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人教版《小狗包弟》同步检测
小狗包弟
1.下列词句中加粗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款(kǎn)待 用舌头舔(tiǎn) 篱(lí)笆 逆(nì)来顺受
B.歉(qiàn)意 绿草如茵(yēn) 忏(chàn)悔 堕(duò)入地狱
C.叱(chì)骂 严刑拷(kǎo)问 乘(chénɡ)凉 伶(línɡ)俐可爱
D.解剖(pāo) 惨遭厄(è)运 卧榻(tà)难眠 衰(shuāi)草
答案:C
解析:A“款”应读kuǎn。B“茵”应读yīn。D“剖”应读pōu。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
①面对足球暴力这个痼疾沉疴,包括中国足联在内的相关部门要想惩前毖后,首先要深入剖析足球暴力背后的问题根源。
②韩国电影《出租车司机》的票房仅是《战狼2》的十分之一,却将代表韩国角逐2018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而吴京主演的《战狼2》只能望其项背。
③随着5级飓风“厄玛”步步逼近,飓风沿线的国家和地区都已进入紧急状态,民众正拭目以待,准备迎接这场威力超强的飓风。
④植物激素跟人体激素的分子结构和作用机理都不一样,不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所以担心反季水果使人性早熟是杞人忧天。
⑤随着信用卡、电子支付逐渐成为主流,现金社会的发展已到顶点,无现金社会即将到来;届时纸币可能会成为明日黄花。
⑥党和国家对质量的强调已经到了无出其右的程度,各级党委政府必须统一到中央的大政方针上来,让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成为全国统一的行动。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④⑤ D.②③⑥
解析①“惩前毖后”,吸取过去失败的教训,以后小心,不致重犯错误。②“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此处应用“望尘莫及”。③“拭目以待”,擦亮眼睛等待着。形容殷切期望或密切关注事态的动向及结果。此处可以用“严阵以待”。④“杞人忧天”,借指为不必要忧虑的事情而忧虑。⑤“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⑥“无出其右”,指在某方面居领先地位,没有人能胜过他。用错对象。此处可用“无以复加”。
答案D
3.下列词语的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
A.作缉 厌倦 斟酌 波澜起伏
B.内涵 歉疚 浩劫 深思熟虑
C.悲悯 警醒 底蕴 感情溶洽
D.揣测 说谎 判逆 践踏无辜
答案:B
解析:A“缉”应为“揖”。C“溶”应为“融”。D“判”应为“叛”。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黄海冷水团是我国东部陆架海最为突出的一个现象,对渔业影响巨大,但我国尚未形成对这一现象的多学科长期连续观测系统。
B.中国高铁不仅运营规模大,而且还具有系统技术全面、造价低、建设速度快,成为“中国速度”“中国制造”的新名片。
C.随着改革的有序推进,社会保险双轨制下“待遇差”的矛盾将逐步得到化解,社会保险更好地将体现制度公平、规则公平。
D.覆盖城乡的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建成,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总体水平仍然较低,不符合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解析B项,成分残缺,可以在“建设速度快”后面加“的优势”。C项,语序不当,把“社会保险更好地将体现制度公平、规则公平”改为“社会保险将更好地体现制度公平、规则公平”。D项,结构混乱,把“不符合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改为“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或“不符合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
答案A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
A.《小狗包弟》选自巴金《随想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版。原载《芳草》1982年第3期。有删节。
B.狗来了,是一条日本种的黄毛小狗,干干净净,而且有一种本领:它有什么要求时就立起身子,把两只前脚并在一起不停地作揖。
C.听了这个故事,我又想起我曾经养过的那条小狗。是的,我也养过狗。那是1959年的事情。
