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泰州中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请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1)泉声极清lǎng,引人顿生què跃之心,身不由己,循声而去。
(2)学问是知识的聚集,是一种滋养人生的原料,而智慧却是陶yě原料的róng炉。
|
|
|
|
|
|
|
|
|
|
|
|
|
|
|
|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什么叫成功?《现代汉语词典》上面写道:“成功,获得预期的结果。”
B.“姊妹牧羊”、“仙人下轿”、“老僧人定”等等,这一类名字是拟人的,都离不了神仙气。“
C.悬崖上不见近似人的形象,为什么叫父子岩,就难懂了。
D.为了梦想成真,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等了近百年;人民海军官兵,已经期盼了半个多世纪。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报告对问题的分析鞭辟入里,对未来的描绘振奋人心,为泰州新一年的发展确立了目标,指明了方向。”参会的党代表们纷纷表达出类似的声音。
B.习近平关于舆论导向的论述言简意赅,重点突出,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C.读经典著作应该扎扎实实,不能浮光掠影,否则,对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没有多少帮助。
D.主城区的内环水系和外环水系已融会贯通,营造出了“双水绕城”的城市景观。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
①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② ,鸡犬相闻。。
③商旅不行, ;…… ④ ,来者犹可追。
⑤焚膏油以继晷, 。 ⑥盛名之下, 。
⑦我在朦胧中, , 。
5.名著阅读,(7分)
(1)(4分)斯威夫特善于通过 来达到讽刺的目的。“他们的头不是向右偏,就是向左歪。他们有一只眼睛凹在里面,另一只眼睛直冲着天顶。外衣上装饰着太阳、月亮、星球的图形。”这一段文字描写的是
的奇特形象。(4分)
(2)下列关于《格列佛游记》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两项是( )( )(3分,多选不得分,选对一项得1分,选对两项得3分)
A.笛福通过笔下鲁滨孙形象的塑造,终于承认了英国现存的文明,斯威夫特则通过格列佛的塑造,否定了资本主义文明,从而表达了对现代社会虚伪文明的愤懑情绪。
B.“小人国”利立浦特党派之间以鞋跟的高低划分为高跟派和低跟派两大阵营。两大阵营因鞋跟问题多次引发激烈战争。
C.格列佛到达大人国后,一个当地农民把格列佛卖给了国王。面对国王,格列佛介绍了英国各方面的情况及近百年来的历史,得到了国王的赞赏。
D.飞岛国的三位教授准备改变本国语言。他们的第一个计划是简化言辞;第二个计划是取消语言中所有的词汇。作者借此用反语的方式讽刺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E.“慧骃国”中,马是该国有理性的居民和统治者,而“耶胡”(人类)则是马所豢养和役使的畜生。格列佛很喜欢这里的生活,但最终他不得不离开了慧骃国。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7分)
学校开展“气象物候”综合实践活动,你积极参与其中。
(1)【标语拟写】请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语。(2分)
(2)【诗词探读】你班小雨同学再读《蒹葭》,根据诗中的描写,他推断这首诗最有可能表现的是 、
这两个节气间的景象。(2分)
(3)【情景对话】小雨同学准备明天去郊游散心,你看到天边的绚烂的晚霞,告诉他可以成行。你这样对他说(要求引用一句完整的谚语):(3分)
二、阅读理解(共60分)
(一)阅读晏殊的《浣溪沙》一词,完成第7题。(6分)
小阁重帘有 过。晚花红片落庭莎。曲阑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酒醒人散得愁多。
