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组《促进民族团结》同步练习和答案
7.1 促进民族团结
一、单项选择题
1.“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新疆发展进步的根本基石,也是13亿多中国人民的共同意志。”习近平总书记的话( )
①启发我们只有坚持各民族团结互助,祖国的新疆才会更美丽
②说明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③体现了我国坚持少数民族优先发展的基本原则
④表明我国已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2.加强民族团结,要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大汉族主义要不得,狭隘民族主义也要不得,它们都是民族团结的大敌。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这是因为( )
①我国各民族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
②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③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最终都会造成民族隔阂和对立
④我国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3.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都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这( )
①说明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体现了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③启发我们要坚持民族平等,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④要求我们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
A. ①②③ B. 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4.2018年1月24日,内蒙古自治区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初步核算,2017年内蒙古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2018年预期增长6.5%左右。内蒙古的明天会更好,这得益于( )
①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民族地区的扶贫支持力度
②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
③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④我国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5.民族平等指一切民族的平等,各民族在一切权利上的平等,各民族在事实上的平等。它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基本原则之一。对此,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 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
B. 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虽承担的义务不同,但享有平等的权利
C.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D. 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6.内蒙古自治区认真贯彻党和国家政策,编译出版各类蒙古文教材及教辅资料1000余种,完成了蒙古文版中小学教学资源开发建设任务,实现了民族教育的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免费。这些举措( )
①有利于维护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②体现了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
③能够消除地区差别,实现民族融合
④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7.2017年7月9日,第六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在新疆喀什召开,全面总结20年来对口援疆工作,推动对口援疆工作更好发展。对口援疆表明了( )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②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③我国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④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优先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8.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下,西藏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年份 | 地区生产总值 |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1965 | 3亿元 | 241元 | 175元 | 565元 |
2017 | 1310.6亿元 | 39254元 | 10330元 | 30671元 |
上述材料表明( )
A. 西藏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 B. 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C. 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 D. 西藏人民通过自力更生取得了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
9.2018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驱车2个多小时,从西昌市来到位于大凉山深处的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解放乡火普村,走进彝族贫困群众家中,看实情、问冷暖、听心声,同当地干部群众共商精准脱贫之策。这说明( )
①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③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④我国各民族间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不平衡问题已经解决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④
10.2018年1月24日,西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7年西藏全区生产总值为1310.6亿元,增长10%,增速连续居全国前三,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4个百分点。对此,下列评论错误的是( )
A. 这完全得益于国家对欠发达民族地区的扶贫支持
B. 这体现了我国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
C. 西藏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D.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进入了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
二、非选择题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出版了《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下面是其中部分精彩论述摘抄:
我多次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中央这么重视民族工作,这么重视脱贫工作,就是要更好维护民族地区团结稳定,更好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更好凝聚各民族智慧和力量,各民族一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头顶同一片天空,脚踏同一方土地,各族干部群众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坚决反对一切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言行。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为更好地加快民族地区发展,请你建言献策。(两点即可)
(3)作为中学生,我们应怎样“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维护民族团结?(两点即可)
12.材料一 我们现在使用的人民币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的背面图案分别是人民大会堂、布达拉宫、桂林山水、长江三峡——夔门、泰山、西湖。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图案,充分展现了我们伟大祖国的悠久历史和壮丽山河,人民币上有汉、藏、维、蒙、壮等文字,这五种文字是我国使用人数最多、范围最广的文字。
(1)材料一体现了我国已形成了怎样的民族关系?