D.一方面责备自己,另一方面又想保全自己,不要让一家人跟自己一起堕入地狱。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没有死在解剖桌上,倒是我的幸运。……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A、去掉《随想录》后的句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版”加上括号,表示解释说明的作用。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命运是我怯懦时的盾牌,当我叫嚷命运不公最响的时候,正是我预备逃遁的前奏。命运像一只筐, , 。 。 , ,我要提醒我自己——这是命运的光环笼罩了我。 。
①然后蒙一块宿命的轻纱
②当我快乐当我幸福当我成功当我优越当我欣喜的时候
③当一切美好辉煌的时刻
④在这个环里,居住着机遇,居住着偶然性,居住着所有帮助过我的人
⑤我背着它慢慢地向前走,心中有一份心安理得的坦然
⑥我把对自己的姑息、原谅以及所有的延宕都一股脑儿地塞进去
A.⑤②③④①⑥ B.⑥①⑤②③④
C.⑤①⑥③②④ D.⑥⑤②③①④
解析由横线前的“筐”到⑥中的“塞”再到⑤中的指示代词“它”,可知⑥①⑤在一起;又根据结构对应原则以及从具体到概括的顺序,可知②在前,③在后,最后一个横线前有“光环”,因此决定了④应排在最后。
答案B
7.下列文学常识相关内容的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
A.刘兰芝——《孔雀东南飞》——《玉台新咏》——叙事诗
B.林冲——施耐庵——《水浒》——《章回小说》
C.《小狗包弟》——冰心——现代——散文
D.《奥赛罗》——莎士比亚——英国——悲剧
答案:C
解析:《小狗包弟》——巴金。
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修身,简单的定义就是修除个体身上的缺点。古人的修身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境界性,鼓励人们不要被当前状态击倒。即使① ,就如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也不改其乐。然而② ,现代人面临的是激烈的职场竞争压力,需要通过修身来达到心理等相对平衡的状态。因此,③ 。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第①处依据“不要被当前状态击倒”“即使”等内容,结合后文颜回的例子,可以推测出;第②处依据“然而”“现代人面临的是激烈的职场竞争压力,需要通过修身来达到心理等相对平衡的状态”可以推测出;第③处依据“因此”可以推测是对上文的总结,抓住关键词“现代人”“古人”“修身”。
参考答案①处于一种艰难的生存状态 ②绝大多数现代人已经不为生计所忧 ③现代人的修身与古人的修身不同
9.悼词是一种特殊的文体,要对去世人物盖棺定论,对其生平事迹做准确精要的概括,对其影响给出评价,重要的是要有真情实感。请仿照前不久美国总统奥巴马给曼德拉的悼词,从所给人物中任选一位,为他写一段简短的悼词。要求:概括评价符合人物特点,语言有感染力,字数60字左右。
他把自己的国家推向公义,也唤醒了世界数十亿人;他把囚犯解救出来,也把关囚犯的人解救出来;他控制了愤怒,让人们获得和解,重寻人的尊严。他说:“我是我自己命运的主人,我是我灵魂的掌舵者。”没有这样的激励,我无法设想我生命的走向会如何。我们无法再见到曼德拉了,但我想告诉所有的年轻人,你可以使他的人生变成你的。他不再属于我们,他属于一个时代。
——奥巴马
备选人物:蔡元培 巴金 海明威 马丁·路德·金
人物:
悼词:
答案:(示例)巴金他是一位感动中国的伟大作家,在他101岁的人生旅程中,留下了1 300万字的作品。一位文学巨匠,一位良心作家,一位精神的拓荒者和领路人。
解析:
10.将下面的句子改写成五个句意简单的短句。
以物质消费为依托和前提、因需求的增长受制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而使消费水平能够更直接、更突出地反映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程度的文化消费是一种用以教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旅游观光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产品或服务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消费。
解析作答时,先提取句子的主干,然后把附加成分变成分句。本句共有五个附加成分,所以主干句可以加一个定语,那就是“文化消费是一种用文化产品或服务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消费”。然后把其余几个附加成分分别变成完整独立的句子。
