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同步习题课时训练2篇(含答案解析)
8.1 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表现
B. 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相辅相成
C. 国家利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领域
D. 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下列名言与上述名言主题一致的是( )
A. 道不可坐论,德不可空谈 B.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 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D.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3.电影《战狼2》上映后被网友刷爆荧屏。电影的最后,出现了这样一行字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当你在海外遭遇危险,不要放弃!请记住,在你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看到这,你最想说的是( )
A. 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B. 我自豪,中国最强大
C.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4.小明在午间新闻听到两则消息:中国高速铁路总体技术水平位居世界前列;去年年底我国还有 4335 万贫困人口,到今年年底这一数字将再减少 1000 万以上,这也意味着,我国连续五年年均减贫超过 1000 万人,平均每天都有近 3 万人摆脱贫困。小明很是感慨,在日记里写到四个观点。你支持的观点是
( )
①我们国家的科技整体水平已居世界前列,我为祖国感到自豪
②国家正在着力解决部分群众生活面临的困难,取得了积极成效
③我们要关心国家发展,对未来充满信心
④我现在还小,不能为祖国做什么,等我长大了一定报效祖国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5.习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入共同为之努力,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个人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②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③社会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努力 ④我们应把国家责任放在第一位,不必考虑个人得失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6.国字原作“或”,字形象以“戈”守卫“口”。后来在字的周围加方框表示疆域,构成“國”字。下列对“国”理解正确的是( )
①国必须有国土、人口,祖国是我们成长的摇篮
②国必须有主权,用武器保卫人口、保卫土地,否则国将不国
③没有国土、人口和主权,国家就不能生存
④没有和平的周边环境、充分的能源供应和平等的贸易关系,国家就难以发展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7.针对南海闹剧,我国外交部郑重声明,菲律宾共和国阿基诺三世政府单方面提起仲裁违背国际法,仲裁庭没有管辖权,该裁决是无效的,没有约束力,中国不接受、不承认。 这( )
A. 显示我国捍卫国家利益和维护国家安全的意志坚定不移
B. 表明我国坚持始终不渝地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C. 树立起了我国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负责任大国形象
D. 有利于提高我国的海洋开发保护能力及建设海洋强国
8.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下列关于国家利益说法错误的是
( )
A. 国家利益关系到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B. 国家利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
C. 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二者可以完全等同
D. 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
9.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最鲜明的特点是( )
①将国家和人民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
②把国家利益、小团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③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④将世界梦、中国梦、个人梦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0.“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雷锋的这句话说明( )
①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互依赖、相互包含 ②公共利益的实现是个人利益实现的有力保障
③作为个人利益有机整合的公共利益不是抽象的,它具体地体现在每个人的实际利益之中
④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存在矛盾和冲突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11.材料一:中国护照不一定能够把你带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但是中国的护照能把你从任何一个地方接回来!2011年,利比亚局势动荡,中国采用了海陆空联动的撤离方式,将35860名中国公民安全地送回祖国大地;2015年,也门局势紧张,中国安全撤出的571名公民;2015年,尼泊尔地震,中国率先调动国航,南航,东航的客机进入加德满都机场,成为此次灾难中第一个完成撤侨的国家,共安全接回5685名在尼滞留中国公民......
材料二:2017年,11月25日阿贡火山爆发。中国政府协调航空公司,在短短5天内往返巴厘岛,把滞留岛内1.7万中国公民悉数安全接回。我们在为“有一种速度,叫中国救援”而激动自豪时,有网友发现,中国外交部从9月一直到11月都在不间断发布“勿往巴厘岛旅游”的紧急警示,但在此期间,不少游客仍选择了不听提醒,继续前往。诸多网民愤怒指责:“别把祖国当你家保姆!”
(1)中国撤侨彰显大国实力,如果你也是安全撤回祖国的一员,你最想表达什么?
(2)国家好,大家才会好。请简要分析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3)捍卫国家利益是每个人的义务,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参考答案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A | B | D | C | C | A | A | C | C | A |
11.
