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民族团结》课时训练
7.1促进民族团结
一、选择题
1.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促进各民族和衷共济、共同发展是我们的共同责任。为此,我们必须坚持把____作为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C )
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出“一家”的有( B )
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③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
④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全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高度融合新区特色,继续发扬区域民族团结优良传统。这体现我国新型民族关系是(A)
A. 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B. 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平
C. 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D. 民族平等团结共进和谐
4.米热古丽讲道:“在新疆,每逢少数民族群众过节,汉族群众会,上门道贺;每逢汉族百姓过节,少数民族群众也送来自制的糕点同乐。无论谁家遇到婚丧嫁娶的大事,大家必定要前去帮忙。”米热古丽的话使同学们体会到( D )
①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各民族亲如一家
③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
④各民族之间没有差别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5.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民族团结落实到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是( C )
A.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 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D. 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
6.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D )
A.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
B.相互尊重、和睦相处、荣辱与共
C.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
D.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7.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这体现了我国( D )
A.要坚持共同富裕的原则 B.各民族差异消失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各民族一律平等
8. 内蒙古自治区认真贯彻党和国家政策,编译出版各类蒙古文教材及教辅资料1000余种;完成了蒙古文版中小学教学资源开发建设任务;实现了民族教育的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免费。这些举措( C )
①有利于维护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②体现了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
③能够消除地区差别,实现民族融合
④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障是( A )
A. 维护国家利益 B. 重视个人利益 C. 倡导合法利益 D. 漠视他人利益
10.我国建立和谐社会,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前提是( D )
A. 民族团结 B. 民族自主 C. 民族互助 D. 民族平等
二、非选择题
11.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对口援疆是国家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重要举措。自2011年起,山东重点援助喀什四县。“十二五”期间共投入援助资金50.95亿元,实施项目453个,带动对口四县6.1万人就业。坚持民生优先,八成援疆资金用于安居房、学校、医院等建设,并无偿捐助资金物资3.7亿元,让当地群众切实享受到对口支援带来的实惠。
材料二:2018年3月5日习近平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加强民族团结,根本在于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理论根源越扎越深、实践根基越打越牢。
阅读材料,运用《促进民族团结》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是怎样的?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哪些原则?
(2)结合材料一,说说我国加快新疆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表现有哪些?
(3)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的认识。
(4)青少年为什么要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联系实际,谈一下青少年如何为促进民族团结做贡献。
(1) ①新型民族关系: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②处理民族关系基本原则: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 ①经济方面: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民族地区的扶贫支持力度,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材料中“山东重点援助喀什四县。‘十二五’期间共投入援助资金50.95亿元”正说明这一点。②社会方面: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材料中“带动对口四县6.1万人就业、八成援疆资金用于安居房、学校、医院等建设,并无偿捐助资金物资3.7亿元”体现了这一点。③文化方面: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援疆资金用于学校教育正说明这一点
(3) ①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迁徙、贸易、婚嫁等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特别是近代以来,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饱受欺凌,但中国人民“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打败了侵略者,赢得了民族独立。②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种种压力和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有利于中华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③加强民族团结,根本在于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们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理论根源越扎越深、实践根基越打越牢。
(4) 原因: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做法:①树立国家观念,维护国家最高利益;②热爱伟大祖国,增强民族平等意识和观念;③增强公民意识,自觉遵纪守法;④从身边小事做起,维护民族团结;⑤拥护政府维稳措施,反对民族分裂等。
7.1 促进民族团结
一、选择题
1.第十三届全国人大2980名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09名,占代表总数的13.69%,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各族人民的代表齐聚一堂,共商国是。这表明( D )
①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平等地享有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
③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③
2.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挫败任何 在线答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 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士从中国分裂出去。”这表明( A )
①实现两岸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②实现祖国完全统-,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
③已经根除“台独”分子的生存空间
④实现祖国的完全统已经不存在任何障碍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2018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和睦相处、团结温暖的大家庭。我们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继续加强对民族地区、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支持。组织好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根基更加坚实、纽带更加牢固。据此回答3~4题。
3.继续加强对民族地区、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支持的原因有(A)
①由于自然、历史和社会等方面的原因,各民族间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依然存在
②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③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④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然要求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在中华民族大家庭内,要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根基更加坚实、纽带更加牢固,需要(D)