参考答案①文化消费是一种用文化产品或服务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消费。②文化消费的内容主要包括教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旅游观光等。③文化消费是以物质消费为依托和前提的。④文化消费需求的增长受制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⑤文化消费水平能够更直接、更突出地反映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程度。
11.文学常识填空。
巴金,1904年生,现代著名作家。原名李尧棠, 字芾甘,四川成都人。1928年,完成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灭亡》。后来又写了《爱情三部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流三部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小说,又发表中篇小说《寒夜》《憩园》等。1981年,曾获“国际但丁文学奖”。1978年至1986年带病写成散文巨著__________。
答案:《雾》; 《雨》; 《电》; 《家》; 《春》; 《秋》; 《随想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1966年8月下旬红卫兵开始上街抄“四旧”的时候,包弟变成了我们家的一个大“包袱”,晚上附近的小孩时常打门大喊大嚷,说是要杀小狗。听见包弟尖声吠叫,我就胆战心惊,害怕这种叫声会把抄“四旧”的红卫兵引到我家里来。
当时我已经处于半靠边的状态,傍晚我们在院子里乘凉,孩子们都劝我把包弟送走,我请我的大妹妹设法。可是在这时节谁愿意接受这样的礼物呢?据说只好送给医院由科研人员拿来做实验用,我们不愿意。以前看见包弟作揖,我就想笑,这些天我在机关学习后回家,包弟向我作揖讨东西吃,我却暗暗地流泪。
形势越来越紧。我们隔壁住着一位年老的工商业者,原先是某工厂的老板,住屋是他自己修建的,同我的院子只隔了一道竹篱。有人到他家去抄“四旧”了。隔壁人家的一动一静,我们听得清清楚楚,从篱笆缝里也看得见一些情况。这个晚上,附近小孩几次打门捉小狗,幸而包弟不曾出来乱叫,也没有给捉了去。这是我六十多年来第一次看见抄家,人们拿着东西进进出出,一些人在大声叱骂,有人摔破坛坛罐罐。这情景实在可怕。十多天来我就睡不好觉,这一夜我想得更多,同萧珊谈起包弟的事情,我们最后决定把包弟送到医院去,交给我的大妹妹去办。
包弟送走后,我下班回家,听不见狗叫声,看不见包弟向我作揖、跟着我进屋,我反而感到轻松,真有一种甩掉包袱的感觉。但是在我吞了两片眠尔通、上床许久还不能入睡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包弟,想来想去,我又觉得我不但不曾甩掉什么,反而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在我眼前出现的不是摇头摆尾、连连作揖的小狗,而是躺在解剖桌上给割开肚皮的包弟。我再往下想,不仅是小狗包弟,连我自己也在受解剖。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我就这样可耻地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一方面责备自己,另一方面又想保全自己,不要让一家人跟自己一起堕入地狱。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没有死在解剖桌上,倒是我的幸运……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节选部分叙述了包弟被送到医院作解剖实验品的过程,显示了“文革”到来时令人恐惧的社会现实。
B.隔壁年老的工商业者的遭遇让“我”胆战心惊,“我”担心包弟的叫声会给“我”家带来麻烦,不得已送走包弟。
C.“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的“终于”一词,显示了在这场浩劫中,“我”与包弟一样,无法躲避摧残。
D.节选部分有记叙,有议论,有抒情,一切都自然而然,记叙不露感情,议论深刻尖锐,抒情毫不做作。
解析D项,节选部分没有“深刻尖锐”的议论,主要是记叙和抒情。
答案D
2.作者“有一种甩掉包袱的感觉”,可是又说“反而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是因为什么?
解析在这两句话中,两次出现的“包袱”是理解的关键,前一个指包弟,而后一个是愧疚自责之情。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虽然丢掉了包弟,但“我”却受到良心的谴责,内心十分愧疚。
参考答案说“有一种甩掉包袱的感觉”是因为不必担心目睹别人把包弟杀死,更不必担心狗叫声会把抄“四旧”的红卫兵引到“我”家来。而“反而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是因为“我”担心小狗包弟的命运,为保护不了它而愧疚,“我”的心灵备受折磨。
3.如何理解“连我自己也在受解剖”一句话的含意?
