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试卷
(全卷共6页21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友情提示:所有的答案必须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答在本试卷内一律无效。
一、积累运用(27分)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2分)
(1)一霎( )时 (2)栖( )息
2.选字填空。(2分)
(1) (混、浑)为一谈 (2)鸦 (鹊、雀)无声
3. 下列文言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尊君在不(同,否,语气词)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通“又”,放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B.未若柳絮因风起(凭借)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家庭聚会)
C.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趣) 乐亦在其中矣(以……为乐趣)
D.学而时习之(按时) 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4. 下面句子都有语病,请任选一句修改(可增删、调换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2分)
(1)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每天约有2000万公顷左右被砍伐或毁坏。
(2)从学雷锋活动中,让我们更进一步理解了雷锋精神的实质。
我选 句,修改后的句子:
5.默写古诗文句子(每条横线上写一句,10分)
(1)子曰:“ ,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2)“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朱自清《春》)
(3) ,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4)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
(5)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6)几处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元代著名的曲作家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特定时间天涯游子之悲的诗句是:“ , 。”
(8)在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 ‘ ,
。’五湖四海的朋友们,我们欢迎大家的到来!”
6.名著阅读(5分)
造物者一一
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
只容有一次极乐的应许,
我要至诚地求着:
“我在母亲的怀里,
母亲在小舟里,
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
上文是选自《春水》的一首小诗,这首诗把对 的歌颂、对 的
呼唤、对 的咏叹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个至善至美的世界。其实,名著有时无须长篇大论,方寸之间,却意蕴丰富。《繁星》《春水》就是 (填作者)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 (填作家姓名)哲理小诗之长,以三言两语抒发内心
的感受和思考,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
7.综合性学习。(4分)
语文是五千年古老文明的积淀,生活处处有语文。浸润在对联里的是语文的馨香,
充盈在宣传语中的是语文的智慧。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漫游语文世界”吧!
[教师颂歌]教师节到了,同学们要在班级门口张贴一副赞美老师的对联,请你根据
具体内容,把这副对联补写完整,每框只填入一个表示数量的字。(2分)
上联:一支粉笔, 袖清风,启迪 秋智慧;
下联:三尺讲台,四季沫雨,传递万世文明。
[环保行动]有很多社区绿化区经常被踩踏,同学们觉得需要立一块牌子,提醒人们
爱护花草,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宣传语。(请至少要用一种修辞手法,2分)
二、阅读(30 分)
(一)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8-12题。(12分)
《论语》十二章 (节选)
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②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⑤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⑦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⑧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8.用“/”为文中划线句子标出停顿。(标2 处,2分)
子 在 川 上 曰 逝 者 如 斯 夫 不舍 昼 夜。
9.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三省吾身 (2)不逾矩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4)博学而笃志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11.按要求填写下面的表格。(2分)
篇目 | 内容 | 主张 |
第①则 | 做人之道
|
|
第⑤则 |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12.第④则中孔子对颜回作了高度评价,称他为“贤”。那是因为颜回即便生活清苦困顿
也“ ”,这与其他人的“不堪其忧”形成了鲜明的 (填写作手法)。(2分)
(二) 阅读 《夏感》,根据要求完成13-15 题。(6分)
夏 感
O梁 衡
①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种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②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A) 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夏天到了。
③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
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
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一一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
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B)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古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④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
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
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
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⑤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
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
旋律。我却要大声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有删改)
13. “夏感”,顾名思义就是对夏天的感情,请问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体现作者对夏
天的感情呢?(2分)
14.第③段中作者为什么会说夏天是“承前启后”的季节呢?(2分)
15.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文中划线的(A)(B)两旬任选一句进行赏析。(2分)
我选 句,赏析:
精品成套资料
- 课件
- 试卷
- 学案
- 其他