(1)祖国万岁! 不悔生为华夏人!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祖国是我们最强大的后盾!等等
(2)①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②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③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④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3)心怀爱国之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着眼长远、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个人素养;自觉捍卫国家的荣誉和利益,同一切破坏祖国主权、安全、尊严的行为作斗争。
2019年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八上 8.1 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 课时训练
一、 单项选择题
1. 关于国家利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
②关系到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③国家利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
④时刻以国家利益为重,自觉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 下列是国家利益的有( )
①安全利益 ②政治利益
③经济利益 ④文化利益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3. 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我们希望和平,但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决不放弃维护国家正当权益、决不牺牲国家核心利益。国家核心利益包括( )
①维护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 ②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③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④文化利益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4. 自从中日之间关于钓鱼岛主权之争以来,国内各种反日的声音不绝于耳,海外侨胞也是以国家利益为重,多次在日本驻美国等地的领事馆门前举行游行示威。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捍卫国家主权。有人为他们设计一则标语,你认为下列最合适的是( )
A.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B.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C. 艰苦奋斗,弘扬美德 D. 命运与共,祖国为重
5. 建国初期,钱学森等一大批卓越的科学家放弃国外优越的物质生活和工作条件,克服重重阻力,毅然回国。这说明他们( )
①具有关心祖国、热爱祖国的崇高情感
②拥有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感,自觉服从国家利益
③对外来文化积极抵御
④在国外没有生存发展空问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6. 当民族、国家利益遭到侵犯,身受危亡时,一切有良知的中国人同仇敌忾,奋起抗争;当民族、国家幸逢盛世,喜讯连连时,我们则会精神愉悦,共贺同庆。这生动形象地说明了( )
A. 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B. 外来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生活
C. 对伟大的祖国我们都怀有最深厚、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
D. 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影响
7.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世界的国/在天地的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国家》这首歌启示我们( )
①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②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
③为国勇担重任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④先有国后有家,必须放弃任何个人利益为国家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8. 漫画《拆》中人物的行为( )
A. 以损害公共利益来满足个人利益,是不可取的
B. 是正确的做法,因为国家、集体利益与人民利益相辅相成
C. 启示我们要积极关心和维护个人利益
D. 说明维护公共利益至上,不应考虑个人利益
9.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会谈时表示,中国有完备工业体系和巨大市场,德国有先进技术,应推进“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战略对接,共同推动新工业革命和业态,达成双赢。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竞争的结果只能是优胜劣汰 B. 中德两国主要是排他性竞争
C. 加强合作符合两国国家利益 D. 合作是实现制造强国的关键
10. 范伸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邓小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三句名言体现了( )
A. 国家利益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B. 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C. 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的思想
D. 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相辅相成
11. 在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利益关系上,大多数学生认为在关键时刻要服从国家利益。“祖国的强大是个人学习、生活、工作的最大保障,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当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决不犹像。”这是不少大学生最想说的一句话。这说明( )
①国运兴衰,牵动着中华儿女的情感
②我们的命运与祖国息息相连
③让祖国繁荣兴旺,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情感和志向
④个人前途直接影响祖国命运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7年6月至8月间,针对印度在中印边境锡金段洞朗地区毫无理由地疯狂挑衅,中国国防部官员多次义正辞严地声明,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放弃我们的正当利益,决不牲国家核心利益,必要时,我们将以武力捍卫领土主权。慑于我国的坚定决心和意志,印度军人终于灰溜溜地撤回到自己的境内。
(1)国家核心利益是什么?
(2)为什么“决不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牺牲国家核心利益,必要时,我们将以武力捍卫领土主权”?
(3)在维护领土主权中,我们应该怎样做一个坚定的爱国者?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カ量。”这是对感动中国人物黄旭华的奖词。黄旭华作为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30多年中,8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黄旭华搞核潜艇,父亲临终时也不知道他是干什么的,母亲从63岁盼到93岁才见到儿子一面。他倾尽毕生为我国核潜艇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誓言无声,什么叫鞠躬尽瘁,什么叫国家的利
益高于一切。
(1)在黄旭华身上体现了怎样的精神?
(2)“誓言无声”“鞠躬尽瘁”“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3)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如何才能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
参考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答案 | D | D | C | D | A | C | D | A | C | C | A |
二、 非选择题
1.(1)国家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2)①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国家独立自主、繁荣富强,国际地位提高,人民的生活就充满希望,内心就感到自豪和骄做。反之,如果国家利益得不到保障,人民利益就会受到损害,人民就会遭受奴役、欺凌和屈辱。②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维护国家利益最终受益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将国家和人民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3)①我们从小就要立下爱国之志,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②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以振兴中华为己任。③同一切分裂祖国和损害国家与民族利益的言行作斗争。④努力学习,在全面发展的同时,发扬个人特长,争做有用之才。
2. (1)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精神。
(2)①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国家独立自主、繁荣富强,国际地位提高,人民的生活就充满希望,内心就感到自和骄做。②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维护国家利益最终受益的是广大人民群众。
(3)①自觉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要具有强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②应该体现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③敢于积极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④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是维护集
体荣誉和利益的最高表现。
精品成套资料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