解析理解这句话,要抓住“解剖”一词的表里两层含义分析:肉体的摧残和灵魂的折磨。
参考答案“解剖”本来是医学术语,在这里既指对肉体的切割,也有对思想灵魂深入分析、检讨的意味。即作者在“文革”中既受到了肉体的摧残,也受到了灵魂的折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永远的巴金
王蒙
在这个星空之夜,巴金走了。
如果设想一下近百年来最受欢迎和影响最大的一部长篇小说,我想应该是巴金的《家》。
而等到我自己迷于阅读的时候,我宁愿读《灭亡》和《新生》,因为这两本书里写了革命,哪怕是幻想中的革命,写了牺牲,写了被压迫者的苦难和统治者的罪恶。我也读过巴金写的与译的《春天里的秋天》《秋天里的春天》还有《寒夜》《憩园》等等,我深深感到了巴金的热烈的情思,哪怕这种情是用无望的寒冷色调来表现的。甚至在他晚年以后,他写什么都是那样的充沛、细密、水滴石穿,火灼心肺。巴金的书永远像火炬一样地燃烧,巴金的心永远为青春、为爱、为人民而淌血。
作为一个作家他太老实,太朴实无华,对不起,我要说是太呆气啦。
他在关于《家》的文字中一次又一次地书写:“青春是美丽的。”所以他特别痛恨那些戕害青年、压迫人性、敌视文学艺术、维护封建道统的顽固派。他看到了太多的不应该不幸的人却遭到了不幸,他充满了感情的郁积。
巴金的作品其实一向直言不讳,拥护什么,同情什么,反对什么,都清晰强烈。一个爱国主义,一个人道主义,是他终身的信仰——这是他在迎接第五次作家代表大会的时候说的。他甚至于讲得有点极端,因为在另一个场合他曾经说自己不是文学家,他拿起笔来只是为了呼唤光明与驱逐黑暗。他喜欢在高尔基的作品中描写过的俄罗斯民间故事,有一个英雄叫丹柯,他为了率领人们走出黑暗的树林,他掏出了自己的心脏,作为火炬,照亮了夜路。所以他一辈子说是要把心交给读者,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是一个用心用自己的全部生命来写作,来做人的人。所以提起历史教训来他永远是念念于心,他太了解历史的代价了,他不希望看到历史的曲折重演。在他的倡议下,世界一流的现代文学馆终于建成了,这是“五四”以来的现代文学的丰碑,也永远是巴金老人的纪念馆。没有巴金就没有现代文学馆。他还想纪念与记住一些远为沉重的东西,那样的记忆已经凝固在他的晚年巨著《随想录》里,把记忆和反思镌刻在人们的心底了。
“我已经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了,但是我并不悲观,我把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在他年老以后,他一次又一次地这样说。他像老母鸡一样地用自己的翅膀庇护着年轻人。他与女儿李小林主编的《收获》本身就是勤于耕耘、勇于创新、尊重传统、推举新秀的园地。“要多写,要多写一点……”他一次又一次地对我说。在他还能行动的时候,每次我去看望他,他老人家总要边叮嘱边站立着……走出房门相送,而当我紧张劝阻的时候,他与女儿小林都解释说他也需要活动活动。我们握手,他的手常常冰凉,小林说他的习惯是体温维持较低,然而他的心永远火烫。他不怎么笑,有时候想说两句笑话,如说到张洁的一篇荒诞讽刺小说,但是他的神情仍然认真而且苦涩、无奈。他总是那样诚实、谦虚、质朴、无私。他永远踏踏实实地活在中国的土地上。他提倡讲真话提倡了一生,却遭到过诋毁,曰:“真话不等于真理”,倒像是假话更接近真理。现在,这种雄辩的嚼舌已经不怎么行时了,巴金的矗立是真诚的真实的与真挚的文学对于假大空伪文学的胜出。想一想他,我们刚刚有一点懈怠轻狂,迅速变成了汗流浃背。
(有删节)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读过了许多巴金写的译的作品,深深地感受到在这些作品中都蕴含着强烈的激情、力量和牺牲精神。