7.(1)第一句中应填的词语是 (A.燕B.雁)。(1分)
(2)赏析“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3分)
(3)词作中词人的愁情有哪些复杂的内涵?(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1题。(14分)
陈幼学,字志行,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确山知县。政务惠民,积粟二千石以备荒,垦荒田八百余顷。给贫民牛五百余头,核黄河退地百三十余顷以赋民。
布政使刘浑成弟烂成,助妾杀妻,治如律。行太仆卿陈耀文家人犯法,立捕治之。汝宁知府丘度虑幼学得祸。言于抚按①,调中牟。秋成时,飞蝗蔽天。幼学率民捕蝗,得千三百余石,乃不为灾。县故土城,卑且圮。给饥民粟,俾修筑,工成,民不知役。幼学疏为河者五十七,为渠者百三十九,俱引入小清河,民大获利。给贫民牛种,贫妇纺具,倍于确山。越五年,政绩茂著。以不通权贵,当考察拾遗,掌道御史拟斥之,其子争日:“儿自中州来,咸言中牟治行无双,今予殿,何也?”乃已。
(节选自《明史•卷二百八十一》,有删改)
【注】①抚按:官职名。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治如律( ) ②卑且圮( )
③越五年( ) ④掌道御史拟斥之(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虚词作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积粟二千石以备荒
A.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B.去以六月息也
C.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D.吴广以为然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汝 宁 知 府 丘 度 虑 幼 学 得 祸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⑴儿自中州来,咸言中牟治行无双。
⑵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11.对为官者而言,在陈幼学身上,你认为哪一点是最为难能可贵的?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2分)
(三)阅读《冰雪精灵——雾凇》一文,完成12-14题。(10分)
①如果说冰雪是冬天的信使,那么,雾凇一定是信使的精灵。
②雾凇非冰非雪,是冬季低温环境中,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者是无数0以下的过冷雾滴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黏的结果,表现为白色不透明的冰品沉积物。
③形成雾凇的气象条件非常苛刻,要求冬季寒冷漫长,而且空气中水汽充足。其次,雾凇的形成要求天晴少云,静风或是风速很小。冬季,空中的云像是大地的一床被子,夜间有云时,削弱了向外的长波辐射,使地面气温降低较慢,昼夜温差相对较小,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就不会凝结。若是掀掉了这床被子,热量就更多地散发出去,使得地面温度降低,为水汽的凝结提供了必要条件。大风是雾凇形成过程中的天敌,它总能把形成过程中结构松收的冰品吹散,即使簇拥在一起的雾凇也会被吹得无影无踪,微风或静风条件为水汽凝结凝华成雾凇提供保障。
④雾凇形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过冷雾滴碰到冷的地而物体后迅迷冻结成粒状的小冰块,叫粒状雾凇(或硬凇),它的结构较紧密;另一种是由雾滴蒸发时产生的水汽凝华而形成的晶秋雾淞(或软凇),结构较松散稍有震动就会脱落。
⑤由于雾松中雾滴与雾滴间空隙很多,不仅看起来轻盈洁白附着在树米上,宛如琼树银花、清秀雅致,也具有很多内在的优秀品质。人们在观赏玉树琼花极的吉林雾松时,都会感到空气格外清新舒爽、滋润肺腑,这是因为雾松蓬松的结构能够吸附大量空气中的污染颗粒,是空气的天然“净化器”。
