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一语文人教版《短新闻两篇》试卷及答案

    2022-03-14 00:21:06 566次浏览 作者:语文资源组
    99%的老师看了都会下载的成套备课资料: 2025年人教版 (新课标)语文必修一同步练习题(全套)
    前往下载

    image

    短新闻两篇

    1..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序幕  漂扬  细腻  终生难忘
    B.掩印  噩梦  易帜  绿树成阴
    C.心智  健全  巨辖  表情木然
    D.致敬  装修  紫荆  金发碧眼

    答案:D

    解析:A项,漂扬一飘扬。B项,掩印一掩映。C项,巨辐-巨幅。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我们的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对美好的、高尚的力量,要么视而不见,要么出言讥讽,要么肆意打压,而对负面的信息则摇旗鼓噪,如蚁附膻。

    ②解决问题一般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将问题变小,小意味着成本低,好办事;另一种是把问题变大,大而化之,放大了才能解决。

    ③这些年来,随着人们接触的新事物越来越多,观念越来越开放,再加上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人的自驾游活动搞得风生水起。

    ④几年前,学界几乎没有人不对他的学说大加挞伐,可现在当他被尊奉为大师之后,移樽就教的人简直要踏破他家的门槛。

    ⑤往往越单纯专一的人,就越容易在某些方面取得成功;而那些想法很多、在许多方面都想显露一手的人,则往往终其一生而无所事事。

    ⑥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

                    

    A.②⑤⑥ B.②③④

    C.①⑤⑥ D.①③④

    解析①如蚁附膻:像蚂蚁附着在有膻味的东西上,形容许多人纷纷追求某种恶劣的事物或依附有钱有势的人。使用正确。②大而化之:形容做事情疏忽大意,马马虎虎。此处将其误用为“通过放大问题去解决问题”,望文生义。③风生水起:形容事情做得有生气,蓬勃兴旺。④移樽就教:指主动前去向人请教。符合语境。⑤无所事事:没有什么事情可做,指闲着什么事也不干。不合语境,应改为“无所作为”或 “一无所成”。⑥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放在句中褒贬不当。

    答案A

    3.下列词语中存在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祷告  纳粹  颠倒  难以想象
    B.废墟  掩映  绞刑  惊惧万分
    C.阴庇  嬉笑  肯求  心智健全
    D.隐秘  窒息  凝重  表情木然

    答案:C

    解析:“肯求”应为“恳求”。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和龙头企业,更有责任做出表率,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杜绝违规排放不达标废弃物的现象。

    B.河南省图书馆新馆实行无门槛服务,只要有阅读需求,不需要出示任何证件为证明,读者就可以享受到“资料随手可得,咨询无处不在”的人性化服务。

    C.今年参加活动的56位“北戴河新贵宾”有着鲜明的特点,他们是国家“万人计划”专家为主体的国内各领域优秀人才代表。

    D.我们强烈希望日方恪守双方有关原则共识精神,冷静看待目前事态,不要采取任何可能导致局势紧张和复杂化的行动。

    解析A项,不合逻辑,“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和龙头企业”不能并列;B项,成分赘余,可去掉“为证明”;C项,成分残缺,应该是“以国家‘万人计划’专家为主体”。

    答案D

    5.下面文段空白处依次应填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______《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______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______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______香港防务。

    A.随着  执行  移交  管理
    B.伴着  行使  移交  接管
    C.随着  行使  转交  接管
    D.伴着  执行  转交  管理

    答案:B

    解析:根据最后一空,可以推断填“接管”,第二空可以断定填“行使”,第一个空格至关重要,五星红旗不可能“随着”音乐,因为“随着”有“跟着”的意思,应该是“伴着”。

    6.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对于奥斯维辛,                 ?遗忘固然悲哀,而漠视更为可怕。1979年,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此举足以让我们明白,这段历史不该被遗忘。 