B.巴金喜欢关于高尔基笔下英雄丹柯的民间故事,表现了巴金愿意为人间呼唤光明、驱逐黑暗的理想愿望。
C.没有巴金就没有现代文学馆,沉重的建馆历史已经收录在他晚年巨著《随想录》里,并铭刻在人们的心底。
D.巴金老人不苟言笑,即使听到笑话也是表情苦涩无奈,这体现了他的诚实、谦虚、质朴、无私。
2.文中提到了巴金先生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分析概括。
3.文章结尾处说“想一想他,我们刚刚有一点懈怠轻狂,迅速变成了汗流浃背”,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从这句话中得到哪些启示。
答案:1.B; 2.示例:①情感热烈,热爱青春。巴金的作品书写青春,充满感情的郁积。②爱憎分明、直言不讳。爱国和人道是他终身的信仰。③热爱祖国、忧国忧民。晚年巨著《随想录》来表现历史反思。④诚实、质朴、谦虚、无私。说到笑话,不由请仍然严肃。⑤坚持真理,敢讲真话。一辈子提倡讲真话,甚至受到过诋毁。
3.示例:①作为后来人,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有时会懈怠轻狂,但相对于巴金先生的伟大人格和卓越成就,就会为自己的轻狂表现感到愧疚和自责。②面对着巴金对文学和社会这样真挚的态度,我们还需要不断的努力,忧国忧民,真诚质朴。③巴金用一生标明了奋斗不止的生命风采,我们也要像他那样,努力实现自我价值。
解析:A文中只写对读《灭亡》《新生》感到牺牲精神。C“沉重的建馆历史已经收录在他晚年巨著《随想录》里”与文章内容不符。D前后没有必然联系,内容也与文章不符。
第8课 小狗包弟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及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款(kuǎn)待 堕(zhuì)入 租赁 纤巧可爱
B.呻(shēn)唤 作揖(yī) 虫蛀 一场浩劫
C.吠(fèi)叫 解剖(pāo) 拍摄 逆来顺受
D.叱(chì)骂 熬(áo)煎 歉意 绿草如荫
答案 B
解析 A项,“堕”读duò;C项,“剖”读pōu;D项,“绿草如荫”应该为“绿草如茵”。
2.下列文段空白处依次应填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
狗来了,是一条日本种的黄毛小狗, ,而且有一种本领:它有什么要求时就立起身子,把两只前脚 在一起不停地作揖。这本领不是我那位朋友 出来的。它还有一位瑞典旧主人,关于他我毫无所知。他离开上海回国,把小狗送给接受房屋租赁权的人,小狗就归了我的朋友。小狗来的时候有一个外国名字,它的译音是“斯包弟”。我们 了这个名字,就叫它做“包弟”。
A.干干净净 并 训练 简化
B.干干净净 叉 调教 舍弃
C.清清爽爽 并 调教 舍弃
D.清清爽爽 叉 训练 简化
答案 A
解析 清清爽爽:整洁干净。干干净净:干净。用来形容小狗,用“干干净净”更好,排除C、D。因为是狗作揖的动作,所以用“并”更合适,排除B,选择A。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王蒙到河南卫视综艺节目《成语英雄》第二季做客,老先生在节目中咂摸成语里的人生百态,显得意犹未尽。
B.这种治疗哮喘的新药疗效显著,但是副作用也较大,人吃了之后,手就会情不自禁地发抖。
C.听见包弟尖声吠叫,我就心猿意马,害怕这种叫声会把抄“四旧”的红卫兵引到我家里来。
D.包弟看见我们回来,特别是看到萧珊,不住地点头哈腰,那种高兴、亲热的样子,现在想起来我还很感动。
答案 A