①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②少数民族地区人民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在当地干群共同努力奋斗下,实现飞跃发展 ③党和国家继续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如西部大开发、东部支援西部、精准扶贫等,保障和改善民族地区的民生
④坚持和完善民族政策,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 自2014年起,广西壮族自治区为庆祝传统民族节日“三月三”节,每年放假两天,并组织开展相关的民间庆祝活动。这( B )
①体现广西贯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②体现广西实行民族高度自治
③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
④说明少数民族的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6. 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人口聚居山区和贫困地区,民生事业落后状况最为突出,严重影响这些人口的生产生活,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下列属于中央改善民族地区民生事例的是( C )
①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 ②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③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④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201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举行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典活动。70年来,该地区各项事业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人均生产总值由1947年的96元增加到2016年的74069元。这表明我国( C )
A.实行民族高度自治制度 B.坚持民族团结的民族政策
C.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D.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8.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这表明( C )
①我国已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②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我们追求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④我国实现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同等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9. 2017年时逢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这70年来内蒙古经济飞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这些富足安康的局面得益于我国坚持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是( B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社会主义制度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0. 甘肃省加大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报纸、期刊的扶持力度,提高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语言节目的自办率。这一做法进一步印证了( B )
①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②党和国家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③普通话是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的通用语 ④党和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对口援疆是国家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重要举措。自2011年起,山东重点援助喀什四县。“十二五”期间共投入援助资金50.95亿元,实施项目453个,带动对口四县6.1万人就业。坚持民生优先,八成援疆资金用于安居房、学校、医院等建设,并无偿捐助资金物资3.7亿元,让当地群众切实享受到对口支援带来的实惠。
材料二:2018年3月5日习近平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加强民族团结,根本在于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理论根源越扎越深、实践根基越打越牢。
阅读材料,运用《促进民族团结》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是怎样的?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哪些原则?
①新型民族关系: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②处理民族关系基本原则: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加快新疆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表现是怎样的?
①经济方面: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民族地区的扶贫支持力度,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材料中“山东重点援助喀什四县。‘十二五’期间共投入援助资金50.95亿元”等说明这一点。②社会方面: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材料中“带动对口四县6.1万人就业、八成援疆资金用于安居房、学校、医院等建设,并无偿捐助资金物资3.7亿元”等体现了这一点。③文化方面:援疆资金用于学校教育等说明这一点。
(3)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的认识。
①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迁徙、贸易、婚嫁等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特别是近代以来,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饱受欺凌,但中国人民“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打败了侵略者,赢得了民族独立。
②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种种压力和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有利于中华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③加强民族团结,根本在于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们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理论根源越扎越深、实践根基越打越牢。
(4)青少年为什么要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联系实际,谈一下青少年如何为促进民族团结作贡献。
原因: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做法:①树立国家观念,维护国家最高利益;②热爱伟大祖国,增强民族平等意识和观念;③增强公民意识,自觉遵纪守法;④从身边小事做起,维护民族团结;⑤拥护政府维稳措施,反对民族分裂等。
12.[金句暖心]
2018年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团组审议讨论,金句精彩不断,引人深思,句句说到人民心坎儿里!让我们一起感受回味。
金句1:要深入践行守望相助理念,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1)我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什么制度? 56个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和交融中形成怎样的民族关系?
金句2: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是不要民主了,而是要形成更广泛、更有效的民主。完善政党协商制度决不是搞花架子,要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度、言之有物,真诚协商、务实协商,道实情、建良言,参政参到要点上,议政议到关键处,努力在会协商、善议政上取得实效。
(2)请你结合“金句2”,说说材料体现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金句3: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共同追求,确保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
(3)请你从司法和国家的角度谈谈如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相互依存。
(2)①体现我国的政党制度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协制度
②体现人民政协职能,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
(3) ①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机关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平等对待当事人,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②为了实现司法正义,国家积极推进以司法公正为核心的司法改革,嬰求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促司法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精品成套资料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