材料二 截至2018年1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2980名全部选举产生。在选出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38名,占代表总数的14.70%,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人大代表。
(2)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人大代表,这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哪一基本原则?它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材料三 中国新闻网2018年2月1日消息:为改变“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贫困面貌,云南省制定并实施了两轮扶持“人口较少民族”5年发展规划,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的整族帮扶。2017年,云南培训少数民族双语教师2977人,到位“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帮扶资金32.5亿元,预计带动11万贫困人口脱贫。
注:“直过民族”特指新中国成立后,未经民主改革,直接由原始社会跨越几种社会形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
(3)云南省扶持“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
1-10.AADAB CCBBA
11.(1)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①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民族地区的扶贫支持力度。②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③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④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并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⑤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等。
(3)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②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③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④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⑤积极宣传国家的民族政策,提高人们的民族团结意识;⑥与各民族同学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⑦积极同破坏民族团结、分裂民族的行为作斗争;等等。
12.(1)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2)民族平等。表现在:①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有多大差异,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②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
(3)①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②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7.1 促进民族团结
一、单项选择题
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安定团结,民族关系和睦,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说明( )
①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已经完全实现现代化
②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③少数民族地区已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④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正在得以体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民族平等指一切民族的平等,各民族在一切权利上的平等,各民族在事实上的平等。它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基本原则之一。对此,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 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
B. 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虽承担的义务不同,但享有平等的权利
C.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D. 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3.2018年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和睦相处、团结温暖的大家庭。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继续加强对民族地区、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支持,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根基更加坚实、纽带更加牢固。为此,我们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
A.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下,西藏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年份 | 地区生产总值 |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1965 | 3亿元 | 241元 | 175元 | 565元 |
2017 | 1310.6亿元 | 39254元 | 10330元 | 30671元 |
上述材料表明( )
A. 西藏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 B. 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C. 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 D. 西藏人民通过自力更生取得了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
5.内蒙古自治区认真贯彻党和国家政策,编译出版各类蒙古文教材及教辅资料1000余种,完成了蒙古文版中小学教学资源开发建设任务,实现了民族教育的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免费。这些举措( )
①有利于维护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②体现了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
③能够消除地区差别,实现民族融合
④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6.2018年1月24日,西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7年西藏全区生产总值为1310.6亿元,增长10%,增速连续居全国前三,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4个百分点。对此,下列评论错误的是( )
A. 这完全得益于国家对欠发达民族地区的扶贫支持
B. 这体现了我国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
C. 西藏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D.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进入了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
7.2017年7月9日,第六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在新疆喀什召开,全面总结20年来对口援疆工作,推动对口援疆工作更好发展。对口援疆表明了( )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②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③我国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④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优先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8.2018年1月24日,内蒙古自治区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初步核算,2017年内蒙古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2018年预期增长6.5%左右。内蒙古的明天会更好,这得益于( )
①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民族地区的扶贫支持力度
②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
③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④我国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9.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都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这( )
①说明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体现了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③启发我们要坚持民族平等,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④要求我们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
A. ①②③ B. 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0.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党和政府希望我们( )
A. 牢记国家安全 B. 坚持国家统一 C. 维护民族团结 D. 捍卫国家主权
11.2018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驱车2个多小时,从西昌市来到位于大凉山深处的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解放乡火普村,走进彝族贫困群众家中,看实情、问冷暖、听心声,同当地干部群众共商精准脱贫之策。这说明( )
①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③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④我国各民族间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不平衡问题已经解决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④
12.加强民族团结,要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大汉族主义要不得,狭隘民族主义也要不得,它们都是民族团结的大敌。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这是因为( )
①我国各民族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
②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③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最终都会造成民族隔阂和对立
④我国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二、简答题
13.材料一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高度关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少数民族地区考察调研,体察少数民族群众冷暖,对民族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少数民族地区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推动创新、应对挑战,改革发展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就。
(1)为什么党和政府要高度关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九二共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和文化往来,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反对分裂国家的活动,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2)谈谈你对“一国两制”的认识。
(3)我们应该怎样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三、分析说明题
14.材料一 2017年9月,山东省第17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启动,主题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围绕主题重点推出九项活动,不断为推动全省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作出新贡献。
(1)我国为什么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
材料二 2017年9月4日,由贵州省民宗委主办的民族地区精准脱贫培训工程秋季攻势启动,将围绕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发展、民族民间工艺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培训,助推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取得成效。
(2)“启动民族地区精准脱贫培训工程秋季攻势”体现了我国怎样的民族关系?
(3)开展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发展、民族民间工艺人才培养有什么重要意义?
15.2018年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团组审议讨论,金句精彩不断,引人深思,句句说到人民心坎儿里!让我们一起感受回味。
金句1:要深入践行守望相助理念,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1)我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什么制度? 56个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和交融中形成怎样的民族关系?
金句2: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是不要民主了,而是要形成更广泛、更有效的民主。完善政党协商制度决不是搞花架子,要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度、言之有物,真诚协商、务实协商,道实情、建良言,参政参到要点上,议政议到关键处,努力在会协商、善议政上取得实效。
(2)请你结合“金句2”,说说材料体现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金句3: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共同追求,确保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
(3)请你从司法和国家的角度谈谈如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参考答案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答案 | C | B | B | B | C | A | C | A | D | C | B | A |
13.(1)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2)“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为“一国两制”。“一个国家”,是指中国是统一的国家,主权和领土不容分割。“两种制度”是指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实现高度自治。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
(3)①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②反对分裂,就要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尤其要坚决反对借民族和宗教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动。③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安全。④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14.(1)①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②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③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种种压力和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④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⑤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
(2)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3)①有利于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
创新和发展工作。②有利于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少数民族文化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15.(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相互依存。
(2)①体现我国的政党制度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协制度
②体现人民政协职能,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
(3) ①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机关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平等对待当事人,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②为了实现司法正义,国家积极推进以司法公正为核心的司法改革,要求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促司法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精品成套资料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