解析 B项,“情不自禁”指感情上不能控制自己。不合句意。应用“不由自主”。C项,“心猿意马”形容心意不专,变化无常,就好像马跑猿跳一样。不合语境。应用“胆战心惊”。D项,“点头哈腰”形容恭顺或过分客气,只用于人,不用于动物。用错对象。应用“摇头摆尾”。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1968年,巴金被监禁;1972年8月,由于妻子萧珊病逝,使巴金陷入巨大悲痛;1973年回上海,在4平方米的小屋翻译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直至“文革”结束。
B.巴金的伟大就在于真诚。这就是为什么有很多人以敬重的目光凝望他,把他称为“世纪良知”“知识分子的良心”的原因。
C.一生几乎贯穿整个20世纪的巴金,曾是多少代青年的航标与动力。爱与恨,泪与血,人性、良知、热诚,是巴金先生丰碑一样的著述及其为人所表现出来的最鲜明的特质与基调。
D.回顾巴金的百年历程,不难发现,中国现当代文学百年历史是他所走过的文学创作道路的一个缩影。对于中国文坛而言,他有着巨大的象征意义。
答案 C
解析 A项,成分残缺,应删去“由于”或“使”。B项,句式杂糅,应该删去“的原因”。D项,主客颠倒,应该改为“他所走过的文学创作道路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百年历史的一个缩影”。
5.下列括号中对加点词的修辞手法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后来他回来了,大概是给人揪回来的,说他“里通外国”,是个反革命,批他,斗他。他不承认,就痛打。(引用)
B.当时我已经处于半靠边的状态,傍晚我们在院子里乘凉,孩子们都劝我把包弟送走,我请我的大妹妹设法。(象征)
C.我们隔壁住着一位年老的工商业者,原先是某工厂的老板,住屋是他自己修建的,同我的院子只隔了一道竹篱。有人到他家去抄“四旧”了。(引用)
D.包弟变成了我们家的一个大“包袱”,晚上附近的小孩时常打门大喊大嚷,说是要杀小狗。(比喻)
答案 B
解析 “半靠边”将近于被迫离职状态,这里是比喻。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狗是忠义、勇敢而又聪明的动物。 , 。 , 。 , ,使狗成为人的得力助手。
①专门训练军犬、警犬,把狗用于军事、案件侦破等方面
②它的嗅觉细胞数量是人的250倍,可以分辨大约200万种不同的气味
③比如牧民的狗,为了保护羊群,敢于同恶狼猛斗
④人们充分利用狗的这种特殊的天赋
⑤狗可以听到10万赫兹以上的声音
⑥代替主人做一些危险的事
A.③②①⑥④⑤ B.③⑥⑤②④①
C.⑤④①③②⑥ D.⑤②④⑥①③
答案 B
解析 ③⑥两句举例说明狗的忠义、勇敢和聪明,应紧承文段首句;⑤②写狗的天赋,根据④句中“这种特殊的天赋”,可知④紧承⑤②,应排于其后面,且②中“它”是承前指代,所以⑤在前,②在后;①句紧承④,紧连文段最后一句。
二、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秋夜
巴金
窗外“荷荷”地下着雨,天空黑得像一盘墨汁,风从窗缝吹进来,写字桌上的台灯像闪眼睛一样忽明忽暗地闪了几下。我刚翻到《野草》的最后一页。我抬起头,就好像看见先生站在面前。
仍旧是矮小的身材,黑色的长袍,浓浓的眉毛,厚厚的上唇须,深透的眼光和慈祥的微笑,右手两根手指夹着一支香烟。他深深地吸一口烟,向空中喷着烟雾。
他在房间踱着,在椅子上坐下来,他抽烟,他看书,他讲话,他俯在他那个书桌上写字,他躺在他那把藤躺椅上休息,他突然发出来爽朗的笑声……
这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平易近人。而且每一个动作里仿佛都有先生的特殊的东西。你一眼就可以认出他来。