    A.遗忘这个地方的存在将是一种怎样的可怕呢

    B.我们到底应该抱着怎样的态度去面对呢

    C.为什么有人选择了漠视,有人选择了遗忘

    D.这段悲惨的历史让我们是铭记还是遗忘

    解析只有B项能与后面“这段历史不该被遗忘”照应。

    答案B

    7.下面各句中的标点符号,删正确的一项是( )

    A.7时45分,广场上灯光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
    B.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 "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C.布热金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
    D.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答案:C

    解析:A项,第一个句号应改为逗号。B项,应把引号改为书名号。D项,句末感叹号应改为问号。

    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非常注重整体关联。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在一起的。任何一个部分,①                 ,更不能用它来说明整体的问题。只有把部分放到整体里面去,才能正确认识它。部分在整体里面的任何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到整体,同样地,②                 。同时,中国的思维方式也不是简单的非此即彼,而是强调此离不开彼,彼离不开此,强调此中有彼,彼中有此,强调此会转变为彼,彼会转变为此,总之,③                 。 

    解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准确、连贯。从第①处前后的语句看,应表明“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联关系;第②处要注意横线前“同样地”的提示,从和前文的关系入手。第③处要注意对“彼”与“此”关联关系的总结。

    参考答案①都不能孤立到整体之外去 ②整体的变化也会影响部分的变化 ③彼此是一个整体

    9.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

     (中国网2016年4月17日讯)一座穿越我国西南边陲高山峻岭的巍峨大桥云南腾冲龙江特大桥,从2011年8月开工建设以来,经过近5年的日夜建设,由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建造的亚洲山区最大跨径钢箱梁悬索桥终于在2016年4月顺利提前合拢, 并顺利通过了成桥荷载试验,于5月正式通车。这是云南省综合交通三年攻坚最后一个项目通车,成为云南交通建设的一件大事。

     大桥缆索主缆长度1950米,两侧总计65.9万米的338根索股,宛如两条昂首云天、腾云驾雾的巨龙,飞越陡崖峭壁,穿行在白云飘飘的云雾中。远远望去,大桥雄姿就像是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

     龙江特大桥也是云南保腾高速公路上的重要控制性工程,峡谷跨径世界第一,海拔高度亚洲第一。桥型为主跨1196米双塔单跨钢箱梁悬索桥,是我国山区地貌中的第一座跨径超过千米的钢箱加劲梁悬索桥。桥面宽33.5米,总长2.470千米,桥面距谷底高度280米,保山岸索塔高169.7米,腾冲岸索塔高129.7米,工程技术含量高,景观功能强,是保腾高速创造“历史文化之旅、自然景观之旅、国际通道之旅”的标志性建筑。

    答案:亚洲第一大桥——云南龙江特大桥正式通车。(明确全文叙述的中心话题是云南腾冲龙江特大桥经过多年建设,终于通车。我们可概括为:亚洲第一大桥——云南龙江特大桥正式通车。)

    10.根据下面一则新闻报道的内容,请你以自己所在的社区或乡村的名义,拟一份请柬给参加的对象。

    福州将举办“拗九节”

    今年农历正月廿九,福州市民将迎来“拗九节”,这是福州人独有的节日。

    正月廿九是福州的传统民俗节日——“拗九节”,又称“孝顺节”,家家户户都要煮拗九粥祭祖,出嫁的女儿还要送拗九粥回娘家孝敬父母。

    本次活动主要包括:为老劳模、孤寡老人送拗九粥;资助生活困难的孤寡老人;向市民推出拗九粥、拗九宴;老年人闽剧专场演出等。

    要求:①用语得体,格式正确。②40字左右。③文内不准出现真实地名和姓名,应用××代替。

    解析请柬须简洁、明确,并注意格式。明确告知活动时间、地点和活动内容,同时称呼、落款和日期均不能遗漏。

    答案

    请  柬

    ×××同志:

    兹定于农历正月廿九上午八时,在本社区广场举行“拗九节”活动,届时恭请您参加。

    ××社区

    ×年×月×日

     