⑥雾凇是天然的“负氧离子发生器”,在有雾松时,负氧离子增多。据测,吉林松花江畔在有雾凇时负氧离子每立方米可达上子至数千个,比没有雾凇时的负氧离数量多5倍以上。
⑦此外,雾凇还是环境的天然“消音器”。雾凇由于具有浓厚、结构疏松、密度小、空隙度高,对音波反射率很低,能容纳和吸收大量音波。在形成雾凇的成排密集的树林里,感到幽静就是这个道理。
⑧“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雾凇是大自然不可多得的馈赠,就像人生一样,只有做好充分准备,觅得良机,才会成就一场繁华。
(选自《气象和识》2018年第2路.作者张敏,有改动)
12.课文主体部分一次从雾凇的定义、 、 、 等方面介绍了雾凇的知识。(3分)
13.阅读第⑥段划线句子,回答问题。(5分)
据测,吉林松花江畔在有雾凇时负氧离子每立方米可达上子至数千个,比没有雾凇时的负氧离数量多5倍以上。
(1)分析加点词语“据测”的表达作用。(2分)
(2)这一句运用了 、 的说明方法,有力说明了 。(3分)
14.第⑦段划线句子存在两处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2分)
(1) (2)
(四)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15-17题。(10分)
发现自己
①歌德年轻时候立下的志向是成为一个画家。为此他付出了艰辛,努力提高自己的画技,却始终收效甚微。直到40岁的时候,他游历了意大利,亲眼见到那些大师们的杰出作品之后,终于清醒了:即使自己穷尽毕生的精力也难以在画界有所建树。在痛苦和彷徨中,他毅然决定放弃绘画,改攻文学,最终成为伟大的诗人。
②的确,发现自己并不容易。这是因为,发现自己,用的是自己的眼睛、自己的思维、自己的标准,掺杂了大量主观的、情感的、个性化的因素,得出的结论往往不够全面、客观、公允,其正确性也因此打了折扣。自己看自己难,难就难在“只缘身在此山中”。
③歌德用了差不多半生的精力学画无成,面对人生的不断碰壁,及时调整了人生目标,在文学道路上做出一番成就。孙中山青年时悬壶行医,最后发现治一人并不能救社会,于是转而投身革命,终于成就了令世人敬佩的伟业。无数成功的例子告诉我们,成功者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发现了成功的道路,并不是一开始就站到了正确的起点上。因此,我们不要盲目地相信自己的兴趣,不要绝对依赖自己的感觉,而要尽可能多地尝试各种各样的发展道路,与时俱进地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
④发现自己需要勇气。人生所占有的资源是有限的,时间、精力、能力的使用都是单向的,一旦投放就不会再生。因此,我们要敢于放弃,善于取舍。对于经过实践检验无法通行的道路,我们不能坚持错误不知悔改,而要勇敢地承认自己错了,坦然地从头再来。切莫不识时务,乱闯硬干,最终头破血流,两手空空。
15.举例论证是本文的显著特征之一。请在初中所学中选择一个事例,来替代第三段中的孙中山的事例。(3分)
16.最后一段采用了 的论证方法,充分论证了 。(3分)
17.季羡林认为成功需要在勤奋上苦下功夫,本文作者认为成功要“发现自己”。你认为两者矛盾吗?为什么?(4分)
(五)阅读曾庆升的《鳝孔》,完成18-21题。(20分)
①久旱不雨,村子像个火炉。
②田二闷闷地吃罢晚饭,静静地吸完一袋旱烟,又往肚里灌过半壶水,并严严地给两个儿子一番嘱咐,自己才扛上锄头去田边转悠。
③夜幕拉下,田二的两个儿子奉命拿了棍棒,在自家院子矮墙边潜下身来。
④这园子是田二和谢芳家的菜地。早先没有矮栅,两家菜地间是一条窄窄的土沟。苗儿不分界地长,常有田家整地不小心损了谢家的苗,谢家占了田家的沟。于是几次脸红争执,两家积下怨来。再后来,便垒起这矮墙。现在田家园里种着冬瓜,谢家园里种着南瓜,瓜藤仍不分界地长。南瓜爬到冬瓜园,冬瓜爬向南瓜园。开始,两家都细心捡摆自家的瓜藤,不让爬过矮墙,可后来园田里工夫紧,便失去了那份细心。瓜藤长势旺,便越过墙来,在田家园里结了两个脚盆大的鲜红的南瓜。田二昨天上自家园子摘冬瓜时,有了这意外发现,便特地扒开杂草,让南瓜露着,他料定谢家发现后,会爬过来摘瓜,好趁机給谢家一个难堪。今晨,田二发现谢芳上园子时瞅见了这瓜,估计谢家晚上会有“行动”,特派两个儿子看守,好痛痛快快地抓次“偷瓜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