风在震摇窗户,雨在狂流,屋子里灯光黯淡。可是从先生坐的地方发出来炫目的光。我不转眼地朝那里看。透过黑色长袍我看见一颗燃得通红的心。先生的心一直在燃烧,成了一个鲜红的、透明的、光芒四射的东西。我望着这颗心,我浑身的血都烧起来,我觉得我需要把我身上的热发散出去,我感到一种献身的欲望。这不是第一回了。过去跟先生本人接近,或者翻阅先生著作的时候,我接触到这颗燃烧的心,我常常有这样一种感觉;其实不仅是我,当时许多年轻人都曾从这颗心得到温暖,受到鼓舞,找到勇气,得到启发。
“不要离开我们!”我又一次听见了这个要求,这是许多人的声音,尤其是许多年轻人的声音。我听见一声响亮的回答:“我决不离开你们!”这是多年来听惯了的声音。我看见他在窗前,向窗外挥一下手,好像他又在向谁吐出这一句说过多少次的话。
“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可是我永远忘不了你们。”
“难道为了你们,我还有什么不可以拿出来的?”
“难道为了你们,我还有过什么顾虑?”
“难道我曾经在真理面前退却?在暴力面前低头?”
“为了追求真理我不是敢说,敢做,敢骂,敢恨,敢爱?”
“我所预言的‘将来的光明’不是已经出现在你们的眼前?”
“那么仍然要记住:为了真理,要敢爱,敢恨,敢说,敢做,敢追求!”
“勇敢地继续向着更大的光明前进!”
静寂的夜让他的声音冲破了。仿佛整个空间都骚动起来。从四面八方送过来响应的声音。声音渐渐地凝结在一起,愈凝愈厚,好像成了一大块实在的东西。不知道从哪里送来了火,它一下子就燃烧起来,愈燃愈亮,于是整个房间,整个夜都亮起来了,就像在白天一样。
那一块东西继续在燃烧,愈烧愈小,终于成了一块像人心一样的东西。它愈燃愈往上升,渐渐地升到了空中,就挂在天空,像一轮初升的红日。
我再看窗前鲁迅先生的身形,它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不见了。
我连忙跑到窗前。我看出来:像初日那样挂在天空里的就是先生的燃烧的心。我第一眼只看到一颗心。可是我仰起头仔细再看,先生的慈祥的脸庞不是就在那儿?他笑得多么快乐!真是我从未见过的表示衷心愉快的笑脸!
我笑了,我也衷心愉快地笑了。
我知道鲁迅先生并没有死,而且也永不会死!
我回到写字桌前,把《野草》阖上,我吃惊地发现那一颗透明的红心也在书上燃烧。
原来我俯在摊开的先生的《野草》上做了一个秋夜的梦。
窗外还有雨声,秋夜的雨滴在芭蕉叶上的声音,滴在檐前石阶上的声音。
可是在先生的书上,我的确看到了他那颗发光的燃烧的心。
1956年9月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56年9月,正值伟大的思想家鲁迅诞辰75周年、逝世20周年之际,正值国内社会主义革命面临很多困难之时,正值当时文艺界出现了“文艺干预生活”的讨论,巴金此时发表了批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有见地的文章并受到了批评,感到了压力。
7.下列对这篇散文的叙述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先写“翻到《野草》的最后一页”,再写“把《野草》阖上”,最后写“俯在摊开的先生的《野草》上做了一个秋夜的梦”,以《野草》为线索贯穿全文。
B.本文是一曲鲁迅精神的赞歌,作者借助梦境便于充分展开想象,表现出强烈而又不同寻常的内心感受。
C.“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可是我永远忘不了你们”等摘自《野草》,作者精心选择、组合,充分表现了鲁迅先生的精神。
D.“在先生的书上,我的确看到了他那颗发光的燃烧的心”,这句话含蓄地表明作者每读一次鲁迅,就有一次新的发现。
答案 B