    填空。
    1.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广义的新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特写等样式。
    2.从结构上讲,一篇新闻作品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部分,有时还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1.消息; 通讯; 2.标题; 导语; 主体; 背景; 结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别了,“不列颠尼亚”(节选)

    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

    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4时40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5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举行。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此时,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第一段是新闻的导语部分,交代了这篇新闻的主要内容——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B.英国占据香港150多年,先后有25任港督,彭定康是英国在香港的最后一任港督。

    C.英国告别香港的仪式是从30日下午4时30分在港岛港督府的降旗仪式拉开序幕的。

    D.6时15分在添马舰上举行的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恰在“日落”时分,耐人寻味。

    解析D项,理解错误,告别仪式是在“添马舰东面举行”,而不是在“添马舰上”。

    答案D

    2.下列对文章内容与表达技巧的鉴赏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第一段是新闻背景,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B.彭定康“面色凝重”地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是典型的细节描写。

    C.节选部分,多次写雨,“蒙蒙细雨”“雨越下越大”“在雨中宣读”,雨情烘托这一庄严神圣的时刻。

    D.第四段属于新闻背景,作者在此插入港督府建造的时间和有关情况介绍的内容,使新闻的内容更详明、准确。

    E.节选部分,主要从英国的角度,按时间顺序,写了香港回归仪式开始前的片段,新闻现场感很强。

    解析A项,文章第一段是导语部分,主要概括新闻要点。D项,应为“显示了新闻的‘历史纵深’感”。

    答案AD

    3.“别了,‘不列颠尼亚’”这个标题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作者采用这样的句式作为文章的标题,具有什么作用?

    解析从句式看,“别了”是谓语,“不列颠尼亚”是主语,这是一个倒装句式,倒装的作用为了强调。据此分析即可。

     

