-3 m3,实际桶内最多装豆油的质量m油=V油ρ油=5×10-3 m3×0.9×103 kg/m3=4.5 kg,每桶豆油多花的钱数为:7.00元/kg×(5 kg-4.5 kg)=3.50元.
练基础·达标检测
1.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铁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比水的质量大
C.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可能相同
D.密度相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相同
【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密度的理解。把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质量减半,但砖的密度不会变化,A选项错误;铁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表示相同体积的铁的质量大于水,B选项错误;1 kg的铁和水,密度不同,质量相同,C选项正确;密度相同的两个物体,体积不同,质量不同,D选项错误。故选C。
2.(2014·福建建阳期末)球雕艺术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瑰宝。球雕是经过钻磨、雕刻等工序加工而成的,如图所示。原材料在加工的过程中,以下物理量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体积 B.密度 C.质量 D.重力
【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密度的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球雕在钻磨、雕刻过程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减小,质量减小,体积减小,但原材料的密度不变。
【易错警示】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其体积增加或减少多少倍,对应的质量也增加或减少多少倍,即二者的比值保持不变。
3.甲物质的密度为2.7 t/m3,乙物质的密度为2.7 g/cm3,丙物质的密度为
2.7 kg/dm3,丁物质的密度为250 g/cm3,其中密度最大的物质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选D。本题考查密度大小的比较。ρ甲=2.7 t/m3===2.7 g/cm3,ρ乙=2.7 g/cm3,ρ丙=2.7 kg/dm3===2.7 g/cm3;ρ丁=250 g/cm3。由此可知甲、乙、丙物质的密度相同,丁物质的密度最大。故选D。
4.在某学校乒羽馆门口北侧、法桐树下,有一块“灵璧石”,上面刻有“师恩难忘”四个大字,若灵璧石的平均密度为2.68×103kg/m3,而这块灵璧石的体积约为1.5 m3,则它的质量是 。
【解析】由ρ=知
灵璧石的质量:
m=ρV=2.68×103kg/m3×1.5 m3=4.02×103kg。
答案:4.02×103kg
5.(2013·黑龙江中考)在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实验中,得出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取等体积的两种物质,则 (选填“甲”或“乙”)的质量大;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体积之比是 。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由图像得,当两种物质的体积都是2 cm3时,甲物质的质量是4 g,乙物质的质量是1 g,所以等体积的两种物质,甲的质量较大;当两种物质的质量都是2 g时,甲物质的体积是1 cm3,乙物质的体积是4 cm3,所以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体积之比是=。
答案:甲 1∶4
【方法点拨】解决此类图像问题时,可采取控制变量思想,取相同体积来比较质量或取相同质量来比较体积。
6.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用铁块、木块测得四组数据填在表格中。
(1)在表中的空缺处填上正确的数据。
次数 | 研究 对象 | 质量 m/g | 体积 V/cm3 | /(g·cm-3) |
1 | 铁块1 | 79 | 10 | 7.9 |
2 | 铁块2 | 158 | 20 | 7.9 |
3 | 松木1 | 5 | 10 | _______ |
4 | 松木2 | 158 | 316 | 0.5 |
(2)比较2、4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到结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 。
比较1、3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到结论: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 。
(3)比较铁块的1、2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到结论:同一种物质,其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值是 的。
(4)综合分析上面的数据还可得到结论:不同物质,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
的。
(5)物理学上通常用 来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能力,并体现了建立密度概念的过程。通过分析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及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得出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物理学中为了反映物质的这种特性,从而引入了密度这个物理量。
答案:(1)0.5 (2)不同 不同 (3)相等 (4)不相等
(5)密度
7.一块大石碑,体积是30 m3,为了计算它的质量,取一块碑石的岩石样品,测得其质量为140 g,测得体积为50 cm3,则石碑的质量是多少?
【解析】本题考查密度公式的应用。石碑样品的密度为ρ===2.8 g/cm3
=2.8×103kg/m3。因为石碑的密度与石碑样品的密度相同,所以石碑的质量为
m′=ρV′=2.8×103kg/m3×30 m3=8.4×104kg。
答案:8.4×104kg
【易错警示】密度公式的应用,可以用来计算不能直接称量的较大物体的质量,或用来计算不便于直接测量的较大物体的体积。对计算题的格式的要求:
(1)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
(2)列出公式时不同的物理量要用不同的角标区分;
(3)代入数值时要带单位,且单位要统一。
【试题备选】一个装满调和油的瓶子标有“4 kg/5 dm3”字样,由此可知这种油的密度约为 kg/m3,当油用完后,若用此空瓶装水,则最多可装 kg的水。
【解析】调和油的密度:ρ油===0.8×103kg/m3;因为瓶子的容积不变,所以所装水的最大体积V水=V油=5×10-3m3,最多可装水的质量:m水=ρ水V水=1.0×103kg/m3×5×10-3m3=5 kg。
答案:0.8×103 5
【一点通】找找你容易错在哪里
我国名酒五粮液素有“三杯下肚浑身爽,一滴沾唇满口香”的赞誉,曾经获得世博会两届金奖。有一种精品五粮液,它的包装盒上标明容量500mL。(ρ酒=0.9×103kg/m3)。求:(1)它装满酒的质量为多少千克?(2)若用此瓶装满水,则总质量比装满酒时多多少克?
【学生自答】
(1)装满酒的质量为m酒=ρ酒V=0.9×103kg/m3×
= 。
(2)装满水的质量为m水=ρ水V=1.0×103kg/m3×5×10-4m3=0.5 kg;用此瓶装满水,总质量比装满酒时多Δm=m水-m酒= =50g
【教师点评】
(1)计算过程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很好。
(2)同一题目中有两个质量、两个密度,能在物理量下面用汉字标示区分很好。
(3)计算过程中带有公式m=ρV很好。
(4)没有将体积的单位mL换算成国际单位m3,将会导致后面计算时数据错误。
(5)计算过程中,数字后面掉单位,数字后面没有单位无意义。
精品成套资料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