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活出生命的精彩》课堂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活出生命的精彩》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武汉长江救援志愿队被中宣部和中国志愿者服务联合会授予“时代楷模”的荣誉称号,因为他们五年来怀“人溺己溺”之心、行“拿命拼搏”之事,在长江中救起了无数溺水者。他们的行为体现了( )
①他们具有拒绝冷漠,珍惜生命,善待生命的情感②人与人的相互关爱,让人们感受到了温暖③他们不怕牺牲,为荣誉而战的气概④他们用真诚、热情、给予去感动他人,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我们对拒绝冷漠、珍爱他人生命的理解。回答本题,关键是读懂材料,从“他们五年来怀‘人溺己溺’之心、行‘拿命拼搏’之事,在长江中救起了无数溺水者”中可以看出他们的行为是拒绝冷漠、珍爱他人生命的无私奉献的行为,让人们感受到了温暖,感动了无数人,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由此判断①②④符合题意;他们这样做不是为了荣誉,③是对材料的曲解,应选B.
2. 感动中国人物──磨刀老人吴锦泉每月仅花300元,却向灾区、孤残儿童、贫困家庭捐款达4万多元,吴锦泉说:“现在政府定期接我到医院检查,视力、听力都很好,身体没有问题。现在我要说,我磨刀肯定不止90岁,我要活到老,磨到老,捐款做好事到老。做点好事,这辈子的最后几步路也走得舒坦。”这段话体现了( )
①他有崇高的精神追求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②他积极承担起了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责任③ 一个人活着就是要好好对待自己 ④他敞开胸怀,与他人、与社会建立联系,生命得到滋养,逐渐充盈起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我们对滋养生命、充盈生命,活出生命精彩的认识。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磨刀老人吴锦泉的事迹表明他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承担了关爱社会的责任,①②正确。他的行为体现他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不断充盈自己的生命,④正确。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应该珍爱自己,更要关心他人,③错误。应选D.
3.下列同学们各种各样的爱好中,有利于生命得到充盈的是( )
A.小宁喜欢玩游戏,在上课的时候也经常拿手机玩游戏
B.小明特别爱好书法,多次在书法比赛中获奖
C.小丽爱好集邮,看到邻居的信箱中有一封信上的邮票很漂亮,就撕下来拿走了
D.小芳喜欢打扮,总是穿一些奇装异服到学校上课
解析:本题考查辨别使生命充盈的行为。A选项小宁的行为是不珍惜受教育的权利,不懂得学习的重要性,C选项中小丽的行为属于未经允许占有他人财产的行为,D选项小芳的行为是一种只注重外在美的行为。他们的行为都会在时光的流逝中使生命日益空虚。故选B
4.一辆载有4人的轿车途经宿迁市沭阳县一座小桥时,意外坠入河里。关键时刻,一位年轻小伙跳入河中,砸车将4人救起,之后连姓名都没留就离开了。事后,车主几经辗转终于找到救人小伙,原来是扬州体育学院学生仲磊。下列对仲磊的行为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在救人的过程中实现了生命的价值
B.做到了关切他人的生命,用心对待他人
C.这种见义勇为的行为是不可取的,不能效仿
D.做到了尊重他人、善待他人的生命
解析:本题考查主要关切他人生命、实现生命价值相关知识点。仲磊救人不留名的行为是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表现,也是关切他人生命、善待他人生命和见义勇为的体现,所以ABD是正确的,C选项认为此行为不可取是错误的,故选C项。
5.2016年5月31日,一则“最心酸的儿童节礼物”在微信朋友圈疯传,感动了很多人,妈妈偷鸡腿给生病女儿过六一儿童节,3小时获捐30万。下列不属于这件事传递的正能量的是 ( )
A.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B.生命拒绝冷漠,生命需要关切
C.为了满足孩子的需要,父母可以不惜触犯法律
D.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互帮互助的社会,也是一个相互关爱的社会
解析:选C。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冷漠与关切。做题时注意设问中的信息不属于正能量,由此可知,“偷鸡腿”体现了母爱的伟大,为了孩子可以付出一切;网友的转发、点赞和捐款体现了生命的相互关爱,我们社会的温暖、和谐,这些都是正能量;偷窃行为即使有不得已的理由,也是违法行为,所以C不属于正能量。
6.传递生命的温暖,你愿意 ( )
①多干些家务活儿,让家人多一点休息时间
②每年种一棵树,为家乡留下一片绿荫
③参加无偿献血活动,让自己的血液在陌生人的血管里流淌
④见到暴恐分子持刀砍杀无辜群众,不顾一切上前阻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B。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传递生命的温暖,主要考查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多做家务、义务植树、无偿献血都是传递生命温暖的行为,但我们在见义勇为的同时要智为,保护自身安全,不能逞一时之勇,④是错误的。
二、非选择题
1.2016年4月3日的晚上,弯弯在北京和颐酒店入住,然而在4楼的一个电梯间旁,一陌生男子对她进行强行拉扯。视频监控显示,当事人弯弯与男子整个撕扯过程持续了三分多钟,在这三分多钟时间内,现场目击者不止一个人。面对眼前的暴力,好几个人束手旁观,最后一名女房客出手相助,犯罪分子逃离。
(1)你怎样认识多人见危不救这一现象?