    参考答案标题是倒装句式,将“别了”提前。这样用能引人注意,有突出和强调作用,词语“别了”表明英国在香港管治的结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永恒的瞬间——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纪实
     数千人的会场一片肃静,千万双眼睛神情专注,亿万颗激动的心倾听着时间的脚步走向那庄严的一刻,走向那永恒的瞬间……
     1999年12月20日零点。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庄严奏响,鲜艳的五星红旗由翠绿的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相伴,在6000平方米的澳门文化中心花园馆内徐徐升起。
     雄壮的乐曲、鲜艳的旗帜,这永载史册的一幕昭告天下:中葡两国政府完成了澳门政权的交接。澳门,这个失散已久的游子重新回到祖国母亲温暖的怀抱,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这是一个不眠之夜,这是一个难忘之夜。40多万澳门同胞通过电视现场直播,在注视着澳门迈向新纪元的步伐, 在谛听着祖国母亲的叮咛。普天之下,所有的华夏儿女都在为澳门的今天欣喜,为澳门的明天祝福。
     雄壮的国歌在奏响,鲜艳的旗帜在升起。
     绿色地毯铺就的交接仪式现场,弧形排列的坐席与主席台对应,构成一朵盛开的莲花图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身着深色西服,站立在主席台中央的主礼台上,注视着冉冉升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
     44岁的何厚铧也是一身深色西服,站在主礼台上。这位澳门历史上第一次由澳门人自己选举产生的行政长官, 从此肩负起落实“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针的历史重任。从他坚毅的目光里,人们看到了自信,也看到了澳门的美好未来。
     在主礼台的另一侧,桑帕约总统等葡萄牙主要代表也同样在向两面鲜艳的旗帜行注目礼。昔日的澳门是在中国积贫积弱、备受欺凌的情况下,被葡萄牙逐步占领的。葡萄牙曾委任过127任澳门总督。这一切,此刻都成为历史。
     雄壮的国歌在奏响,鲜艳的旗帜在升起。
     听着那熟悉的旋律,看着那亲切的旗帜,85岁的澳门濠江中学校长杜岚双眼噙满了泪花。当新中国即将成立的消息传到澳门,面对“谁敢亲共,‘万人坑’就是归宿”的恫吓,杜岚毅然买回红布做成国旗,在新中国诞生的当天将它升起在校园里。今天,已届耄耋的她终于见证了澳门历史掀开新的一页。激动与感慨,欣慰与自豪,全部写在她饱经沧桑的脸上。
     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站在主席台上,神情庄重。两年多前,在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会场的主席台上,他见证了香港的回归。历史与现实,过去与未来,在时间的交接点上, 霍英东的话语里流露出的是激动、兴奋:“在亲身参与香港回归祖国的全过程后,又出席澳门政权交接仪式,我感到十分荣幸。看到五星红旗在澳门冉冉升起,我为祖国的日益强大而自豪。”
     雄壮的国歌在奏响,鲜艳的旗帜在升起。
     此时此刻,在澳门、在香港、在台湾、在祖国内地、在世界各个角落,亿万民众在见证这世纪之交的盛典,亿万颗华夏儿女的心和着铿锵的旋律在为这块新生的土地祝福。
     零时零分46秒,诞生于民族危亡之际的《义勇军进行曲》奏完最后一个音符,国旗升至高8.28米的旗杆顶端,澳门特区区旗也升至旗扞顶端。这一时空虽短,却浓缩了中华民族一百多年不屈奋斗的历史。神圣的旗帜上,凝聚着中国人民共创未来的坚强意志。统一大业已进入又一个发展阶段的中华民族,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引下,必将迎来祖国统一的辉煌明天!
     雷鸣般的掌声响起,如春潮奔涌。
     瞬间虽短却永恒。摄像机的镜头在聚焦,照相机的灯光在闪烁,便携电脑的盘键在跳动……来自世界各地的 3500多名记者迅速将这一盛况传向五大洲,将这一庄严时刻载入史册。
     千秋伟业,后继有人。零点4分,国家主席江泽民稳步走到讲台前,郑重宣布:澳门回归后,中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他表示坚信:在中央政府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持下,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和澳门同胞一定能够把澳门管理好、建设好、发展好。
     这是跨世纪共和国领导者的庄严承诺,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
     暗夜将尽,曙光初现。走过漫漫长途的澳门,在新的千年来临前夕,洗尽历史风尘,迈进新纪元。
    1.结合全文,谈谈你对题目“永恒的瞬间”的理解。
    2.“雄壮的国歌在奏响,鲜艳的旗帜在升起”在文章中反复出现,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这是一篇特写,作者在行文中穿插了大量的历史内容,请结合实例分析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4.这篇特写采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请任选两个细节,写一段评论性文字,100字左右。

    答案:1.“瞬间”是指澳门政权交接仪式时间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澳门特区区旗升旗时间只不过46秒。 “永恒”是指这一瞬间意义重大:澳门回归是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华民族迈向了实现伟大复兴的新纪元。
    2.强调国旗升起的过程,强化了文章的现场感;从整体上增强文章的节奏感和韵律;是内容转换的外在标志,深化了回归主题。
    3.作者通过选取葡萄牙的占领历史,现场人物澳门濠江中学校长杜岚、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的感受,表现了澳门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与中华民族的关系,增强了文章的历史厚重感和现场感,使文章体现了继往开来的含义和活力。
    4.示例:文章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抓住了人物在这“永恒的瞬间”最具有代表性的表情、动作、语言来表现对澳门回归不同经历的人内心的变化和反应。如85岁的澳门濠江中学校长杜岚“双眼喻满了泪花”,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 “神情庄重”,从他们的动作、语言中可以感受到每一个中华儿女对澳门回归祖国的骄傲与自豪。细节描写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感和感染力,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解析:文章中的细节描写比较多,如莲花图案,对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何厚铧、葡萄牙总统注视升旗仪式的描写,澳门濠江中学校长杜岚、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的表情、语言等。



    image

    课时跟踪检测(十) 短新闻两篇

    (时间:40分钟 满分:50分)