解析 A项,文章是以“梦”为线索的,先写梦中,后写梦醒;C项,“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可是我永远忘不了你们”等是作者想象鲁迅活到现在所讲的话;D项,所引之句表现的是对鲁迅先生的高度评价。
8.文章第4段“先生的特殊的东西”是指哪些?请根据全文简要概括。
答:
答案 坚强、刚毅的个性;沉着、顽强、不屈的战斗性格;对民族前途的忧虑;对同志的平易近人;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解析 结合文章主旨可知,“先生的特殊的东西”应是指“鲁迅的品质”。可寻找有关“鲁迅”的内容来分析。2、3段写鲁迅的外貌和在房间里的活动,表明他的“平易近人”。梦中想象鲁迅的话中“我决不离开你们”“难道我曾经在真理面前退却?在暴力面前低头?”“为了追求真理我不是敢说,敢做,敢骂,敢恨,敢爱?”“那么仍然要记住:为了真理,要敢爱,敢恨,敢说,敢做,敢追求!”表明他的坚强不屈、对民族前途的忧虑。“真是我从未见过的表示衷心愉快的笑脸!”表明他的“乐观主义精神”。
9.“先生的心一直在燃烧,成了一个鲜红的、透明的、光芒四射的东西”一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是什么?请联系全文加以阐述。
答:
答案 ①鲜红,给人以热烈、欢快的感觉;又仿佛是种感召,吸引着众多的人们。②透明,也就是毫无保留,坦诚相见,内心所思所想,可以光照日月。③光芒四射,既耀眼夺目,又犹如灯塔,给黑暗中的人们指出一条光明大道,同时,也照出妖魔鬼怪的原形嘴脸,使他们无处藏身。作者以形象、简洁的语言,勾勒出鲁迅的为人与性格。
解析 加点词是形容“先生的心”的,即揭示的是鲁迅先生的品质对人们的影响。结合词语本义及鲁迅先生的品质,答案不难得出。
三、语言表达
10.将下面四个句子整合为一个单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删词语,不能改变原意)
①人要勇于解剖自己,必须拥有三面镜:显微镜、放大镜、平面镜。
②显微镜用来寻找自己的缺点。
③放大镜用来发现别人的优点。
④平面镜用来照出自己的现状。
答:
答案 人要勇于解剖自己,必须拥有用来寻找自己缺点的显微镜、用来发现别人优点的放大镜以及用来照出自己现状的平面镜。
解析 首先理解句子主要内容,确定一个主句作为主干,其他句子中信息作为修饰成分,然后按顺序进行表达。
1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答。
中新网4月28日电 据台湾TVBS新闻台报道,台中一位市民日前在公园运动时发现有人将一只小狗放下车,然后迅速离开。小狗在后面怎么也追不上,只好在原地等主人,但过了12个小时,主人也没回来,最后这只小狗被好心市民带到收容中心安置。
对于这一事件,你有怎样的看法?请联系现实,并结合《小狗包弟》中的内容,写一段不超过150字的评论性文字。要求:评论客观,语言生动,具有反思意识。
答:
答案 动物与人一样,是有感情的。《小狗包弟》中展示的小狗的忠诚和可爱,让无数人喜爱;而小狗的悲惨命运,也让人唏嘘不已。一只小狗,没有选择主人的权利,却有忠于主人的诚心。看着那位弃小狗而去的主人,再看着那孤零零守候在原地的小狗,我们不得不反思:人,为什么不能带着真诚和爱来对待其他的生命?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题目给定的是一则充满生活气息的新闻事件,小狗的主人忍心放下小狗而去,而小狗却在那里等了很久。分析时,围绕人与狗以及其他生命之间的关系,联系《小狗包弟》一文中的内容,表达出“人与动物应和谐相处”的观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