(2)如果你遇到这件事,会怎么做?为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冷漠与关切的认识和理解。第(1)问,见危不救显示了社会上的冷漠现象;第(2)问,我们应该用关切去化解这种冷漠。
答案:(1)人与人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所有的冷漠也许都有理由,然而,没有人愿意遭遇到冷漠。生命拒绝冷漠。
(2)我会离事发地稍远一些拨打“110”报警,或到附近的房间求援等。①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关切他人的生命,设身处地地思考并善待他人。我们用心对待自己和他人,不仅能将自己的生命照亮,而且可以温暖他人、照亮他人,甚至温暖世界、照亮世界。②让我们用真诚、热情、给予去感动、改变他人,消融冷漠,共同营造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
2.徐立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师。28年来,他冒着巨大的危险雕刻火药,被人们誉为“大国工匠”。0.5毫米是固体发动机药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而经他手雕刻出的火药药面误差不超过0.2毫米,堪称完美。为了杜绝安全隐患,徐立平还自己设计发明了20多种整形刀具,有两种获得国家专利,一种被命名为“立平刀”。2016年2月被评为“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
王宽,河南郑州人,台上兢兢业业唱好戏,台下尽心尽力做善事。1998年退休后,王宽夫妇陆续收养了6名孤儿。为了供孩子吃饭穿衣、读书学艺,王宽放下一级演员的身段,去茶楼卖唱,一唱就是16年,为了让别人多点戏,还自学了川剧变脸。如今,几个孩子都已长大成人,自食其力,而老两口却还在坚持资助老家的孩子,用行动传达爱的意义。2016年2月被评为“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
不同的经历、同样的精彩。徐立平与王宽精彩人生的共同之处给你哪些感悟?
解析:本题以徐立平与王宽的先进事迹为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命等知识的认识。从徐立平与王宽的感人事迹中,我们感受到他们的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应该得到这些荣誉称号。
答案:(1)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我们要不断学习、创造,扩展生活的阅历,让生命充盈起来。
(2)生命拒绝冷漠。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关切他人的生命,善待他人,共同营造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
(3)生命虽然平凡,却也时时创造伟大。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4)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只要付出努力,就有可能成功。我们要树立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的精神。
活出生命的精彩
1.2017年5月26日上午,杭州交通经济广播电台启动了第十三届“爱心助考”活动,几百位爱心助考车驾驶员在启动仪式现场庄严宣誓。活动举办13年来,已累计有万余名爱心司机参与活动,3 000多位考生在爱心司机的帮助下顺利赴考。爱心司机的行为( )
①让自己的生命一点点充盈起来,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②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书写生命的价值 ③用爱心温暖他人、照亮他人 ④有利于营造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据《达州日报》报道,大竹县农民张先桥自筹资金6万元,带动群众把近百人居住的农家大院建成了绿树成荫的新农村。他还在自己承包的10多亩鱼塘边修建环行路,栽种落叶松和行道树。以下理解错误的是( )
A.创造生命价值,应从日常点滴做起
B.生活小事看似微小,却闪耀着奉献的光辉
C.实现人生意义,必须放弃个人利益
D.生命的意义是通过实际行动来实现的
3.2017年2月8日晚,央视201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举行。支月英当选201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1980年,江西省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时年只有19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千米、离乡镇45千米、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30多年来支月英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支月英老师的选择说明 ( )
A.实现人生价值必须牺牲个人利益
B.不同的人对人生价值的理解不同
C.只有捐钱才能赢得社会称赞
D.人生价值要对社会、对他人有所贡献
4.在现实生活中,下列属于对社会的冷漠情绪和“看客”心态的是( )
A.见老年人在路上跌倒,不闻不问
B.在大街上过马路闯红灯、不走斑马线
C.在公共场所旁若无人地吸烟、讲话
D.在公园里随意践踏草坪
5.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下列行为体现对他人关心的是( )
①社会各界向灾区捐款捐物 ②志愿者在地震灾区提供志愿服务 ③解放军战士在废墟中抢救伤员 ④商品经营者趁机抬高物价,从中牟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6.在山东省临沂市,广泛传颂着共产党员出租车司机李学国舍生忘死,跃入滔滔河水,为救落水群众而牺牲的见义勇为事迹。对李学国的事迹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活着就是为了争名夺利