    一、基础巩固(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

    A.降落(jiàng)     撤离(chè)

     序幕(mò)  暮霭(mù)

    B.凝重(níng)  接载(zài)

     停泊(pó)  血泊(pō)

    C.婆娑(suō)  噩梦(è)

     撰写(zhuàn)  凋谢(diāo)

    D.雏菊(chú)  窒息(zhì)

     临摹(mù)  模范(mó)

    解析:选C A项,“幕”应读mù。B项,“停泊”的“泊”应读bó。D项,“摹”应读mó。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

    A.嘻戏 凋谢  惨状  纳粹

    B.长廊  照像机  录像机  焚尸炉

    C.祷告  掩映  临近  离任

    D.港督  废墟  绿树成阴  隐密

    解析:选C A项,嘻—嬉。B项,照像机—照相机。D项,密—秘。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3分)(  )

    A.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B.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C.每天都有人从世界各地来到布热金卡——这里也许是世间最可怕的旅游中心。

    D.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原来,在女牢房,他看到了一些盒子。

     

    解析:选C A项,冒号应改为破折号。B项,双引号应改为书名号。D项,句子中间的句号应改为破折号。

    4.(辽宁高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一切儿童文学作品都应该永远持着守护童年的立场,遵循儿童思维发展规律,富有丰富的想象力,充满爱与希望,传递古老传统中的善与美。

    B.在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我们是否能够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关系到我省经济的长远发展,关系到全省人民的福祉,就必须防止“精神懈怠”。

    C.自从实施飞行员培训计划后,学员报名十分踊跃,有航空爱好者,有想开飞机节省时间的企业家,还有一些家长想给孩子增加一项实用技能。

    D.今年,辽宁农信继续推进“阳光信贷工程”,致力于为农户打造公开透明、规范高效的信贷绿色通道,切实解决广大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解析:选D A项,搭配不当,“文学作品”不能“富有丰富的想象力”。B项,前后不搭配,两面对一面,应去掉“是否”;句式杂糅,可将“就”改为“因此”。C项,并列不当,把“还有一些家长想给孩子增加一项实用技能”改为“还有想给孩子增加一项实用技能的家长”。

    5.下列新闻标题中,语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  )

    A.政府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取缔药品交易市场

    B.真正的优秀教师无一不是道德修养的模范

    C.独联体国家看不上今年的世界杯足球赛

    D.警方对报案人所言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不满

    解析:选B A项,有歧义,一种意思是政府颁布法令不许取缔市场,要保留市场;一种意思是政府要取缔市场。C项,“看不上”既有“瞧不起”之意,又有“收看失败,收看不到”之意。D项,警方表示不满的对象既可以是对报案人表示不满,也可以是对围观者表示不满。


    二、阅读鉴赏(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奥斯维辛的雪

    肖复兴

    在奥斯维辛解放60周年纪念活动的电视实况转播里,看到奥斯维辛正飘飞着鹅毛大雪,仿佛老天也为之动容,流下冬天的眼泪,撒下祭祀的白花。远处苍茫的背景下,奥斯维辛集中营那些处在低洼之地的木制和砖砌的营房和毒气室,在洁白飞舞的雪花中,静静地伫立着,无言地显示着历史的一份浸透着血泪的证明。

    触动我的不仅仅是纪念活动的场景,而是所有参加这一活动的人们一致要求,一定要把活动放在露天举行,虽然天正下着大雪。

    触动我的还在于,出席纪念活动的包括法国总统希拉克、俄罗斯总统普京、乌克兰总统尤先科、波兰总统克瓦希涅夫斯基在内的4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他们都和所有出席纪念活动的普通人一样,坐在那里,头顶着一样纷飞的大雪。所有的国家领导人,在讲话的时候,都要把帽子摘下来,让雪花落满头顶。

    130万犹太人曾经被关押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110万人死在这里,苏联红军为了解放奥斯维辛集中营,60万人死在这里。是应该这样脱帽站立在这里,让纷飞的雪花落满习惯了荣誉权势与金钱冠盖的那些骄矜不可一世的头顶,让冰冷的雪花浇湿并激活已麻木了并被今天那威胁着人类和平的战火所膨胀所炙烤的心灵。让我们的头和我们的心一起为在战争中无辜死去的亡灵垂下来。无论是致以哀思、幽思,还是反思;是报以忏悔、遗恨,还是缅怀;是出于悲伤、愤怒,还是激动,所有的人们都应该为人类自身曾经犯下的惨无人道、灭绝人性的罪行,垂下头来。所有出席纪念活动的各国领导人,都无一例外地置身在纷飞的大雪之中,所有发言者都脱帽垂下头来,看来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却将形式变成了内容的一部分,而且是血肉相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不是将纪念活动移花接木变成了一种显示自己或展示自己的盛大party。

    我们常常爱说和世界接轨,从此次奥斯维辛解放60周年纪念活动中,我们应该学到一些接轨的有益方式和启示。

    我想起有一次在长江三峡上的经历,航船途经一个小地方停靠码头,天正下着不大不小的雨(并不是雪),从码头到岸边的大路上,有五六百米,早早就铺好了长长的一溜红地毯,红地毯的尽头,停着一辆黑色的小轿车,都已经淋湿在淅沥沥的雨水中。一位领导(不知是什么级别的领导)要下船,刚刚走下舷梯,立刻就有一把伞花开一般张开,遮挡在领导的头顶,一行人前呼后拥着一路迤逦而去。船舷旁围着许多看热闹的人,有人在大声呼喊着:“让列宁同志先走!”戏谑中含有讽刺和不满,自然流露的都是情绪。

    也许,这样的做法,在我们这里已经见多不怪,习以为常。我们上行下效,愿意把大小一切活动搞得形式雷同而仪式堂皇。在官本位的思想指导下,我们更愿意把大小领导推在醒目的位置上,不管是在任何活动中,都让他们像是唱戏的主角一样风光无限才是。因此,如果是我们来操办奥斯维辛解放60周年纪念活动,我们会怎么办?自然,也许我们会操办得更好,但我们会坚持一定要把活动放在露天举行吗?虽然天在下着大雪。我们会让各国领导人无尊卑长幼地都站立在风雪之中吗?会不会搭建一个临时的主席台和遮挡风雪的塑料棚?会不会好心好意地为他们每个人头顶花开般张开一把伞?当然,更会不会在群众到齐顶着风雪站立老半天之后,才让各国的领导人在掌声中烘云托月般鱼贯出场?在他们出场的时候,让扩音喇叭大声地播放着他们的头衔和名字?而在活动结束之后,让所有人仍然立在风雪中,而“让领导同志先走”?

    也许,这真的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

    奥斯维辛的雪,真冷,真白,那样的晶莹、清澈。

    6.文章第1段对雪景的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有效地渲染了纪念活动的氛围,仿佛让人想起血泪的历史。②由雪景而写到雪中人的活动,自然地引出下文。

    7.文章第4段说“将形式变成了内容的一部分”,这里的“形式”和“内容”分别指什么?整句话的具体意思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形式”是指所有出席纪念活动的各国领导人都无一例外地置身在纷飞的大雪之中,所有的发言人都脱帽垂下头来。“内容”是指:①对战争中无辜死亡者的哀悼;②对人类自身曾经所犯罪行的忏悔;③对人类永久和平的向往。文中所说的“将形式变成了内容的一部分”是指各国领导人在大雪中的行为恰恰体现了人们的哀悼和忏悔。

    8.文章结尾又写到奥斯维辛“冷”“白”“晶莹”“清澈”的雪,有什么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照应题目和开篇,首尾呼应。②冷、白的特点体现出纪念活动哀悼的色彩。③一语双关,表面指天气的寒冷,雪的晶莹、清澈,同时又表现心情的悲痛,所以说“冷”;而这次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纯粹”不是为了彰显什么,而是一种虔诚的悼念和忏悔,又让人觉得晶莹、清澈。