B.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奉献
C.为社会作出贡献的生命,价值就会得到延伸
D.我们要珍爱生命,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出风采
7.随着年龄的增长,同学们都在思考什么样的生命最有价值、最有意义。下面的观点中你同意的是 ( )
①“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 ②“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只有尽情地享乐才不枉此生” ③“生命的价值体现在对社会和对他人的奉献中”
④“只有获得地位和金钱,积累财富和名声,才能延伸生命的价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学会比从前快乐,即使难过,也要笑着面对。”五莲县白血病女孩郭红梅在自己的微博上写下了这句话。而她的微博签名是:“活着就有希望。”郭红梅的“坚定”震撼着我们每个人。这启示我们( )
A.要尊重和善待他人的生命
B.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
C.无论遇到多大的挫折,都不要放弃生的希望
D.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9.雷锋,离开我们已有50多年了,但雷锋精神永存。雷锋出生在旧社会一个穷苦农民家庭,7岁沦为孤儿,然而他没有在逆境中沉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先后加入少先队、共青团,并成为一名军人和共产党员。他性格开朗,平时很活跃,教唱歌、办墙报、说快板样样都行。他省吃俭用捐助贫困孤儿和受灾群众。他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1)根据材料回答,雷锋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结合雷锋精神和自身实际,请你谈谈怎样才能使自己生活得更有意义。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个年轻人抱怨自己一无所有。一位老者走过来对年轻人说:“你为何这样抱怨?”年轻人向老者叙述着自己的不幸:“没有钱,没有工作,贫穷得连饭都吃不上。”老者笑了,对年轻人说:“其实你已经是个大富翁了。”年轻人惊异地望着老者。老者说:“我用1000英镑买你的双手,你卖吗?”“不卖!”“我用1500英镑买你的双眼,你卖吗?”“不卖。”“我用4000英镑买你的双腿,你卖吗?”“不卖!”“我用10000英镑买你年轻的生命,你卖吗?”“不卖!”老者哈哈大笑:“年轻人,你现在至少有16500英镑,你却一直在说自己贫穷!”
(1)谈谈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
(2)请你从延伸生命价值的角度给故事加一个结尾。
★11.探究与实践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臧克家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1949年11月1日于北京
(1)为什么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2)请你举出两个虽死犹生的历史人物。
(3)怎样才能使自己的生命价值得以提升?
1.B
2.C 本题主要考查生命的价值靠行动实现这一知识点。A、B、D三项是正确的;C项错误,与事实不符。本题是逆向选择题,故选C项。
3.D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生命的长短,不在于自身有多少财富、从事什么工作,而在于对他人和社会有所贡献,故应选D项。A、C两项说法错误,B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
4.A 5.A
6.A 为了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他舍生忘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了人生价值。
7.A 本题考查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理解能力。人生短暂,我们要实现生命的意义,而不是贪图享乐。人的生命的价值不仅仅看财富和地位,更重要的是为社会作出贡献,因此②④错误。
8.C 生命属于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珍爱生命的人,无论遇到多大挫折,都不会轻易放弃生的希望。背景材料中的郭红梅在生命遇到疾病威胁时仍坚强面对,是珍爱生命、不放弃生的希望的表现,C项是正确答案。A、B、D三项的说法本身都是正确的,但都与题干无关,应排除。
9.答案(1)面对挫折保持不屈不挠的高昂斗志;有崇高的人生目标和理想;有乐观的生活态度和高雅的生活情趣;助人为乐、无私奉献、敬业爱岗等。
(2)有意义的生活都有明确的进取目标;有意义的生活在于对他人、社会有所贡献;有意义的生活需要敢于创造。
10.答案(1)鲜活的生命本身就是一笔财富,生命是世界上最珍贵的财富。我们要珍爱生命,无论我们遇到怎样的挫折,都不要放弃生的希望。我们要悦纳自己的生命,让生命绽放光彩。
(2)年轻人若有所思,忽然顿悟了。他发现能活着是多么美好,自己的生命多么值得珍惜。他应该努力去做一些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有意义的事情,不断延伸生命的价值。
11.答案(1)因为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许许多多的人虽然生命已经结束,可他们为社会所作的贡献却让后人受益无穷,就这样,他们的生命价值得以延伸。更有很多为社会作出突出贡献的人们,一直受到后人的崇敬与怀念,他们虽死犹生,其生命价值获得更长的延伸、更充分的体现。
(2)如屈原、蔡伦、黄道婆、戚继光、邓世昌等。
(3)提示:要提升生命的价值,就需要我们脚踏实地,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努力学习,掌握本领,长大后回报社会,造福人类。让有限的生命拥有无限的内涵。
精品成套资料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