    9.根据原文回答:我们应该从这样的纪念活动中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不要“把大小一切活动搞得形式雷同而仪式堂皇”;②不要在活动中一味地突出领导,应杜绝“官本位”的思想;③追求平等思想,反对特权。

     

    三、表达交流(15分)

    10.给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要求:不超过18个字。(4分)

    本报讯 到过郑东新区CBD(中央商务区)的人们,都能记住这里浓郁的都市化味道。再过几年,河南的每个省辖市都将有个这样的中心商务功能区。昨日,河南省政府公布的“促进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各市要制定相关支持政策。

    根据规划,到2015年,郑东新区中央商务区将成为中原经济区高端服务平台,每个省辖市和未纳入中心城市组团的县(市)都要形成1个中心商务功能区,每个省辖市、市辖区和纳入中心城市组团的县城、县级市市区都培育1个业态先进、个性鲜明、集聚效应显著、拉动作用突出的特色商业区,成为城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到2020年,郑东新区中央商务区将成为中西部高端服务业集聚发展高地,各市、县中心商务功能区综合服务功能将得到显著提升。在各省辖市建设中心商务功能区时,原则上要结合新区建设,突出综合商务服务功能。同时,引导省级金融保险分支机构、地方金融机构、地方投融资平台等入驻,提高金融集聚服务水平。推动国内知名企业分支机构、运营中心和当地企业总部入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015年河南每个省辖市都要建成一个“CBD”

    11.概括下面文字的主要信息。要求:不超过25个字。(5分)

    香港特区政府意欲申办2023年亚运会。不过,10周的公众咨询,结果并不乐观。香港面临和内地完全不同的阻力。

    港府申办2023年亚运会专责小组组长陈育德告诉记者,他对立法会是否同意拨款有点担心。按照香港体制,政府动用纳税人的钱,一分一毫都要立法会批准。

    香港立法会财务委员会就是否启动申办2023年亚运会60亿元拨款事宜进行辩论,经过逾两小时辩论,最后40票反对、14票赞成,申亚拨款被否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则新闻的主要信息是香港立法会对申亚拨款的态度问题,而态度问题的关键点在第三段末“申亚拨款被否决”。概括时采用“对象+内容”的陈述句式表达即可。

    答案:香港立法会否决申办2023年亚运会拨款申请。


    12.请在下面语段的空缺处加上一句阐释性的话。要求:不超过20个字,注意前后语气、语意要保持一致。(6分)

    奥斯维辛是什么?是纳粹分子在波兰修建的集中营,约400万人死在该集中营里。奥斯维辛是人类全部丑恶和罪恶本性的铁证。奥斯维辛使得任何人都不能再绕开罪恶去谈论人和人性。那不仅仅是欧洲人的事情,那不仅仅是白种人的事情,那不仅仅是德国人的事情,那也不仅仅是德国人中的“纳粹”们的事情。当400万无辜的人被“科学”而“理性”地驱赶进毒气室的时候,我们不能不承认我们看到了人性的丑恶。其实,仔细想一想就会明白,这一类的事情,曾经不断地在人类的历史上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和理由上演。秦朝有过“焚书坑儒”,清朝有过“扬州十日”。这些罪恶使得我们所有关于人的理想、自信和真理,所有关于美好善良的解释,都变得像枯草一样苍白委顿。德国哲学家阿多尔诺说:“奥斯维辛以后写诗就是野蛮。”是的,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么,要诗又有何用?要文学又有何用?

    解析:从横线后的两个反问句来看,补充的句子应与后面的句子一起构成假设兼反问语气。从横线前“这些罪恶使得我们……写诗就是野蛮”两个句子来看,横线上阐释性语言的内容要和践踏生命有关。

    答案:(示例)生命可以像草芥一样被任意践踏

    阅读全文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